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刚柔痓

 猪王小屋 2019-08-07

       仲景论有刚柔,云:“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痓。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 痓即痉也,强直反张之症也。然状分刚柔,颇有不解。注以表实有寒为刚,表虚感实为柔。如此表实有寒则湿,表虚感实为风,此以湿为刚,寒水成冰也;风为柔,善动而无迹也。这个解释很是牵强。考仲景之论,发热无汗当是邪在里,发热有汗当是邪在表。其所谓刚柔,当指表里阴阳而言。成无己单言表,所失其半也。

《灵枢·经筋篇》论足太阳之筋病云:“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又论足少阴之筋病云:“主痫瘈及痉,在外者不能挽,在内者不能仰。”又云:“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俛,阴病者,不能仰。”可见痓之为病,太阳少阴表里之源也。病在太阳为阳病为刚,病在少阴为阴病为柔。因此《气厥论》云:“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痓。”此明少阴病为柔也。《谬刺论》云:“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经脉篇》云:“膀胱足太阳也,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诊要经终论》云:“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瘲,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六元正气大论》云:“太阳所至,为寝汗痉。”此皆太阳为病乃为刚痓也。

仲景论此单言太阳病,乃以太阳伤于寒而言,太阳在表,而病从太阳起也。而邪自必表而入,若出汗,则邪在表,病在太阳。若不出汗,则邪已经入里,病在少阴也。人或不明,以表实虚论,不达其源也。张介宾明此,以仲景止言其表而未详其里,亦是于仲景有所误会也。《骨空论》云:“督脉为病,脊强反张。”而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眥。显然督脉之病,源在太阳和少阴也。或云,病在筋脉,筋脉拘急,所以反张;病在血液,血液枯燥,所以筋挛。然太阳为津液之府,少阴为藏精之脏,病由二经,当是真水有损,阳越而肝急,所以反张筋挛者。显然其论治自然以填补真阴为上,平抑肝气为辅,调理血气为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