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能汽车要先从座舱开始整?智周报告核心版

 扫地僧一一 2019-08-08
图片
智能驾驶舱系统是基于最新人工智能技术的汽车驾驶体验概念。 它是指车辆场景中智能车辆辅助与智能机械化功能控制的结合,包括汽车娱乐,安全驾驶,自动驾驶和导航。 其中智能车载助手是智能驾驶舱的核心应用,允许用户通过语音与车辆交互。车载智能助手与市面上的其他智能助手相似,都是借助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为汽车赋予“智能”使其能够更好的理解驾驶者的需求并为其提供服务。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在变为现实。
作者 | 单赢、田辰
一、智能驾驶舱市场规模
随着用户消费体验,信息技术,智能系统以及互联网的发展,以人机交互为主的智能驾驶舱市场也在全方面进入应用落地以及投产的高峰。根据Analysys报告指出,中国的智能驾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了15%,这个数字也将随着全球范围内国家政策的相继推出而进一步增长。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智能驾驶舱市场规模有望在2020年达到1213亿元,而其2016-2020年的年均增长率则可预计达到25%。
目前,国内外企业,普遍看好智能驾驶舱的市场前景,并已开始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布局,以在后续发展中抢占先机。不仅福特,丰田,本田等传统汽车制造行业开始推出整车智能驾驶舱战略,三星,谷歌,苹果等高科技公司也开始发布服务于汽车制造商的智能驾驶舱解决方案。
图片
二、智能驾驶舱中的人工智能技术
语音识别:可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和文字转语音技术将语音声波转化成文字信息进行解析,之后再将解析生成好的内容转化文字信息传达给驾驶员,从而实现语音交互。特殊的麦克风阵列技术可以帮助语音识别系统在特殊的驾驶环境下降低特殊的噪音干扰,以实现提高语音识别的正确率。
自然语言理解:自然语言解析技术对识别到的用户指令进行解析,解析后通过对话管理系统检索的适当的回复内容,再通过对话生成系统将答案生成。在车载场景下,可以通过任务型对话系统搭建对话流,以限定意图下的词槽补全形式和追问内容编剧实现多轮对话。
情感引擎:可以通过学习驱使人们做出判断的感情,基于以往的判断而做出最佳选择。根据驾驶员的表情和声调来判断驾驶员的精神状况并辅助驾驶员进行安全驾驶,通过学习掌握驾驶员的生活方式和喜好,根据情况向驾驶员提出方案选项,实现驾驶员与移动工具的自然交流。通过自动驾驶技术和AI来探索扩大移动工具的可能性,例如车主不用车时,在车主许可下进行自动驾驶移动、拼车。
三、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驾驶舱领域的应用分布
图片
其他周边场景:由于智能驾驶舱虽涉及的相关汽车制造领域场景繁多,本报告只包含部分有应用案例落地并投产的领域与场景,故并未囊括如芯片制造,传感器监控等热门场景。
四、智能驾驶舱人工智能技术落地案例简述
福特:福特开发了SmartDeviceLink(SDL),这是一种使用语音,手动按钮和电容式触摸屏控制的车载控制系统。该系通过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和语音识别技术统为驾驶员提供车载语音控制服务。 语音命令可用于管理与配对电话,音乐和媒体系统,气候控制,可选导航系统以及信息娱乐屏幕本身的导航的通信。
梅赛德斯 - 奔驰:梅赛德斯 - 奔驰MBUX是一种娱乐系统和内部语音助手,可让离线语音助手无需访问云即可使用。MBUX支持本地搜索意图/提供商集成,体育,股市新闻,对话,计算,一般查询支持。另外MBUX还能通过深度学习技术掌握驾驶员的驾驶状态数据,以提供疲劳驾驶监控服务。
Apple: CarPlay是一款Apple专门为汽车研发的嵌入式软件,它使用车载主机作为iPhone控制器。CarPlay扩展了Siri的语音识别技术和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允许用户使用语音命令作为主要输入。 除此之外,CarPlay还可以直接从iOS设备接收模拟视频和音频。
Nuance:Dragon Drive是Nuance的智能语音助手,这款智能助手可以在没有云访问情况下,对车载场景提供嵌入式的服务。Dragon Drive通过独特的语音识别技术,支持多种语音应用。Dragon Drive还推出了Just Talk语音交互和Emotion AI感情分析系统,旨在增强用户的驾驶体验和语音交互体验。
Automatic:Automatic是一个车载应用程序,连接到Alexa并使用自动适配器允许用户将设备插入仪表板。在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Automtaic能够从汽车中收集各项指标的数据,并借助云计算以及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快速的分析。从而快速有效的自动检测汽车的安全性与各部件的状态参数,并及时反馈给驾驶者。
五、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驾驶舱的发展趋势
无论是汽车制造商,技术巨头还是创业公司,都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更安全,更易于操作和更多样化的汽车驾驶体验。
汽车制造商在安全性和易操作性方面具有优势,而技术公司在灵活性和多样性方面做得更好。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智能先导系统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更大的屏幕,更自动化的控制和语音交互。
六、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驾驶舱发展中的局限性
目前智能车载系统的功能仍然非常有限。在垂直应用场景中,语音交互的体验和技术的稳定性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针对车载领域的数据收集开始的较晚,短时间内无法获得足够的数据进行学习,突破技术壁垒尚需要一段时间。
所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和5G网络的普及,智能汽车相关产业的上下游市场开始比平时更快发展。智能车载助手将成为未来几年语音交互和自然语言理解的重要需求场景。
* 本文为「智周」系列报告「核心版」,相应「深度版」的推出计划将在后续公布,敬请大家关注。针对「智能驾驶舱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展望」这一主题,有哪些方向或主题,你希望在报告深度版中读到更详细的阐述与分析,欢迎留言,这将成为我们制作报告深度版的重要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