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玉如:启功称他是三百年来一大家,但他不接受书法家这个称号!

 tyam1422 2019-08-09

从古至今出现很多书法家,他们的书法受到后人的称赞和学习,很多书法家希望通过对古人书法学习和研究之后,在书坛能占有一席之地。

有一位书法家,他的书法造诣深厚,独创新风,但是他却不接受书法家这个称号,一生以文人自居,并说文人会写几个字,没什么了不起。

这位书法家就是吴玉如,他从五岁开始学习书法,到十多岁的时候,小楷已经具有很深的功力了,但是他并没有骄傲,而是勤勤恳恳地在书法的道路上前进着。

启功曾经评价吴玉如是董其昌后无第二,三百年来大手笔,从启功先生的评价之中可以感受到吴玉如的书法魅力。但是吴玉如对此却并不在意,他曾不止一次地说过,能写几个字算不上什么本领,读书人不当以此为傲。

他的这种谦逊的思想值得很多人学习,作为一个文人,他始终把文学修养放在首位。对于书法,他曾说过,想要写好书法就要多读书,唯有读书可以让书法远离俗气。

他的书法之路就是从读书开始,通过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让他的书法写出了古人的风韵。他在学书法的时候,并没有名师指点,而是自学,他在自学之中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改正,经过三十年的努力,让他的书法达到了一定的境界。

吴玉如在学书法的时候,首先从苏轼、赵子昂入手,在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发现自己的书法有着庸俗之气,然后他有开始学习米芾和李北海、徐季海、沈传师,并且在此基础之上追求王羲之和王献之。

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把碑学之风融入到了碑学之上,把王羲之的飘逸流畅融入到了古拙敦厚的北碑之中,增强了书法的气势和内涵,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吴玉如曾说过,书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通过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练习,才可以写出古人的笔意,有些人一拿起毛笔就想成为书法家,这是不切实际的。

正如很多书法家喜欢写丑书,这些书法家在书法的道路上急于求成,而忽略了练习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所以他们的书法充满了俗气。

吴玉如虽然是自学,靠的是临摹古人书法成就自己,但是他学习古人却不拘泥于古人,他广收博取,对古人的笔法有所取舍,凝聚众家之所长,达到了人书俱老的艺术境界。

从他的书法中可以看出,他的书法秀雅而不失高古,点画之间呼应紧密,每一笔的来龙去脉清晰自然,没有拖泥带水之感。在结字上既有王羲之的秀润,又有着颜真卿的大气磅礴,具有高古之气。

吴玉如在晚年的时候仍然不断读书充实自己,书法只是他文学修养的一种外在体现,他视书法为小道,并不是他过分谦逊,而是他是一位文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写出了文人书法的风采。

从古至今有很多文人写书法,吴玉如的书法虽然称不上是其中的翘楚,但是在当时的书坛是首屈一指的。

吴玉如对书法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书法的表面形式上,还有他的书法思想,他把帖学和碑学相互融合,为帖学的发展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