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遗训三条:两种人要杀一件事莫做,可惜子孙一条也没能坚守

 老黄说史 2019-08-07

朱元璋遗训三条:两种人要杀一件事莫做,可惜子孙一条也没能坚守。

朱元璋是名符其实的平民皇帝,他生于乱世,自幼家贫,24岁时投身义军,花了20多年时间,翦除强敌,统一海宇,成为大明的开国之主。由于其深知为人处世之重要,治国守成之艰难,他花了6年时间,几易其稿,写成一部《祖训录》(后改名为《皇明祖训》),其目的是将自己的经验传之后世,为训诫子孙,巩固皇权。

《皇明祖训》全书共有十三章,分别为祖训首章、持守、严祭祀、谨出入、慎国政、礼仪、法律、内令、内官、职制、兵卫、营缮及供用。该书虽称家训﹐内容却是家国一体,书中全面反映了朱元璋的执政理念,是研究洪武时期的职官﹑亲藩﹑后妃﹑宦官等制度的重要史料。

朱元璋的人生经历丰富,做过流民、当过和尚,在点火纷飞的疆场摸爬滚打几十年,是个心思缜密的领导者。在《皇明祖训》中,事无巨细,上到国家大政,下到居家出行,他都有涉猎。比如,他在“祖训首章”中,就特别规定: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上守律与大诰,并不许用黥刺、腓、劓、阉割之刑……臣下敢有奏用此刑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在“供用”一章中,就规定了皇室成员的级别与用度标准,如“凡亲王每岁来,自备饮膳。其随从官员军士盘费,马匹草料,具各自备,毋得干预有司,恐惹事端”。另如亲王、郡王、王子、王孙及公主、郡主等人每年的消费标准都制定得非常详细,其中亲王的年俸为大米一万石,公主及驸马的食禄米为两千石,乡君及仪宾每年的食禄米仅二百石。

另外,在《皇明祖训》中,朱元璋还专门给子孙交代了三件事,那就是有两种人一定要杀,有一件事最好不要做。

其一是不杀皇亲。朱元璋要求后世诸君要善待皇族成员,能不杀便不杀,尽量让每个朱氏子弟都能一生富贵。但是,令朱元璋难以预料的是,在他死后没多久,他的孙子建文帝开始削藩,他的儿子燕王发动靖难之役,老朱家的后世孙子就开始了自相殘杀,不管是儿子还是孙子,都把朱元璋的话当成耳边风了。

其二是禁立宰相。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明确指出:“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君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朱元璋废除宰相,其目的是为了巩固皇权,以免被他人染指。朱元璋用心良苦,其设计是好的,但是,后世并没完全照办执行——其后,虽然无人敢提出恢复丞相制度,但是,却有人建议成立内阁,结果,内阁首辅的权力,比以前的丞相大多了。比如万历朝的内阁首辅张居正,隆庆元年入阁,万历元年位列首辅,当国十余年。因为他大权独揽,所以能大张旗鼓地进行朝政改革,推行的“万历新政”。

张居政的新政,是继商鞅、秦始皇以及隋唐之际革新之后直至近代前夜影响最为深远、最为成功的改革。神宗皇帝也知道张居正是有功于朝的,为此,他专门御书亲赐张居正“元辅良臣”牌匾以示褒奖。

但是,张居正当国十年,其所揽之权,本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大权,这让万历帝非常不爽,所以,张居正一死,能够独立当家做主的朱翊钧就拿他的开刀了——朱皇帝下令抄了张居正的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张居正的家属或饿死或流放,其本人也险遭开棺鞭尸。后万历在舆论的压力下中止进一步的迫害。直到天启二年(1622年),天启皇帝才为张居正平反复官。

其三是不许拍权臣马屁。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告诫子孙:“凡官员士庶人等,敢有上书陈言大臣才德政事者,务要鞫问情由明白,处斩。”朱元璋的用意思很明白,就是怕有权臣结党营私,功高震主,西汉时期的王莽就是前车之鉴。

虽然,有明一朝,没人拍大臣的马屁,但是,却有人拍起宦官的马屁,结果,让宦官坐大,于是,明朝才出现了许多臭名昭著的大奸宦,比如魏忠贤、刘瑾之流。宦官干政,除了直接威胁到皇权,还加速了明朝的覆灭。

朱元璋处心积虑定下的三条规矩,其后世子孙是一条也没能恪守住。

(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