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巷语街谈总入诗——吴昌硕的诗词

 秋鹄书屋 2019-08-07

吴昌硕先生曾手书一幅集古诗赠潘天寿,联语是:“天惊地怪见落笔 ,巷语街谈总入诗。”语重心长地示意潘天寿,要深入生活,从生活中去见取诗源,探求艺术。

昌硕先生常言诗通性情。他早年的坎坷生涯以及怀才不遇的现实,在他诗中反映为对世事的愤懑不平,或怒号或笑貌,也有无情的讽刺感触与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抱负。他的诗,就是从生活中来,那么富有真实感,富有生活气息,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时代的心声

巷语街谈总入诗——吴昌硕的诗词

他从20余岁开始学诗,直到84岁去世前还在作诗,60余年,几乎每天都要花些时间从事吟哦推敲。他毕生作诗很多,其数量无法估计,早年诗保存绝少,只有《红木瓜馆初草》60余首(笔者珍藏依手稿而论,仅浙江省博物馆所收藏的就约2000余首,其他文化单位和私人藏品未计在内。他的诗,最初印成《缶庐诗》11卷,加《别存》、卷(题画诗)。晚年大加删除并加上新作,编成5卷,更名曰《缶庐集》。施浴升在《缶庐集》题辞中,曾如此评述:“初为诗学王维,深入奥狖,既乃浩瀚恣肆,荡除畦畛,兴至濡笔,输泻胸臆,电激雷震,倏忽晦明,皓月在天,秋江千里,至忱深思,跃然简编。”

巷语街谈总入诗——吴昌硕的诗词

诚如施说,昌硕先生酷爱王维、杜甫两家诗作,亦遍及历史名家诗作,数十年苦吟不倦。他能直抒“性情”,要另辟町畦,把古趣寓于己意之中,故其诗苍劲高古,旷逸纵横,气势夺人,自成风格。

他所作的诗,因为从生活中来,题材极为广泛,体裁也是多样化,时而奔放热情,意兴如急流滚涌;时而婉转多姿,曲曲传出心声;有时甚至还会突破形式的束缚,写出散文式的诗句来。他常用诗歌来评赞古今名家的艺术作品,借以阐明自己对艺术上的独到见解,这种诗歌每每可在与友朋诗歌酬唱中读到。他愈到晚年,用功愈勤,创作也愈严,他自己说:“乱书堆里费研磨,得句翻从枕上多。只恐苦吟身尽疲,一杯自酌漫蹉跎。”大有少陵“晚节渐于诗律细”之慨。

巷语街谈总入诗——吴昌硕的诗词

他在题画诗中,有些长题和小序,非常富有生活气息,颇多情趣。中如《岁朝图》长题:“除夕不寐,挑灯待晓,命儿子检残字,试以难字,征一年所学,煮百合充腹……雄鸡乱啼,残蜡将尽,亟呵冻写图,吟小诗纪事,诗成,晨光入牖,爆竹声砰然……”

在他的诗集中,除了一般回忆、即兴、酬唱、题画诗外,也有少数用白描手法写成,直抒胸中真实感情,从继承汉魏乐府民歌传统中来,而又别有一种清新风味格调的创作,令人百读不厌。如《莲塘曲》:“莲叶古镜秋波贮,莲花古月秋风举。古月古镜颜色好、拍拍鸳鸯照同处。”

大书法家沈寐叟称昌硕先生谓:“书画奇气发于诗,篆刻朴占自金文,其结构之华离杳渺,抑未尝无资于诗者也。”吴昌硕先生的题画诗,可谓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地。如题《兰竹图》曰:“拂云修竹势千尺,绕砌幽兰香四时。此是芜园旧风景,几时归去费相思。”诗中有思想,有景物,还有香味发于诗中,意境何其深邃。

巷语街谈总入诗——吴昌硕的诗词

大画家任伯年是他的莫逆之交。伯年故后,他每见到伯年作品,怀念故友之情油然而生。据手稿中有题伯年绘《龙》《虎》二图,其题《龙》诗小序云:“云蓬蓬如絮,龙潜其中,见首不见尾。神矣哉!龙耶,伯年之笔耶?”其题《虎》诗小序云:“山石荦确,河水汤汤,虎将渡耶,抑将畏耶?惜不能起伯年询之。”声泪出于诗中,有不胜悼念之情。

巷语街谈总入诗——吴昌硕的诗词

1888年(光绪十四年),当时吴昌硕先生在苏州县衙作小吏,过着“生计仗笔砚,久久贫向隅,典裘风雪候,割爱时卖书”的清苦生活。某日,任伯年来访,适昌硕先生公毕回家,所谓“官服”未卸,厥状可哂,任伯年为他戏作一幅《酸寒尉像》。他写了《酸寒尉像》自嘲诗,中有:“达官处堂皇,小吏走炎暑。束带趋辕门,三伏汗如雨。传呼乃敢入,心气先慑沮。问言见何事,欲答防龃龉。自知酸寒态,恐触大府怒。怵惕强支吾,垂手身伛倭。朝食嗟未饱,卓卓曰当午…”生动刻画出唯恐有失的小吏可怜的形象,也对封建官僚表示深恶痛绝,予以无情鞭鞑。他还写出:“海内谷不熟,谁绘流民图。天心如见怜,雨粟三辅区。贱子饥亦得,负手游唐虞。”反映出他对民间疾苦的呼吁心声。他不是“独善其身”者,而是有一定的抱负,但是杜甫理想“大庇天下寒士”,很遗憾在当时是很难实现的。

文:吴长邺

巷语街谈总入诗——吴昌硕的诗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