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也不是随便都能庆祝,这个寿辰就不可!民间称“过九不过十”安阳源易缘 · 生日也不是随便都能庆祝,这个寿辰就不可!民间称“过九不过十” 生辰之日是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最为值得纪念的事情之一。 于是,在每一年的生日到来之际,人们都会格外地重视生日这一天。 有些人更会召集一些亲朋友好友来庆祝自己的生日,即使奔波在外的人也不忘吃上一碗“长寿面”。 一些孝顺的子女,为了表达对父母的孝心,更是每年要在父母亲的寿诞之日,要为老人送上一个喜庆热闹的生日宴会。 在民间,古人认为一个人的生日,也不是随便都可以庆祝的。 ![]() 比如民间一些地方就有讲究:小孩子过完16岁以后,就可不必专门的过生日。 这是因为,孩子的生日,也是“父忧母难日”。 母亲怀胎十月,一朝分娩,生育子女,是件既伟大却又承受着巨大痛苦的事情。 特别是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遇到整十岁的生日年龄时,古人认为,都不应该专门庆祝过生日。 于是,在民间就慢慢流传下来一个:“过九不过十”的传统习俗。 为何要过九而不过十呢?今天,“源易缘”就来谈一谈: 一、数字“10'的谐音不好,需提前一年过? 中国的传统文化《周易》中,数字从1到10,各有五行属性代表。 而在周文王演绎的后天八卦中:数字1和6,代表为五行中的“水”;数字2和7,代表为五行中的“火”;数字3和8,代表五行中的“木”;数字4和9,代表五行中的金;数字5和0,代表五行中的土。 ![]() 这些数字,就自然五行属性来讲,本身都无好坏对错之分。 只不过,民间认为,数字10的谐音不好,“十”与“死”、“逝”等汉字谐音。 而“死”,往往代表的则是万物归宿和终结。 过生日图的是喜庆和吉祥,更有爱意和祝福。既然10不好听,古人就不赞成过整十的生日。 二、数字“9”寓意好,老人可长寿?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这句脍炙人口的祝福语,引用场合最多的,应该就是为老人祝寿了。 既然古人认为数字“十”的谐音不好,可每个人都还是要经历与10相关倍数的岁数,又该怎么过呢? ![]() 古人很有智慧,认为与“10'相关的数字“9',代表天长地久,吉祥且有寓意。 于是,古人往往就会选择提前一年,为老人过寿辰。 这就形成了流传至今的“过九不过十”的传统习俗了。 三、一个美丽的故事,与张果老有关 民间流传的这个习俗,除了与传统文化有关,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 相传,一砍柴的年轻人,年方19岁。在一深山中遇到了倒骑毛驴的八仙之一——张果老。 张果老看到眼前的年轻人虽然年轻,阳寿却将寿终。为了拯救这个孝子,就让他准备一桌丰盛酒席,到指定地点。 ![]() 在张果老的帮助下,邀请到了主管人寿命的阎王赴宴。吃过宴席美食后,阎君得知年轻人的寿终将寝时,就答应张果老的请求,在年轻人的生死簿上增添了一个“9”字。 这位年轻人的寿命,幸运的多活了80岁,一直活到了99岁。 在传统文化中,老人99岁的寿辰被为“白寿”,“白”与“百”字谐音,且恰好少了一横。 根据传说,人们认为过“9'能为自己带来好运,且能延年益寿。这个习俗,也就保留至今。 就此话题,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见,欢迎留言互动。 参考资料:《周易》、《中国礼仪大全》、《中华传统民俗五千年》等; 内容来自新浪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