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稀缺》第七章

 其路远兮 2019-08-08

亲爱的听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共读,今天的主题是如何管理时间,这可能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各位书友,在前面几节中,我们先介绍了一些概念性的东西,之后我们尝试用理论思考一些实际问题,在这一节中,我们将把理论运用到实践,回归现实。

所以在这节我将带领各位阅读《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这本书的第九章和第十章(P202—P246),和各位一起探讨如何解决组织中的时间稀缺和如何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时间稀缺问题。

01

我们之前多次提过“余闲”这个词,很明显,“余闲”是解决稀缺问题的关键。那么,余闲到底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呢?

先来看一个例子。

美国的圣约翰医疗中心长期苦于工作繁忙,因为档期太满,手术室的安排和使用经常遇到问题。有时候有特别紧急的手术需要做,但是医院却没有足够的手术室和床位。该中心的医生和护士不得不经常加班到深夜,但是即便如此,依旧不能解决医院的忙碌问题。

面对现实的无力,使医院管理层不得不向外寻求帮助——从美国医疗卫生改善协会请一位顾问。

这位顾问没有带着每日压力所导致的管窥心态去看待问题,而是换了一种眼光对整件事情进行分析。他给出的解决方法让人颇为意外:留一间手术室待用。

起初医院对这项提议大为质疑,他们觉得手术室已经不够用了,现在却要留下一间待用,简直不可理喻。

但是执行之后的结果显示:在运用这间手术室接纳急诊手术之后,医院的手术接诊率立刻上升了5.1%,每天下午三点之后进行手术的数量下降了45%,医院的收入也出现了增长。随后两年间,医院手术接诊量分别增长了7%和11%。

这一建议背后存在着深刻的内存逻辑,对稀缺资源的管理有着指导性意义。

从表面来看,圣约翰医疗中心缺乏的是手术室,但如果你看到了问题深层次原因就会发现,医院缺少的是另一种东西——他们的大多数时间,实际上都在“还债”,由此落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02

上面的案例实际上很好地体现了余闲的重要性及其运用。但是,在我们的组织生活中,很少有领导能够为组织构建余闲。

我们之所以没有能力构建余闲,是因为专注于当下必须完成的工作,预测不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所有事情。当下工作迫近而清晰,而未来的可能性并不给人予紧迫感。

当无形的未来与具体的当下产生冲突时,余闲就成了奢侈品,这也是组织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去“挥霍”的原因。

现在很多银行都设置了首席风险官(CRO)一职,与管理团队其他部门及其成员相互独立,直接向CEO负责。首席风险官的职责就是用风险评估的眼光审批金融产品、贷款和其他业务,避免银行遭遇到严重的风险和危机。

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银行不再只专注于营利,而堕入“管窥”的牢笼,忽视对风险的把控。首席风险官的设置,实际上就是让银行有人掌控余闲。

如今的很多公司都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让员工加班加点,而忽略掉了其他可能会带来危害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应该寻求一名得力干将,不是整天想着如何将一分钱扳成两半花,而是能超脱于每日的管窥心态,确保组织有足够的余闲。

他所关注的问题,不是今天需要完成什么工作,而是明天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突发事件,而这些突发事件,又会如何影响紧张的工作计划。

一定要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存在,能够保证专注于当下工作目标的人们,不会向未来的项目借用资源,并因此耗尽余闲,将组织拉进未来的带宽陷阱。

03

我们再来谈谈如何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稀缺问题。

之前我们提到过,稀缺会产生带宽负担,所以对稀缺进行管理时,一个主要的关注点就是如何节约利用带宽。

繁忙之人总是会争分夺秒,而贫穷之人总是把钱掰成两半花,每一位处于稀缺状态之中的人,都会因带宽如何进行分配和使用而受到极大影响。

利用带宽,就是要去分配我们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行动能力。假如你手头上有重要的事情要做,而你的朋友又邀请你参加一场聚会,你不得不去,可是去了又不好意思在气氛正好时就离席,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这时候也许你需要一位“助理”,你的妻子、孩子或者朋友,让他们替你分析处境,以便于你做好取舍。

在自己无法解决这种问题的时候,一个“助理”往往能更好地帮助你节约利用带宽——要知道,处于特定环境中的自己,带宽负担过重,思考能力去取舍辨别能力会降低。

我们也要学会在带宽充裕时行动。比如我一般早上的时候头脑最为清醒,所以每天早上都会给自己预留一段阅读的时间。对我来说早上精力旺盛,带宽状态良好。到了晚上九点左右,我的状态也很不错,所以我一般会关掉网络,写一篇文章。

给自己保留一定的余闲应对突发事件也很重要。

再拿我来说,我基本上每个银行都置办了银行卡,但是有一张工行的卡我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取出里面的钱——我只会朝里面存钱,尤其是写作所带来的收益,全部存进去。

在读完《稀缺》这本书之后,我对我的时间管理也有了新的认识。我一直认为自己的时间管理做得不错,但是因为这个月比较忙碌,所以这份稿子迟迟没有写完。假如我在每个月的前期努力把该做的事都做完,给月中和月底留下余闲,是不是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呢?

稀缺理论是一个独特的视角,这个视角将会让大多数读者受益。关键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实践。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