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看文章 孩子听故事 优秀的父母都在陪孩子一起成长
生活中我们总会接受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当下也会幡然醒悟。可过了一段时间后,却发现处境依旧没有得到改变。“明白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一生”,相信很多人都有如此感慨。其实,心学大师王阳明对这一问题,早就给出了四个字的答案:知行合一。有时并非知识和道理无用,只是如果我们不落实到行动,一切都没有意义。从前有个人,每天跪在财神爷面前祈愿,每次的愿望几乎都相同。许愿后过了几天,他又会垂头丧气回来接着祈愿:“财神爷啊,我为什么还没中彩票?我会诚心诚意地供奉您,请实现我的愿望!”终于有一天,财神爷看不过去了,对他说了一句:“麻烦你先去买张彩票好吗?”即便身边有大神相助,你什么都不去尝试,又怎么会有成功的机会呢?一味寄托希望于奇迹发生,只想不做,人生的路只会越走越窄!“行动力则只属于你自己。你不开始行动,你的世界就是寸步不移。”很多事情,光凭一张嘴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只有行动起来才会有出路。立志减肥,做了计划表,报了健身班,结果压根没去过几次;有些事嘴上说着会做,却总因为大大小小的借口和原因拖延。不止普通人如此,很多名人也会犯同样的毛病。比如《巴黎圣母院》作者雨果,每天开始写作前有个习惯,就是会把衣服脱光,换上一件破破烂烂的睡袍。因为当他只有穿得如此见不得人时,才不会写到一半跑出去逛街,只能乖乖待在房间写作。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目前有80%的大学生和86%的职场人都患有拖延症。50%的人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开始工作。13%的人如果没有人催,不能完成工作。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就曾提到:太多人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有的人只凭一时的热情和冲动,空有头脑和想法,却因为迟迟不行动,原本抓在手里的机会就这样凭空消失。如果说工作中某些事迟迟不行动,也许对自己影响不大,但生活中缺乏行动力,却可能造成一生无法弥补的遗憾。网上曾讨论过这样一个话题:“你曾因为拖延错过了什么?”“去年这个时候,每次她叫我做点什么事,我都说等一会儿,这样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而后来我也失去了她。”曾有人按照平均寿命75岁,画一个30×30的表格,那么人生用一张A4纸就可以概括。人这一生就像踩格子,每过完一个月就涂掉一格,所剩空白便会越来越少,留给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前段时间,歌手费玉清宣布永远退出舞台,让许多观众感到惋惜。但他退出的原因更让人动容:这些年一直忙于工作,忽略了父母,没有给到足够陪伴,现在双亲离世,舞台让他倍感孤独。那些我们认为的来日方长,最终都敌不过世事无常。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痛过方知后悔,错过方知珍惜。不想留下遗憾,只有时刻保持行动力,别拖延才能抓住改变命运和生活的机会。“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么生活。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去寻找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做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人生就像一场牌局,总会有输有赢,但只有打出去才能拥有精彩,否则只会一路看牌,一路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