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的成长是孩子最好的礼物

 昵称65686286 2019-08-08

曾经的曾经我们都是孩子,但是在成为父母后,却忘记了小时候希望父母怎么样对待我们。

有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不听课,不写作业甚至教科书都扔掉,回到家还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最后直接开始了对抗,青春期总是被定义为暴风雨的年龄,那么,如果你是父母的话,你会怎么做?

当然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学习,上辅导班,请家庭教师,甚至棍棒相加。

很遗憾,没有谁能够这样喜欢上学习,学习永远都是孩子需要自己面对的课题,一切矛盾都是因为对于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1.学习是孩子必须自己面对解决的课题。

在大部分人看来,学习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因为,在孩子没有找到学习的意义和目的之前(学习的内在动力),几乎没有真心喜欢学习的孩子,而父母则是孩子的保护人,如果我们能够深入的思考以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

孩子选择“不学习”这个选项,那么由这种决断带来的后果:成绩不好,老师不喜欢,无法上名校,无法有好工作,无法建立好的家庭,甚至无法过好这一生......

每当父母想到这些结果,便会觉得这些结果都是自己来承担,苦恼于跟孩子之间的关系,往往就会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

人生并不会因为考上一所好的学校而一帆风顺,大人们从来不把这个真相告诉孩子,而是用这个方式来利诱他,说:你考试大学就有一个好工作,有一个好工作就有一个好生活,谁规定了考上大学就一定有好工作好生活呢?

而实际上孩子承担了更多的焦虑和压力,他们并不知道求知学习的乐趣,反而更容易放弃,所以孩子才会选择反抗。

2.只有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细腻灵魂才有好的未来。

我们经常说到青春期,就会想到叛逆,那么什么是叛逆?就是孩子明明知道这件事情是对的而不去做。

Y刚来学校第一天,吃完晚饭我提醒他集合时间是晚上715,在图书室,希望你按时到,迟到的话就要跑步了。

我看到他按时洗完澡洗完衣服,便跟他开玩笑说:“怎么你跟你妈妈说的不一样?你妈妈说你在家里不洗澡不换衣服。”小Y说:“我只是不喜欢他们总是逼着我这做那。”

整个过程中我都很清楚,洗澡洗衣服都是小Y自己的事情,而我要告诉他的就是迟到后的结果,我也相信他能够自己做出选择,因为在学校,只有他能够承担自己选择的结果。

父母不断的唠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传达了一个观念:我长不大的,我不能做选择,什么都需要父母提醒。这无形中降低了孩子的自尊,所以孩子宁愿选择叛逆来对抗,以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力量。

同时孩子会将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不跟父母和外界交流,从而对父母产生不满和不信任。

3.最近引发家长热议的《隔帘对话-青春期沟通实验》,孩子说:父母走不进他们的世界。父母说:叛逆期的孩子成了外星的生物。

在女儿不知情的情况下,父母对孩子提问:父母做什么事情让你最反感?

女儿说:逼我我干自己不喜欢的,我妈总是催我,让我很烦

父母:什么时候最不想和父母说话?

女儿:比如说成绩不好,然后就是烦心,他们就一直在这说,这怎么怎么样,要干什么的

父母:你觉得什么时候最需要父母需要在身边?

青春期孩子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认同感,克服角色混乱,他们也将努力思考:我是谁,我将来要干什么,努力整合别人眼中的自己与自己心中的自我,孩子也的内心也能够理解和体会父母的,他们希望多一些空间,多一份理解与关心,而不是指责和唠叨。

同样一旦他们获得他人的理解,他们青春期将不是叛逆,而是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曾经的曾经我们都是孩子,但是在成为父母后,却忘记了小时候希望父母怎么样对待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