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维《过青溪水作》,即景生情的手法,抒写自身隐居的闲逸心情

 有友abcd 2019-08-08

诗题一日《过青溪水作》,大约是诗人初隐终南山蓝田时写的。诗中写了一条并不著名的溪水。前八句描写他沿着青溪向黄花川行进一路所见的景色。

王维《过青溪水作》,即景生情的手法,抒写自身隐居的闲逸心情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②。随山将方转,趣途无百里③。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待,澄澄映葭苇④。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⑥。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杂⑥。

诗人先对这条溪水的特征作一个全景式的勾绘,点出它随着山势千回万转,使人想见它的斗折蛇行,蜿蜓多姿。“逐”字是“沿着”的意思,却表达出诗人追随青溪一路寻幽探胜的喜悦心情,也暗写出青溪水跳跃奔腾之状。“将万转”与“无百里”对举。不无夸张,但在盘曲之多与路程之短的反衬中,艺术效果更强烈。

王维《过青溪水作》,即景生情的手法,抒写自身隐居的闲逸心情

诗人在引领读者同他一道踏上循溪游览的行程之后,便如同一位热情而熟悉路径的向导,向旅游者一—指点佳景。五到八句,采用“移步换形”的艺术手法,一句一景;展现出四幅各具特色的画面。溪水穿流过山间的乱石,水势格外湍急,由于岩石的阻遇,溅起如雪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喧声;而当它流过比较平缓幽邃的松林地带时,松林把深碧苍翠之色投射在它上面,它缓缓地、安详地流动着,几乎没有一点声息,一同沉浸在深松林那种静穆、幽冷、带着点儿神秘气氛的境界中。

王维《过青溪水作》,即景生情的手法,抒写自身隐居的闲逸心情

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状声一绘色,互相烘托,同时激发读者的视觉想象和听觉想象,可谓悦于耳而美于目,非常精彩。接下去的两句,写青溪进入开阔地带,微波荡漾,水面上葱绿的菱叶菜因之不住地摇曳生姿;再向前走去,溪水变得无比澄澈,一碧透底,岸边初生的芦花苇叶,倒影其中,秀丽如画。

王维《过青溪水作》,即景生情的手法,抒写自身隐居的闲逸心情

这一联,用两个叠字词相对,分别描绘溪水动荡和凝静的状貌,同样是一动一静,彼此映衬。由于妙用移步换形与动静相衬的手法,这条青溪的幽深、安详、活泼、喧闹、素净、澄碧等多姿多彩充满着生机的美,仅用二十个字就表现出来了。

王维《过青溪水作》,即景生情的手法,抒写自身隐居的闲逸心情

诗写到这里,怎样深化诗境呢?诗人又运用即景生情的手法,抒写自己在隐居生活中的素淡、闲逸心情,并以青溪的淡泊来印证。这样,客观自然的青溪,便有了人格化的象征意蕴,诗人再通过指水盟心,使自然的美和心境的美融为一体,把诗升华到一个明净的美的境界,一个以淡泊为甘的哲理境界。

王维《过青溪水作》,即景生情的手法,抒写自身隐居的闲逸心情

这首诗,写得自然明秀。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运用了对仗,但对得毫不着力,不露痕迹,诗情在起伏摇漾中一气流走。读时,仿佛有-一条清清溪流从我们的心中流过。司空图评土维诗:“趣味澄复,若清流之贯达。”(《与王驾评诗书》)照翁称:“王右丞如秋水芙菜,倚风自笑。”这首《青溪》确实给我们这样一种明秀而高爽、澄复而畅达的审美感受。不知名的青溪,激发了诗人的创作激情和灵感,而诗人的灵心妙笔,又使这条普通的青溪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