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国家政策在火热推进,但是对于装配式建筑,大多数项目由于缺乏理论和经验,在现场施工质量管理与验收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基于中建七局的工程实践,总结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验收的做法,以供大家参考实施。 1 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可靠的技术质量保证体系。配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人员,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质量管理制度、法规和相关规范。 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制定严格的质量监督管理措施,定期组织召开监理例会,协调工作安排,审核工程进度,并对工程存在的质量和安全隐患进行通报,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2 质量管理要求 施工中严格执行“三检”制度: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须经过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认定合格后,由专业质检员进行复查,并完善相应资料,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所有构件进场前进行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使用。 套筒灌浆作业前构件安装质量报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灌浆作业,并且对灌浆作业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并做好灌浆作业记录。 商品混凝土浇筑前先对商品混凝土随车资料进行检查,报请监理验收并签署混凝土浇筑令后方可浇筑。 3 预制构件进场验收 构件运输采用牢靠的运输车和专用存放架,所有进场构件需提交相关生产资料,并对外观、尺寸、预留预埋等进行全面检查。 4 吊装要求 装配式混凝士建筑施工宜采用工具化、标准化的工装系统。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前,宜选择有代表性的单元进行预制构件试安装,并应根据试安装结果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完善施工方案。 吊装架 试安装 5 钢筋套筒灌浆质量控制要求 施工过程应严格控制灌浆料的现场制作工艺、专人监督灌浆作业过程,确保灌浆作业质量,并做好灌浆作业记录。 灌浆料检查 灌浆料试块留置 灌浆作业完成后封堵 6 过程质量控制和检查 ![]() 墙体安装质量检查 ![]() 现浇节点检查 ![]() 墙体定位线检查 7 监理验收 ![]() ![]() ![]() 【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验收规定 一 一般规定 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的有关规定进行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和质量验收。 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装饰装修、机电安装等分部工程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进行质量验收。 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应按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进行验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部分应按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验收,混凝土结构子分部中其他分项工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有关规定。 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用的原材料、部品、构配件均应按检验批进行进场验收。 5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及叠合构件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混凝土粗糙面的质量,键槽的尺寸、数量、位置; 6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时,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有关规定提供文件和记录外,尚应提供下列文件和记录:
二 预制构件 主控项目 1 专业企业生产的预制构件,进场时应检查质量证明文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2 专业企业生产的预制构件进场时,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3 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且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4 预制构件表面预贴饰面砖、石材等饰面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应符合设计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一般项目 5 预制构件外观质量不应有一般缺陷,对出现的一般缺陷应要求构件生产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6 预制构件粗糙面的外观质量、键槽的外观质量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7 预制构件表面预贴饰面砖、石材等饰面及装饰混凝土饰面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或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8 预制构件上的预埋件、预留插筋、预留孔洞、预埋管线等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9 预制板类、墙板类、梁柱类构件外形尺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分别符合下表的规定。 预制楼板类构件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预制墙板类构件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预制梁柱桁架类构件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检查数量:按照进场检验批,同一规格(品种)的构件每次抽检数量不应少于该规格(品种)数量的5%且不少于3件。 10 装饰构件的装饰外观尺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装饰构件外观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检查数量:按照进场检验批,同一规格(品种)的构件每次抽检数量不应少于该规格(品种)数量的10%且不少于5件。 三 预制构件安装与连接 主控项目 1 预制构件临时固定措施应符合设计、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2 装配式结构采用后浇混凝土连接时,构件连接处后浇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 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浆锚搭接连接时,灌浆应饱满、密实,所有出口均应出浆。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4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及浆锚搭接连接用的灌浆料强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及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批检验,以每层为一检验批;每工作班应制作1组且每层不应少于3组40mm×40mm×160mm的长方体试件,标准养护28d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5 预制构件底部接缝座浆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批检验,以每层为一检验批;每工作班同一配合比应制作1组且每层不应少于3组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试件,标准养护28d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6 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时,其接头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的有关规定。
7 钢筋采用焊接连接时,其焊缝的接头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的有关规定。 8 预制构件采用型钢焊接连接时,型钢焊缝的接头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的有关规定。
9 预制构件采用螺栓连接时,螺栓的材质、规格、拧紧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的有关规定。
10 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且不得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11 外墙板接缝的防水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按批检验。每1000m2外墙(含窗)面积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1000m2时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一处,抽查部位应为相邻两层4块墙板形成的水平和竖向十字接缝区域,面积不得少于10m2。 一般项目 12 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的施工尺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本标准表10.4.12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13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饰面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的有关规定。
|
|
来自: wangwei508 > 《综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