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准初二同学要培养这三个好习惯,对物理学习事半功倍

 中学物理之家齐 2019-08-08

很多同学马上就要跨入初二的门坎,在初中二年,就会有一门新的科目摆在同学们的面前——物理。这门功课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学习好的同学会说,这非常简单啊?而没有学好的同学则会抱怨,这么难的学科有什么学他的必要吗?甚至到了高中,很多同学也因为物理这门功课而选择学习文科。(以前文理分科的时候)

物理真的那么难学吗?这个问题也是困扰很多准初二家长的事情。

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几个好习惯,希望同学们能够努力培养,这对学习物理的帮助非常大。

(1)重视课前预习,让听课更有针对性。

很多同学在小学和初一的时候没有预习的习惯,老师讲到哪里就学到哪里。但是到了初二,学习物理的时候,我希望同学能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很多同学都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总是老师讲到哪里,就学到哪里。这样学习很被动,同时也给上课增加了难度。预习就像提前揭开下一堂课的面纱,看看里面有什么,让自己做到心中有数。

那么预习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要主动思考,避免走马观花。有些同学预习的时候喜欢只看重点,看公式,其他的地方基本就一带而过。死记硬背这些公式定理,不去结合上下文理解,是不会学好初中知识的。我们最好第一遍先浏览,让自己对所预习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然后我们跟着进行第二遍精读。我们预习,就是提前解锁新的课程,新的知识,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会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因此在第一遍浏览的时候,有些地方很容易理解,有些地方却让我们产生了疑问,第二遍重点解决这些有疑问的地方。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仔细研读,反复思考,主动联系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如果还是没有想明白,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书或百度等网站,让自己弄清楚,想明白。对于实在不能理解的地方,我们可以带着疑问听课,等到老师讲课的时候,我们重点听听老师是怎么讲的。这样对理解这些容易产生疑问的地方效果非常明显。

其次,预习的时候要有所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在预习的时候,把自己认为是重点难点的地方,在下面标注上,在上课时老师讲到这些内容的时候,可以仔细听老师是怎么讲解的。我们预习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也要把它在书中标注出来,然后把自己的理解以及疑问记到旁边的空白处,在听老师讲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解释的。如果课上老师没有解答你的疑问,可以在下课后,向老师提问,直到老师把这个问题给你讲清楚,说明白。

预习如果完全做到以上所述,课上听讲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2)知识点的学习要全面,不要轻易遗留问题。

同学们开始学物理的时候,也要养成复习要全面,不要有遗漏的习惯。

咱们初中物理知识点不难,课堂老师讲讲课也不像高中那样速度快,而是非常细致的给同学讲解。但是很多同学还是学不好物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平时学习一知半解,积累了很多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问题。等到步入考场,这些问题就集中爆发了。曾有学生对我说:考试的时候总觉得哪儿的考点都有印象,可哪里都掌握的不够透彻,做起题来畏首畏尾,没有自信。

同学们都应该知道,物理知识前后联系非常紧密,前面所学总是后面的基础。前面学得不扎实,后面知识的学习就很吃力。所以,越有漏洞就越难跟上,学起来自然就越吃力了。而作为对比,为何学霸们总觉得学习很轻松呢?就是因为前面基础好,没有什么知识漏洞。在课堂听课自然不会走神,课后做题也更是轻松。

从考试试卷来看,初中物理的难题百分百都是综合题,一道难题会涉及到多个考点。比如说,液体压强、密度与浮力相结合;再比如说,串并联电路分析与欧姆定律结合,等等。这些题是提分题,区分度大,想考出好成绩,一定要搞定。

如果有部分内容学得不扎实,有遗漏之处,必须尽快去弥补。对基础薄弱的同学,我建议利用我们免费的教学视频来巩固这些漏缺之处。大家可以在微信搜公众号齐思源老师,我们有八百段教学视频供同学们免费学习使用,这些视频涵盖了整个初中物理所有教学内容,都是免费供同学们学习使用的。

(3)深化考点的理解,归纳解题规律。

物理基础知识很重要,可同学们要搞清楚,想在考试中考出好成绩,只看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我们的考试卷子里,还是有难题的。同学们一定要深化考点理解,多去归纳解题规律。

值得我们认真总结的地方,是非常多的。比如说,什么情况下浮力等于重力,在哪些情况下就不等于重力了呢?再比如说,液体压强的计算,什么时候能借用固体压强的计算式F/S;而不是用ρgh?

再比如,什么是断路?什么是短路?两者的区别是什么?怎么在复杂电路中来进行判定?电路出现故障某灯不亮了,如何逐一排查故障?电路中的电表,是电流表还是电压表,怎么判定?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类似的问题有很多,都是我们在平时学习中涉及到的。在平时学习中,同学们一定要多开动脑筋,勤动笔,多问老师,多与身边同学交流,把考点理解透彻,搞扎实,把典型的常规解题方法梳理清晰。

同学们也可以在我们的公众号齐思源老师中,查看我们的视频,我们的视频对很多考试难点、解题方法进行了梳理,对提高考试成绩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的视频都是免费的,供同学们学习使用。

教书二十年,我带过很多很多的学生。其中的学霸们无一例外,都是乐于吃苦、勤奋好学的学生;他们的好成绩与他们的劳动付出是紧密相关的。

再好的学习资料,再精良的授课视频,您不去学,不看,也不可能帮您把考试分数提起来。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吃苦、修行的过程,必然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同学们一定要在内心认识到这一点,不能幻想着灵丹妙药,一口吃到嘴里,什么也不用付出就能考高分。

原创:齐思源,北京市物理教师,著有《初中物理七百讲》等书籍。欢迎留言讨论物理学习问题,也欢迎关注我一下,多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