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构图我的一孔之见 (王曙摄影散文之782)

 王曙摄影家 2020-08-28

王曙摄影散文之782

摄影构图我的一孔之见

  本来想翻阅一些别人是如何解读摄影构图的资料,后来一想,既然是“一孔之见”还是聊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面对一幅作品大家讨论得相对多的是“构图”,似乎,构图成为一幅作品的命门。特别是一些“评委”在说不出为什么让这幅作品获奖时,滔滔不绝地拿“构图”说事,捯饬来捯饬去地强调构图的重要性。

  我所理解的摄影构图,实质上,是面对被摄体时如何舍取,如何在取景框中布局,是一种自我感受的具象彰显。构图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是如果作品的创新没有一种“破规律”的精神和勇气,作品自然而然地会落俗套,走进老驴拉磨的道辙之中。摄影作品是给大众欣赏的,通过读者对画面阅读的欣赏活动,来感受到作者的思绪和审美观,和作者提供的画面传递的信息。摄影是瞬间成像的艺术,考验的是作者在极短的时间内,读取面对的事物,人物和景物。然后在画面中根据自我的内在文化底蕴,经历积累,审美观,和高度的概括能力,及时地捕捉符合自我情感和思路所需要阐述的内容。合情合理地记录下来。在舍取中,哪是表述的重点,哪是核心,哪是主体,完全来自作者的观察力,表现力和阐述能力,以及记录能力。按下快门的瞬间一副画面的构图就应运而生,一千个人读红楼梦就有一千个林黛玉,一千个人读作者的作品就有一千个感觉。只要大多数人能够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体现在画面之中故事,彰显出具有音乐旋律,富有节奏感,产生出主旋律和次旋律,拥有高潮和低潮。被画面的章法布局所打动,引起思绪上的共鸣,感情上的渲染,感官上得到美感和满足,然后再通过文字标题的解读,达到恍然大悟的境界,那么无可非议地就是一幅好作品。达到了形式感有着强烈的冲击力,内容上有着强烈的感召力,与读者精神上合拍,激发出读者内心世界的浪花,那么这幅作品就达到了一种相对的高度。

   我觉得任何一幅摄影作品的创作,构图是重要的,而绝不是为了构图去构图,或者拿着构图的“模子”去制作,因为摄影作品的构图是应作者的感觉与激情而生,教条地按本本而来,强调什么“S型构图”“九宫法构图”“金字塔构图”“黄金切割率构图”反而让我们束手束脚。如何拍摄完全是“天马行空”“风行水上自然成波”。换句话说只要自己感觉到美了,就按快门,实质上我们平时的创作过程中也是如此做的。条条框框越多,“理论”越多,我们就越拍的平淡。寻觅美、发现美、感悟到美而拍摄下来的作品往往是最具有个性的,给人眼前一亮的好作品。

   很多摄影人喜欢在后期裁剪图片,以求所谓的“完美”,当然可以,也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摄影艺术的天性和区别其他艺术门类的特征——瞬间捕捉,也就是说摄影的构图与取舍的在按快门的那刻完成,这时画面的大局已定,后期只起到修饰何强化作用,这种高标准的要求是摄影的魂魄。

   不少摄影人(包括一些评论人)经常讲“如果这样”“如果那样”画面可能会好一些。我要讲的就是摄影艺术的创作和人生是一样的: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2019.8.7  

街拍人物  我的构图

找妈妈

走过

街头画家:高手在民间

起风了

匆匆赶路

发呆的时候

欣赏

沉浸在故事里

心事

春天里

高难度的拍摄

语重心长

自信

长睫毛

美须公

口干舌燥的推销员

窗外

凝神

点缀

美丽渐渐融入

入神

烈日下的匆忙

大自然的雕琢

心事重重

不惑

遇到多年不见的老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