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万世之书,天下之学,经典中的经典。 马云说:这么多年来,我最近在看、重复看、不断看的书,孔子的《论语》,让我从中受益最深,这才是真正人类的智慧。 余秋雨说:美德的最高文本,是孔子的《论语》。 自古以来,学习《论语》就是健康人格养成的重要途径。读《论语》长大的孩子,人生都不会太差! 前几年,有一位叫李路珂的女孩,她两次跳级,15岁就考上了清华,20岁攻读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 当人们都用天才的目光看她时,她父亲却说,女儿并非智力非常,成才最大的奥秘就是选择好最适合她的教材,再就是广泛地阅读。 4岁以后,李路珂就开始自己读书了,9-12岁看遍古典文学,《论语》、《孟子》、《古文观止》…… 大量的课外阅读给李路珂带来了智力和学习上的飞跃,更带来生命的早慧和成长的轻松。 她自己也坦诚地说:'我很庆幸4岁以前我家没有电视机,我父母为我选择的最早的信息源是书本。' 李父更是特别建议,给孩子看书不要看闲人文学作品,像言情小说类,难免消磨意志,要看就看文学经典。 少年期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期,也是阅读的黄金期。孩子读的书决定了他的见识,也影响着他的世界观人生观。 读什么书,将来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曾仕强教授也说:'少年最适合记忆,这时候一定要看对自己一生最有用的东西,否则是浪费掉了。所以,我主张少年要好好看《论语》,这样一生都可以回味,不断地去用它,一定会走出光明的未来。' 然而,市面上很多《论语》书籍,原文配上翻译,枯燥无味,孩子看几页就没兴趣了。读《论语》最好的书,我还是推荐曾仕强教授《论语给少年的启示》。 本书由曾仕强曾仕良两位老教授合著,从当代人的视角出发,联系实际用心解读每句论语,帮助孩子轻松掌握《论语》知识和为人处世的智慧。 《论语》中语录名言 教孩子做人做事的最高智慧 《论语》是修身的宝典,主宰了中国两千年的浮浮沉沉,不可不了解。大到治理国家,小到交友学习,它都有讲到。 孩子学《论语》,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修养,还能洞察人性、了悟人生,明白做人做事的准则。 《论语》短短15900字,藏着做人做事的大道理。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反省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青少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尤其要注重每天学到的知识的温习。 要即知即行,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去运用,以期养成习惯,而不是为了获取考试分数而学习。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孔子说:整天吃饱饭,一点心思也不用,很难养成良好的德行!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用脑可以把事情做对,用心可把事情做好。人立于天地间,要善用仁心对待万事万物。用心不仅要认真,还要充满仁爱。 少年时学习生活不能太安逸,要用心有所学、有所思,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孔子不怨天,也就是不怨命,颠肺流离、周游列国不曾抱怨。也从不不指责他人,只是从人事上去学习,依循天理日求上进。依仁合义,而知天命。 每个人对现实的人生,都是不满意的,当遭遇不好时,或者怨天或者尤人。 青年学生每天背着书包,忙着去学校,各种培训班,读书这么辛苦,难免心生抱怨。 其实,命在天也在己,人生求学凡事求诸己,不断充实下学的功夫,才能遇见最好的自己。 如此种种,书中的话,往往形成终身受用的座右铭,指导着人生前行。 品读国学经典,领悟圣贤智慧 青少年时期是学习经典的关键时期 青少年时期,是阅读经典的关键时期。学习《论语》,可在认知上快速提升,形成家国天下的情怀和修身自强的品格,更是青少年了解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之一。 2018年高考北京卷宗《考试说明》更是把《论语》纳入高考经典阅读考察之中。 而今教育部教材改编后,国学篇目所占比重由过去的25%提高至35%。《论语》是孩子们今后学习的要点。 《论语》看似是孔子和弟子们的闲谈,东一句西一句没有什么关系。可是把它整个连起来,你会觉得这不得了,把人类的思路很完整的陈述出来。 比如: 它说交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它说修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提及学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青少年读《论语》,不仅能满足书本知识的学习要求,还能开拓思维,行为做事更有准则。 国学大师曾仕强教授 第一次教少年读《论语》 《论语》距今2500多年了,文言字、假借字、偏僻字居多。大人读起来也觉得拗口,何况孩子。 要怎么设计一套少年可读的《论语》呢? 为此,我们对比了市面上几十本《论语》释本。它们中,大多是对《论语》的翻译,读起来乏味可呈,并无新意。 因此,我们精心改良和打磨了这套《论语给少年的启示》。每则论语都有四部分构成:原文、注释、今译、启示: · 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可以加深孩子对文化的感知; · 书中难懂的古字,注释部分一一详解。它可以帮孩子更好的理解原文; · 实在看不懂了,可以从今译中找寻帮助。每句论语都有独到精准的翻译; · 最可贵的是,每句论语后还截取曾教授智慧的精华启示,从当代人的视角,联合实际解说《论语》的奥秘,古为今用,孩子会更容易理解论语背后的大道理。 这样一本面面俱到的启示录,孩子吃透《论语》不再是难事。这也是曾仕强教授第一次给少年解读《论语》。 另外,本书的另一作者曾仕良教授,他多年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你将看到一个不一样更有趣的《伦语》。 两位老教授多年渊博学识的加持,每一个《论语》的精彩,终将完美呈现。 听故事、学《论语》 享受亲子共读的乐趣 这本《论语给少年的启示》,不仅孩子爱看,大人还可买来一起学习,享受亲子共读的乐趣。 20章492则论语,在曾教授的解读下,像一个个小故事,把孔子和门生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书里的一个个弟子,都是活生生的,一个一个样儿,各不相同。 读完后,你会清晰的了解每个人: 比如: 孔子最爱重颜渊,却偏宠子路; 子夏家徒四壁,但勤奋好学; 子贡一边经商一边求学,是把学和行结合得最好的一位。 除此,认真读完本书,你还会惊喜的发现,原来我们平时常用的格言、典故、成语和道理,都是出自《论语》。 比如这些成语: 言必有中、过犹不及、见利思义、以直报怨、修己安人…… 这些俗语: 欲速则不达、君子成人之美、四海之内皆兄弟、小不忍,则乱大谋、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而本书将大部分论语成语、俗语毫不吝啬地呈现出来。 读完,将大大丰富孩子的语文素养,在谈吐、认识、写作和人际交往中,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