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辞掉了那个不和我们一起吃饭的新员工

 昵称DcbYu2lb 2019-08-09
我辞掉了那个不和我们一起吃饭的新员工

更多职场干货,请关注公众号【生涯研习社】回复“2”测一测你适合哪些职业

我辞掉了那个不和我们一起吃饭的新员工

据一位猎头透露,公司前段时间来了一位新职员,开始大家为了表示欢迎,就约他一起吃午饭,但几天过后,他就以各种理由没有在“午饭团”中出现了。

在某个他没有出现的“午餐闲话会”上,同事们讨论一致认为,这样和团队格格不入的人,不应该留在公司。理由是:工作表现尚可,但没有团队合作意识。

怎么吃个饭把工作都“吃”丢了?这午饭看来不能吃的太随意了。

于是,时下的很多白领纠结午饭和谁吃、吃什么、怎么付钱等问题,吃不好,可能会影响职业前程,甚至有些白领患了“午饭恐惧症”。

从何时开始,吃午饭成了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我辞掉了那个不和我们一起吃饭的新员工

新老员工对“午饭团”的不同看法

网友为这样的员工抱不平,“为什么一定要合群?”“工作之外,难道不是私人时间吗?”“独来独往是个性,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了”……

也有网友认为,“虽然不一定要和同事们相处的很好,但基本的社交还是要有的”……

主要的分歧还在于:老员工乃至领导认为,不和同事吃午饭是没有团队精神的表现,而新员工则觉得,吃个饭用不着这么上纲上线吧?

为什么新老员工对同一件事有不一样的看法?

最大的区别是他们处于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从合作的角度来看,职业发展大概分这样4个阶段。

合作准备阶段:职场新人主要做事务性、基础性工作,认真负责就可以把简单重复的工作做好。合作的业务不多,但此阶段是为下一阶段的职业发展做准备的。

拓展合作阶段:这阶段的工作任务几乎很难找到标准答案参考,需要勤学习,勤思考才能完成。向那些有经验、有见识的前辈、同行请教是少不了的。

整合资源阶段:这阶段,你已经有自己的团队,考验你的是能否调动别人的脑力和体力拿结果,需要上下游的资源。比如那些老板们,每天好像无所事事,吃饭喝酒、高尔夫,但企业发展所需的链接、整合都是这样来完成的。

吸纳合作阶段:某些特殊人才,能解决一个前所未有的问题,比如扎克伯格、比尔盖茨等,基本是合作方主动找他们。

这么看来,好像只有职业初期不太需要合作。但每个职场人都希望尽可能缩短职业初期的时间,比如本科生一进银行要做柜台服务,那么就要尽可能缩短坐柜时间,转入后台。换句话说,尽可能从不合作转入合作,加速职业发展。

新员工还没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而老员工早已熟知合作如何助推职业发展。

马修·利伯曼在《社交天性》里指出,人们喜欢社交和合作是天性,连接、心智解读和协调是主要驱动力。

心理学家阿德勒也认为,职业和社会任一问题的解决,都依赖另一问题的解决。而友谊、社会情感和合作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最佳手段,只有这个问题得到解决,才能在职业问题上前进一大步。

排名第一的TED演讲人、教育家肯–罗宾逊认为,找到属于自己的“部落”能够确保对事业的坚持,也可以缓解因为觉得缺乏联结而产生的孤立感。

我辞掉了那个不和我们一起吃饭的新员工
我辞掉了那个不和我们一起吃饭的新员工

对“午饭团”反感的3类群体

即使是新员工,也不会不懂得工作之余联络感情的必要。

但依然对此反感,这类人大概分以下三种。

第一种:社交恐惧

据调查,人们最恐怖的事情前三项就包括公开演讲,这甚至成为某些人最痛苦的经历。

我们害怕的并不是演讲本身,而是怕被人拒绝和不认同。越是把自己暴露在人多、年龄、价值观各异的场合,被拒绝和不认同的概率就越大。

我有一位来访者,对工作感到非常焦虑,帮她找到问题的症结是,作为新人,非常需要别人的指导,公司也很负责任地安排了师傅,但就因为一次她主动寻求帮助的时候,师傅说暂时没空,从那之后她再也没和师傅有过交流。来访者反馈,从小到大都不喜欢麻烦别人,习惯了一个人处理问题。职场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你以为的能力问题,实则是人际关系问题,大多数职场人看不到问题的本质,也少有人愿意通过寻求专业咨询来解决。

习惯独来独往的人,常常也是职场中最为敏感的一类人。当工作出现困难的时候,无法通过合作或寻求支持来解决,一个人硬扛,很容易陷入职业焦虑中。

第二种:职业规划不清晰

概莫能外,人们都希望获得职业发展,虽然每个人的发展路径不同,但职业发展本身所蕴含的规律短时间内很难发生变化。比如,合作在职业发展中的作用。

但大多数职场人特别是职场新人,在看不清职业规律,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前,把同事只是当成一起工作的人,甚至看成是竞争对手,其实同事才是你职业发展中最宝贵的资源。

基友讲她的一个同事,干的活不多,提升待遇,获得荣誉的事儿倒少不了他,领导总夸赞他,效率高,成效好,让大家向他学习。

每次领导分配工作后,他不是马上着手去做,而是思考如何不去做他不擅长的任务。

需要用数据处理软件操作的,他就交给理科背景的同事;需要整理材料的细致活儿,他就交给部门里最认真负责的…….你可能会想,大家同级别,别人凭什么帮你把活儿干了?

理科背景的同事不善沟通,认真负责的同事不一定有好的工作思路……合作便达成了。

但合作的前提是他私下交流、有心观察,知道其他人优劣势。据说他大学做学生干部时,就是这个打法。

当别人还在职业发展初期解决生存问题时,他已经在智力和资源层级上调动他人,获得成果,自然就比别人成长快速。

当你转换视角去看待同事时,就明白了为什么工作外的交流同样重要,关键时刻同事可以在你不擅长的事情上、容易出错的地方帮你补位。

领导也同样看重一个员工与同事之间的关系,甚至以此来判定你的去留。毕竟,合作更能为公司创造价值。

第三种:知易行难

这类人道理都懂,但知易行难。

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我们在职业上的付出最终也无非是要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果目前主动合作压力太大,可以先聚焦提升能力,具备一定的职业成熟度,更有职业自信的时候再来解决。

但为了给自己争取到好的发展环境,而不是分心去处理各种人际矛盾,要学会巧妙应对当下的处境。

我的一位同学就处理的很好,他们公司集体聚会时免不了要打牌,我同学不喜欢,但人手不够时,其他同事就齐上阵劝说他。

几次之后,他觉得总是这样拒绝也不是办法,所以当同事再提出这样的请求时,他说:“如果我输了,没有关系,如果我赢了,请大家吃饭”。不知怎得,不会打牌的人手气特别好,最后,我同学请大家吃饭。

喜欢打牌的人都知道,乐趣就在于赢,我同学的做法使大家意识到,人家是真的无法从打牌中获得乐趣。

从那以后,每次这种场合,他们领导先发话,我同学可以自行安排活动,不允许其他人强迫。就这样,化解了一场容易被贴上“不合群”标签的尴尬。

学会合作,是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合作的本意,没有要牺牲任何人的自我,它是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理想的现实主义者,一步步的展现自己的价值,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辞掉了那个不和我们一起吃饭的新员工

推荐阅读


▲作者:李莹 用咨询陪伴他人 ,用写作传播思想。个人公众号:职业咨询师李莹

停下来 说一说

在公司的饭桌上,

你看到了哪些秘密?

学习生涯规划。

洞悉职场本质,

加速职场发展,

还可以发展第二职业,助人自助。

「了解更多」你可以选择成为一名生涯规划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