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若年轻,又何惧岁月老去

 经与纬 2019-08-08
作者:渡兰君
来源:渡兰(dulantea)

年轻是什么?
人过了多少岁,便不再年轻了呢?
有的人二十岁,生活刻板、死气沉沉、没有追求,尽显一副老态;
有的人八十岁,热爱生活、积极乐观、敢于追寻,洋溢青春活力。
诗人塞缪尔·厄尔曼曾这样写道:
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热的恋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
童心未泯,看世界烂漫
俗话常讲:“童年万岁。”
其实童年只有几岁,真正该万岁的是童心。
遇见过中年人、老年人,他们身上的一个共通之处,让人印象深刻。
经历过风风雨雨的他们,眼神依然灼灼生辉,像未曾被“污染”过,眼睛里依旧闪烁着童年的好奇和清澈。
比如丰子恺先生,就是一位童心未泯的“老人”。
打个比方,丰子恺家里有一个贵重的古董挂钟,但是他嫌它太古板。
有一天,他把古董挂钟拆了,用颜料把钟面涂成天蓝色,画上一丛绿柳,又剪了两只黑色的小燕子,糊在长短针的针头上。
就这样,一个古板的古董挂钟成了一个可爱的动物挂钟。
丰子恺说:“你若可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尽管年纪逐渐增大,他的一颗童心也并没有磨损半分。在他的文字里,记录了儿女的童心无邪;他还爱创作儿童漫画,用漫画去描绘儿童的纯真烂漫。
而他的读者,也大都能从他的作品中清晰地感受到,他是一个既年轻又好玩的人。
孟子说过:“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
童心和成熟并不相互排斥。真正有智慧的人,是在走向成熟的路上,不媚俗世故,而依然保有一颗童心。
他们在正视和承受人生的苦难时,保持像孩子般纯洁的心灵,对世界怀有儿童般的兴致,自然也就比别人要精神得多,有趣得多,快乐得多。
热爱生命,快乐不息
尼采有句名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一些年轻人不苟言笑,毫无爱好,对生活食之无味。
很难不给人一种印象:他们才是真正老了。
而在热爱生活上,或许他们可以从蔡澜的身上领悟到一些积极意义。
对于自己喜欢的人或物,蔡澜的态度一直是热诚而恳切的:
打个比方,蔡澜酷爱美食,除了遍尝全球各地的美味佳肴,他还很爱亲自动手做。
此外,他还想要吃上“书里的菜”,他不但研究过金庸书中的“二十四桥明月夜”,还实验过红楼梦、张爱玲书中的各色美食。
在年过古稀时,他还会散步到香港九龙城的街市买鱼、买菜、买卤味,哪家有什么经典了然胸中,和店家老板也都是老友。
他的生活哲学是:“人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活得快乐。若是有些事改变不了,那就要看得开、放得下。
所以,他这一辈子都仿佛在不知疲倦地要吮尽生活的骨髓的人,在争取快乐,为的是不留下一点遗憾。

有个故事,蔡澜经常讲起,一次坐飞机,遇上气流颠簸,像是要坠毁一样,邻座的外国大汉使劲抓住座椅,十分惊恐不安。

而蔡澜一直在品着红酒,好像没有发生任何事情。大汉瞪大眼睛问蔡澜:“老兄,你死过吗?”
蔡澜说:“不,我活过。”
教育家纽曼曾说:“不要害怕你的生活将要结束,应该担心你的生活永远不曾真正开始。
很多人每每想到世界太大,而生命却短暂,便心生沮丧和无力感。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不再拥抱生活开始。
而真正热爱生活的人,则是抓紧每个机会享受生命的美好与馈赠,进一寸得一寸的欢喜。
永远对世界保持好奇心,敢于接触新事物,思维神采飞扬,这正是青春活力的最好体现。
古人讲:“人不思老,老将不至。
青春不是易逝的一段年华,应是一种心态。
容颜的衰老是自然的规律,无可避免,但那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
当我们不让心灵干涸、荒芜,看得见眼前的苟且,也看得见诗与远方,
当我们对生命怀有珍重之情,对梦想保持向往,对生活继续热爱,属于生命本真的力量就会源源不断地涌流出来。
心若年轻,岁月不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