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浊

 meijun1963 2019-08-09

人世间,天人世间,俱在娑婆世界之领域,为娑婆世界构成了一部份。娑婆世界既有五浊,世界相之五浊由此而成决定。此五浊之界说,人类社会之五蕴世间岂能逃脱乎! 

今简说五浊名相含义。初、劫波罗浊。劫波罗古梵语,华言长时期。浊即浊乱,简称劫浊。意谓娑婆世界长时期动荡败坏,成为无常不安之相,一切众生,生活俱在残忍吞噬中。说之为劫浊,并不排除人为的有限时期的和平文明和安定。二、众生集结浊。即具有五蕴身自我相之人们,集合在一起,好似纽结。何言浊乱?人们各以其私,各为其私,彼彼相聚。相聚为公者少有,舍一己之私则罕见,于众中捞其所私则多多矣。对此等浊乱情事之发展,认为可以挡住,这样设想的人可说为好人。世间圣哲英雄,为社会立功勳者亦有之也。少数有限之人事浊乱当人自知。经言众生集结浊,偏指人类而说,其他旁生異类集结之浊,则我辈不可能具知也。三、心地烦恼浊。大地长养万物,借喻人们之心能长养世间出世间诸善法。心有二门:一为心真如门,次为心生灭门。心之生灭相,指:烦恼生后又灭,灭后又生相续不断而现起。当知心地烦恼生灭门,即掩盖心之真如门者。烦恼浊乱心地,其恶性则在不显心之真如实相,好似关闭进入心真如门者。烦恼一名随眠。谓人们随着烦恼而昏昧妄行也。烦恼又另名挂碍。以心地主动力派生之烦恼,能将心之性德力用挂碍着,烦恼即支使业行妄为。将挂碍一词作形容词非是。心地种种烦恼挂碍相,当在下面经文“心无挂碍”中详为解说。四、命浊。色身里有生命,有生命的色身含具识性,即有执受,执受即识之初业相。从此,识为业所系,以故称识为业识,称生命为业命,称此色身则为业报身矣。业报身之生命鲜有不浊乱者。命根之由来更难知其实际。以此,佛法正命之学则当立,能正命者可保住命根清净。杂乱的三业行导至命浊,命浊就从人们之恶死得到证实。五、见浊。见即世间浊种种知识,熏染于识成为烦恼发业之动力。五颠倒见与诸不正见俱为见浊。浊乱业行人我俱受其害。现时,见刺尖锐,斗争坚固,见浊泛滥人海,危害人们生活与生存之安全。人能息诸恶见,能审虑观察到共生共存之共业,乃可趋向于人乘正法,实现人类社会之和平。见浊即和平最大之魔障。娑婆世界五浊义已明。此都为共业交感相。各自人我相之五蕴身,即在五浊世界里活动行动,各自别别招感的一切苦厄,莫不呈现于此五浊世界里,此义已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