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新叶老师 ![]() 初学花鸟画,从工笔入手还是写意入手,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到底选哪个?不如先来做一道测试题。 下面两幅画,喜欢左边还是右边? ![]() ![]() 喜欢左边就从工笔入手,喜欢右边就从写意入手。 无论工笔还是写意,首先要喜欢才能进行下去,要是两种都喜欢怎么办? 的确,很多书画大家都是多面手,从古至今,很少有单一只画一种技法的画家,无论工笔、写意还是兼工带写,都完成得非常出色。 很多人都把工笔和写意,比作加减法。 因为工笔可以加进很多元素,而写意要尽力减去不必要的笔墨。 工笔画在战国时就已出现,比写意画的历史悠久,从古至今,也诞生了很多擅画工笔的名家。如东晋顾恺之,唐代吴道子、张萱、周昉,宋代崔白、赵佶、李迪,明代吕纪、边景昭,清代余稚等。 ![]() ![]() 工笔画注重理性,刻画力求工致,用时长,耗费的精力也大,很适合急躁的人磨性子。 写意画从诞生就一直在做减法,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南宋梁楷首创的“减笔”人物画,寥寥几笔便神态毕现,是大写意的楷模。 ![]() 明清是写意花鸟最繁盛的时期,陈淳、徐渭、朱耷等人把花鸟画的写意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 ![]() 写意画倾向于即兴发挥,纵笔驰骋,完全符合直抒胸臆的特征。 写意画的功夫在画外,工笔画的功夫在画内。 一幅刻画细腻的工笔画,能直接让人看到画家所用的工夫,但寥寥几笔的写意画,背后也许累计着“废纸三千”。 因而,写意被认为是绘画的最高境界。 工笔画和写意画,一个精雕细刻,一个轻描淡写,却都将中国画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加法还是减法,做到极致就是好画。 很多意见都说应先学工笔,理由是先把基础打好了,等同于先走再跑,这大概是根据两种画的作画速度而言,但工笔与写意并没有这种内在联系,工笔画能画好,写意画不见得也能画好。 选择什么样的表现手段在于自己想要表达什么。我画工笔画是因为我要表达的内容需要用工笔去表达,所以我用工笔去表达;我画写意是因为我要表达的内容能够用写意来表达,所以我尽量用写意来表达。——《何家英谈写意》 从什么画入手取决于自己喜欢什么画风,喜欢工笔画,就先从工笔入手。喜欢写意画,就从写意画入手。当这两种技法都掌握了,就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切换。 当代花鸟画家李汉平,也是一位全能型画家,无论工笔花鸟、写意花鸟还是兼工带写,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多年的花鸟画创作与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对各种花鸟形式的表现有着自己独到的主张和观点。 ![]() ![]() ![]() ![]() ![]() 绘画是一门包容的艺术,几乎没有任何限制,只要有足够的耐心、恒心,总会让人收获不重样的惊喜。 所以,关于花鸟画,您选择加法,还是减法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