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选读]
登 高①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②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③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④悲秋常作客,百年⑤多病独登台。
艰难⑥苦恨繁霜鬓,潦倒⑦新停浊酒杯。
————————————————————————
〖注释〗
①登高:古时重阳节有登高之俗。
②渚:水中小洲。 回:回旋。
③落木:落叶。 萧萧:形容落叶声。
④万里:指夔州与故乡洛阳和京城相距遥远。 作客:客居他乡。
⑤百年:一生。
⑥艰难:指时事艰难。 苦恨:极恨,甚恨。 繁霜鬓:鬓边白髪日增。
⑦潦倒:失意,困顿。 新停浊酒杯:刚刚停杯罢饮之意。
〖简说〗
此诗作于唐·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秋,杜甫在夔州时。这是一首悲秋之作。前四句描绘秋天江边的凄凉景色。意境雄浑开阔。后四句触景生情,抒写自己穷愁潦倒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情绪深沉。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脍炙人口的警句。用以比喻新生事物代替腐朽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集评〗
宋·罗大经:杜陵诗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盖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鹤林玉露》卷十一)
宋·刘克庄:此二联(指“无边落木萧萧下”四句)不用故事,自然高妙。(《后村诗话·新集》卷二)
明·胡应麟:杜“风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诗第一也。(《诗薮·内编》卷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