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颜泉——瓷上大写意作品欣赏

 石岩里人_牛歌 2019-08-08

颜泉,1957 年生,山东临沂人,毕业于山东临沂教育学院,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导师,中国田园画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99 中国画坛百杰画家。《画媒》《当代花鸟画》( 大型学术性双月刊) 主编。第五届、六届、七届《全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评委。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当代中国花鸟画展评委兼学术主持》,是当代花鸟画家中很有影响的实力派画家之一。

其作品在《美术》《国画家》《中国书画》《中国艺术》等几十家国内外权威学术性刊物专题介绍,《柳树月下》获1992 年加拿大“首届枫叶奖”国际水墨画创作展金奖,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首届全国花鸟画大展、中国画研究院中国画系列展花鸟专题展,入选《当代名家花鸟画大展作品集》等,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广州、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并出版《颜泉画集》等二十多部个人画集。作品被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等艺术机构收藏。

作品欣赏:































































浅谈青花瓷写意画的水墨情趣

青花瓷起源可追溯至唐代,元代时,成熟的青花瓷 在景德镇出现,并迅速形成青花瓷发展史上第一个高峰。 元青花瓷绘制技法釆用大笔拓染、酣畅淋漓,具有显著的写意特征,开创了青花瓷艺术写意风格之源.进人明代以后,青花瓷成为中国陶瓷主流产品之一,写意风格继续盛行,特别是民窑产品显示出极浓郁的写意趣味,其中明末民窑青花瓷是青花瓷写意风格的发展顶峰。清代时,青花瓷写意风格继续发展、并在清康熙时期达到技术上的成熟.表现出对文人水墨画的刻意模仿,并形成青花瓷写意画向文人画名家效仿摹袭的传统。这种效仿使青花瓷写意画极具中囯水墨画韵味,至清末民国时期,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青花瓷写意画开始流行,对文人水墨画意趣追求已经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当代青花瓷写意画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青花瓷艺术家们并没有满足于对名家的模仿,而是有了更多的创新。青花瓷写意风格与中国水墨写意画颉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绘制技法、构图和意境等各个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水墨 情趣、对其所蕴含的水墨情趣深人分析探讨,对于当代 青花写意瓷画的继续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 料分五色一青花瓷写意画绘制技法上的水墨情趣

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分支,滥觞于唐代,是与工笔重彩画相对应的纯用水墨渲染表现的写意绘画形式。水墨画虽然只有墨色加以表现大千世界,有的也辅以极少淡色、但却能够利用墨色在生宣纸上的浸染渗化和运笔的墨色变化来达到色彩的表现,按墨色可大致分为、干、湿、浓、淡五种,即所谓墨分五色,如果再加上白色,即形成六色。

青花瓷艺术与水墨画艺术在工艺材料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但有绘制技法上却又有着许多相通之处,这就为青花瓷写意画具备水墨画外观创造了必要条件。

青花瓷是以瓷器坯体为载体的釉下彩瓷,坯体与宣纸物理性能有相似性,都具有很强的吸水率、且都是使用毛笔进行描绘,绘制时都是在单纯的色彩中追求浓淡、阴阳、虚实、远近的变化和丰富的艺术效果,青花瓷写意画艺术家用饱蘸料水的笔随意洒脱的运用于陶瓷坯体上,犹如写意国画的纸墨相发,产生特有的肌理韵味,潇散放逸。这充分说明它们的画理是相通的,其艺术的创造精神是—致的.

与水墨画“墨分五色”相类似的,在青花瓷写意画绘制技法中有“料分五色”的做法:头浓、正浓、二浓、 正淡、影淡。“料分五色”是青花瓷分水技法的成熟阶段。元代时青花瓷绘制只用大笔拓涂,至明早期氷乐、宣德 时期则改用小笔涂抹,明中期发展出浓淡分水法,明末时层次逐渐增多,至清康熙时,分水技法才完全成熟,达到了“料分五色”,在实际运用中,色阶甚至能达到十几层以上。尽管青花的呈色是兰色,对于早已习惯于黑、白体系艺术效果的中国人来讲、单色带给人的视觉体验有无限的内涵。青花写意画追求在一色中求变化,一色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有淡中藏虚、深中求实、讲究的是笔断而意不断,青花淡雅的色彩给人以清爽和纯朴的感受。

笔墨是水墨画的精髓,用笔的刚和柔、虚和实、轻和重.运笔的中锋、侧锋、顺、逆、拖之变化,笔法纵横交错,变化无穷。水墨画所表现的各种物象以及画面所表现出来的韵味、情调、内在精神都是由高超的笔墨来完成,而髙超的笔黑则需要髙超的技法来表现。同样,青花瓷写意画也是把用笔技巧和表现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如清康熙时期青花瓷山水画,凭借高超的分水技法,釆用简洁有力的斧劈被法或绵延柔细的披麻皴法,清润秀逸,极具文人水墨画气息。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当代青花瓷写意画 呈现出许多新的面貌,创造了不少新的技法,从而衍生 出新的种类,如秦锡耪开创的现代民间写意青花瓷,在 潇洒随意的笔法中融人现代审美情趣,风行一时;再如 釉中彩青花瓷写意画,在坯体上先施一层透明釉,然后在釉上创作,最后再罩一层透明釉,形成别具一格的韵味;近年来还出现了借鉴西方素描,油画效果的所谓“光影青花”,使青花艺术表现力更加丰富多釆。

2- 经营位置一青花瓷写意画构图上的水墨情趣

构图,也叫“章法”、“市局”、“经营位置”。是艺术形象的组织法则,是体现作品思想内容的外部形式。画面上的一切都是艺术形象,如何把这些艺术形象用一定的法则组织起来,表达出一定的思想感情,这就是构图。构图的目的就是取形用势。势应当具有一定的冲击力量,人在认识事物的规律之后,可以创造某种态势,取形就是安排画面上的形象。取形不是为取形而取形,取形只是手段,它的目的是用势。势是绘画的灵魂,画面上形象的组合安排,完全是为达到用势之目的。

水墨画和青花瓷写意画都是通过正确处理十种矛盾关系:即主与宾、竒与正、疏与密、藏与露、出与人、 开与合、呼与应、清与浑、虚与实、经与权等十种对应矛盾而统一的关系,来“取形用势”,从而来表达出自己胸中所要抒发的“意”。这是写意青花和水墨画构图相同的一面。在写意青花瓷画中,瓷板类型最接近于水墨画,在构图布局上可以完全效仿水墨画,融水墨画“诗、书、画、印”为一体,构成整体美感。但在其他立体器型中构图则并不同于水墨画。因而、在进行写意青花瓷绘画创作时,既要照顾到水墨画的美学要素,特别是要充分考虑到青花瓷的造型特征。

青花瓷写意画的构图设计除在瓷板等平面器型上不需要考虑造型因素外,其更多的是在立体的三维空间上进行绘制,必须考虑艺术形象的塑造是否符合陶瓷的外形美,能否与造型有机结合。立体造型有许多种,除大量传统器型外,还有大量不断涌现出来的新器型,青花瓷写意画既要讲究装饰本身的艺术情趣,更要结合器型。在进行构图设计之前,要看看该器型适合哪些形式的装饰,该装饰哪些部位,怎样构图,使造型与装饰达到和谐统一、有机结合,使之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考虑好上述因素、才可以开始创作。这是它与水墨画平面绘画不完全一样的地方,在构图上与平面的水墨画相比有了较大的拓展。在不同的角度塑造不同的形象,但彼此又相互关联和协调,以适宜的装饰突出造型特征,在线型上相协调、在形状上相对照,使二者的结合更加严谨美观。

水墨画是一个平面的表现,整幅画构图完整,运用的是散点透视的方法,在构图时保证整幅画中只强调一个“画眼”,即只有一个视觉中心。而青花瓷写意画则要根据器型变化来进行构图,可以拥有多个画眼,主要是由载体形状、大小决定画面的单或多、简或繁,有的釆取在器身一面作画,另一面题字的构图法;有的釆取围绕器身一周的通景式构图法,使我们在欣赏时产生“移步换景”的视觉效果。


3- 气韵生动一青花瓷写意画意境上的水墨情趣


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画的写意观就已基本形成,并在理论上得以丰富和发展。在长期的陶瓷艺术创作实践中、景德镇青花瓷艺术家们吸收借鉴中国水墨画的绘画手法和审美观,法重意境的营造,而意境是中国水墨画的灵魂。青花瓷写意画艺术中的意与境、情与景具有一定的关系,它们是心与物的关系。意与情属于主观范畴,意与景是客观范畴。在表现意境中主客观的统一才能达到情景交融。在创作中通过对描绘对象的观察理解、结合诗意的想象,力求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效果,使作品力求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即是意境。青花瓷写意画作品的意境能引起人美感,是因为它具有优美的画面、生动的表现形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青花瓷写意画丰富的意境形象集中了现实生活中美的精华,充分通过画面反映出生活中能唤起美好情感的特征。所以说青花瓷写意画艺术是以画面说话、通过艺术家提炼生活,融人对生活的认识、情感,并唤起观众的情感呼应,并引起共鸣。

青花瓷写意画艺术家们在创作中追求的意境概括起来说,即是中国画中的所谓“气韵生动”境界。中国画理论家南齐人谢赫在其著作《画品》中,提出了“六法”说。六法之首就是“气韵生动是也”他是指作品追求似与不似之间,以虚当实,笔断意不断,利用抽象的手法来揭示事物的深层含义,创造出给观者想象、心灵感受和再创造空间的审美意识,作为中国画艺术及其它艺术形式的审美依据被继承下来,也成为中国水墨画理论的基本之“法”。青花瓷写意画艺术家们追求的“气韵生动”不要求形的酷似,而是在追求完善形态所反映出的内在生命力。中国传统绘面理论,主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它既不同于具象的凿似物象,也不同于抽象的舍弃物象,它要求对物象进行省略概括和夸张变形的艺术加工,达到“以形写神”的目的。这种意象造型的方法在水墨画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它与我们经常提到的“六法”之首 的“气韵生动”都强调了水墨画的一项基本原则,那就是要“传神”。青花瓷写意画艺术家们在创作中并不满足于对真实的描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创作过程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表现创作者个人的艺术品味。他们凭借着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所绘物象仪态万方,虽然草草几笔却已具有很生动的气韵,做到以形传神。看似潦草的画面,却笔笔有生气,达到以线写形,以形传神,简练、概括、夸张、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如景德镇青花瓷写意画大师,已故“青花大王”王步,创造性的以大写意开创“分水写意法”,为当代青花陶瓷艺术开启了一种崭新的风气,也达到了“人与画合”的髙境界。

                                 【图片、文章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