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良渚文化玉器系列

 动力实体能 2019-08-08

良渚文化玉器系列--6

良渚文化雙璜玉璧, 直徑14.3cm. 根據網路資料記載, 帝堯前期的共工,極有可能是早年曾被打敗了的共工氏後裔,因其族有一技之長,善於製作石器、打造船隻和治水,遂被堯舜集團所留用。根據現有的考古發掘和研究,中國新石器文明最高的成就和最後的輝煌在良渚。古代文獻記載的共工活動地域的主要特徵是多水。 共工族與良渚文化先民在活動地域上同樣處於長江下游,又同樣擅長於工藝, 一說認為良渚玉器係良渚貴族所擁有, 而製作這些玉器的是共工人。本器玉璧區分為兩個玉璜, 正面有中央飾神面淺浮雕, 兩側飾鳳鳥淺浮雕, 神面附近共工二字之淺浮雕, 足以證明共工與良渚文化之深遠關係。本器古玉跡象為擴散暈沁色及增生晶體。本黃玉玉璜, 紋飾中似有共工二字, 是否就是夏后氏之璜呢?夏后氏之璜,是一种夏后氏的宝玉,与和氏璧齐名.

吴大澂认为夏后氏之璜不是佩戴用的璜,而是一种大璜,为礼神之玉。

《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儛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在大运山北。”陈剩勇认为夏后氏在扮演天地的巫覡时佩戴玉璜,那么这种璜就不是一般的佩饰,而是沟通生死世界的一种宗教法器。《淮南子·精神训》:夫有夏后氏之璜者,匣匮而藏之,宝之至也。《古玉图考》:周礼六瑞传世者,惟璜最少。古者伐国,迁其重器以分同姓。大璜,夏氏之璜。《春秋传》曰:分鲁公以夏后氏之璜。大溦以为大璜为礼神之玉,与佩璜不同。

大毛說玉認為"中國古代有兩樣玉器,人們為了得到它而不惜發動戰爭,它們就是和氏之璧以及夏后氏之璜。關於夏后氏之璜,《山海經·海外西經》曰: “大樂之野,夏后啟於此舞《九代》,乘兩龍,雲蓋三層。左手操翳,右手操環,佩玉璜。在大運山北”。 這是《山海經》對上古帝王佩戴玉器的唯一的一條記載,而且佩的是璜。作為夏代開國君主,夏后啟佩戴的究竟是一種什麼樣式的玉璜,沒有人知道。《淮南子》中曾四次提到的夏后氏之璜:“夫有夏后氏之璜者,匣匱而藏之,寶之至也”。——《精神訓》;“夫夏后氏之璜,不能無考;明月之珠,不能無類。然而天下寶之者何也?其小惡不足以妨大美也”。——《泛論訓》;“和氏之璧、夏后之璜,揖讓而進之,以合歡;夜以投人,則為怨。時與不時”。——《說山訓》;“曹氏之裂布,蛷者貴之;然非夏后氏之璜”。——《說林訓》。其屢以夏后氏之璜作比,且與和氏之璧並稱,而作為天下之至寶,這給夏后氏之璜,蒙上了一層非常神秘的色彩。
眾所周知,玉璜的出現,比夏代開國還要早兩三千年,且商、周玉璜均為大眾所熟識,但唯有夏代玉璜,名氣極大,卻沒有見到出土實物。 《左傳·定公四年》記周初時“分魯公(周公的兒子伯禽)以大路、大旗、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 ”,由此可見所謂夏后氏之璜,珍貴之極。但周代的玉璜種類極多,究竟什麼樣的璜,才可以稱為“夏后氏之璜”呢?本博以為,夏后氏之璜,有可能與商、周民族所常用的玉璜,存在明顯的區別。玉璜所代表的是一種特定民族的文化特徵,而夏后氏玉璜之所以珍貴,不僅與夏后氏的宗教習俗有關,並且在工藝上也是極為獨特和精巧的。 "

 良渚文化玉器系列--6


陳明杰鑑賞撰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