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敌舰队”的覆灭(上)

 浮生偷闲 2019-08-09

“无敌舰队”的覆灭(上) 来自乐读 27:07




如今,在任何一本世界历史教科书中,都会提到1588年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那就是西班牙无敌舰队远征英国,却被英国打得全军覆灭。

很多人认为,英西战争本质上是对大西洋贸易路线的争夺,而无敌舰队的战败,标志着西班牙殖民帝国的衰落和大不列颠的崛起。经此一役,英国拥有了海上霸权,走上了蓬勃发展的康庄大道,而西班牙则由盛转衰,将“日不落帝国”的招牌拱手让给了英国。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几百年来,人们在研究这场大战的时候,都不免去探寻,西班牙舰队“无敌”的称号真的只是一种讽刺的称谓吗?毕竟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在英格兰还是在西班牙,人们都相信,是来自上帝的风暴打败了无敌舰队。

大众简单的历史常识与复杂的史实之间往往有着巨大的鸿沟,无敌舰队之役恐怕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证之一。本期节目为您讲述——“无敌舰队”的覆灭(上)。





“日不落帝国”西班牙


15873月,在西班牙马德里西北方45公里处的皇家修道院中,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坐在一间暗室中陷入沉思。

摆在他面前的,一份是他最优秀的舰队指挥官圣克鲁兹侯爵阿尔瓦罗·德·巴赞写的远征英格兰的计划,附带详细的军需报告。根据报告,为了远征,光战船就要将近600艘,更别说6.4万士兵、3万名水手,还有满足战斗所需的成千上万的军械和物资补给。侯爵开出了一份天价的预算,却不能保证最终征服英格兰。

另一份作战计划中,菲利普最得力的陆军首领帕尔马公爵亚历山大·法尔内塞则将希望寄托在“时机”上。按他的计划,只要出动3万步兵和4000名骑兵,外加英格兰本土天主教徒的内应,就能从内部瓦解伊丽莎白一世的政权,而成功的关键在于潮汐和风向。这份计划靠的是出其不意,缺的是周密安排。既没钱又谨慎的菲利普只能潦草评价:“几无可能!”

 

在大部分人及很多传统历史学家的眼中,1588年的这场宏大战役是中世纪制海权的争夺战,是对到美洲和亚洲新航路争夺的现实较量。总之,为经济利益而战可以说是对这场战争的最佳注解,也是最容易让现代人理解的原因。

然而,扩展视角,将关注点不局限于英格兰和西班牙这两个交战国,就会发现整个欧洲都在屏住呼吸观望这场大战,巴黎、罗马还有阿姆斯特丹都牵涉其中。这场战争在16世纪的人们看来,远远不止争夺经济利益这么简单。

15世纪,人类进入帆船时代。欧洲人热衷于开拓新航线,其中以西班牙和葡萄牙最为积极。1492年,在西班牙女王的资助下,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西班牙率先开始对美洲殖民。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葡萄牙人迅速垄断印度的香料,在击败阿拉伯人之后,他们将航路延伸到了日本。


【哥伦布(1451-1506)】

 

随着印度洋、太平洋航线开通,大西洋沿岸的商人阶层开始崛起。而从地中海到波斯湾则死气沉沉,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始没落,欧洲文明的中心转向大西洋。经过几个世纪的积累,西班牙、葡萄牙、法兰西、荷兰、英国,先后崛起为海上强国。

16世纪下半叶,西班牙正如日中天,它在和葡萄牙的争夺中屡屡得手,吞并了葡萄牙的许多殖民地。在外,西班牙势力范围遍及欧、美、亚、非四大洲,掌握了欧洲同东方和美洲贸易的垄断权,而且拥有广大的美洲殖民地,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在内,它囊括了几乎一半的欧洲天主教世界。

西班牙帝国的国王卡洛斯一世曾经豪言:“在朕的领地上,太阳永不落下”,这也是“日不落帝国”最初的由来。

 

然而,西班牙当权者尽情享受着奢侈糜烂的生活,只知道对工商业征收重税,导致西班牙的工商业难以和海外竞争。贵族手中的金钱不用来使资本增值,全用于在海外购买奢侈品,导致经济逐渐衰落。

另外,西班牙国内的政治和宗教保守势力也导致西班牙走向衰败。大贵族中,有许多人从事牧羊业,大大破坏了农业生产。天主教的宗教裁判所大肆迫害新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导致西班牙人口在16世纪到17世纪初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300万。

与西班牙的江河日下相比,这时的英国则蒸蒸日上。当时距离瓦特改良蒸汽机,引发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有将近200年,英格兰远比后来要穷僻得多。但它通过圈地运动、海外掠夺,特别是把海外贸易与赤裸裸的海盗行为结合在一起,获得了飞速发展。


【16世纪西班牙的势力范围】

 



对“邪恶政权”开展“圣战”


英国的扩张,让西班牙不能容忍。起初,英国的力量相对薄弱,只能用沿路打劫的方式,拦抢西班牙运送货物的船只,骚扰西班牙的美国殖民地,这引起了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强烈不满。一开始,菲利普二世并不想诉诸武力,而是想通过宗教力量来解决问题。

菲利普二世是一个天主教帝国的坚决推崇者,极力反对在欧洲宗教改革中产生的新教。因为伊丽莎白一世支持新教,英国天主教势力不承认她是合法的女王,于是菲利普二世勾结英国天主教势力,企图把信奉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伊丽莎白的表亲玛丽·斯图亚特扶上英国王位。

1587年,菲利普二世在英国组织颠覆活动,怂恿英国的天主教徒暗杀伊丽莎白,另立玛丽为女王。然而东窗事发,英格兰掌握了切实的证据,伊丽莎白以叛国罪为由,下令将玛丽斩首示众。

 

158728日,玛丽女王被处斩。据说当时刽子手失手,第一斧头砍在了后脑勺上。最终,刽子手举起她的头,高喊“上帝保佑女王”,英国最重要的天主教势力象征就这么香消玉殒了。玛丽的死标志着以伊丽莎白一世为代表的新教势力的一次暂时性胜利,也成为欧洲新教和天主教国家之间兵戎相见的导火索。

听说玛丽被处斩,西班牙、法国等以信奉天主教为主的民众出离愤怒。大臣们力劝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出兵,教训一下英伦小岛和他们胆大妄为的女王。但菲利普二世异常谨慎。

一方面,英格兰人不断试探西班牙的底线,令国内群情激愤,不出兵显然难以服众;另一方面,彼时的西班牙债台高筑,面对战争这种高风险事件和海军庞大的支出,出兵似乎又是最差的选择。对两方面因素的考虑,令伊比利亚半岛的君主进退维谷。


【1895年无声电影《斩首玛丽·斯图亚特》】

 

对教皇还有欧洲其他天主教政权来讲,声讨新教徒伊丽莎白还有她主政的所谓“邪恶政权”似乎成了新的“圣战”目标。

教皇西克斯图斯五世很清楚,当时英国几乎算是欧洲新教势力的大本营,无论是法国内部的胡格诺教徒、尼德兰地区的反西班牙起义,还是越来越多的苏格兰新教徒,英格兰要么是背后金主,要么献计献策。而德意志地区,还有斯堪的纳维亚的新教君主也在寻求英格兰的帮助。玛丽女王的死,是教皇手中的鞭子,用来鞭策他在欧洲的同盟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开启这场“圣战”。

对菲利普二世来讲,英格兰问题太复杂,不是一两次战役能解决的。不过,西班牙的确又有太多理由去开战。

1577年到1580年间,伊丽莎白资助的海盗德雷克完成了环球航行,对西班牙帝国的海洋优势构成了威胁。更让菲利普恼火的是,西班牙属地尼德兰叛乱不断,英格兰不仅派志愿武装加入叛乱,还增加了正式的武力和财力支援,导致原本占有优势的帕尔马公爵连吃败仗。“欲得尼德兰,先取英格兰”,貌似很有道理。

 

此外,菲利普很有可能在情感上觉得他有义务在英格兰重塑天主教的权威。一方面因为在历史上西班牙一直都是天主教最坚固的堡垒,另一面则是因为伊丽莎白的那位表亲玛丽曾经与菲利普有过短暂的婚姻,由此衍生出菲利普对英格兰的一种“责任感”。

自从1581年菲利普二世被加冕为葡萄牙国王菲利普一世,伊比利亚半岛整合在统一的王权之下以后,西班牙在大西洋的实力大增,葡萄牙在非洲、美洲和亚洲的殖民地也尽在菲利普手中。

更重要的是,在征服葡萄牙的过程中,几场关键战役的胜利让西班牙人有些飘飘然,觉得击败英国海军也并非难事。当时指挥这些西班牙舰队的就是海军名将圣克鲁兹侯爵,也正是在这个契机中,他向国王提议远征,从而有了前面提出的两种方案。

 

对菲利普来讲,还有一个问题至关重要,那就是法国。抛开宿怨不谈,法国国王亨利三世曾是新教胡格诺派的首领,虽然后来改信天主教,但立场一直都不坚定,还总是袭扰与尼德兰交界的地区。在这种状况下,如果西属尼德兰想要部署军队攻打英格兰,难保法国不会背后捅刀子。这个问题在1588512日迎刃而解,法国天主教徒的领袖吉斯公爵攻入巴黎,亨利三世仓皇而逃。法国这个威胁解除了,西班牙的出征至少不会受到法方的骚扰。

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事件之间紧密的联系以及突然出现又或消失的契机,都构成了西班牙无敌舰队最终成行并开赴英格兰的原因。也许经济利益这个推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欧洲新教与天主教间的斗争,以及王室间复杂的家族关系,都被菲利普二世放在了衡量是否开战的天平之上。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与菲利普二世小心谨慎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常年与欧洲各国男性君主打交道的过程中,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则练就了一身非凡的外交和政治才能。

在两个世纪中经历了英法百年战争和宗教改革的英格兰,此时已悄然做好了准备。作为对同属新教联盟的荷兰的直接支持,女王将英格兰海军驻扎在尼德兰,以确保其独立;在做好备战工作的同时,以维护臣民为出发点,她也做好了接受和平谈判的准备。

除了两位参战国君主外,西班牙驻尼德兰总督帕尔马公爵亚历山大·法尔内塞及天主教方面的外交活动,荷兰方面的紧迫需要,以及英国海盗德雷克的不断挑衅,都成为战争爆发的推动因素。尤其是海盗德雷克,对西班牙的制海权构成了重大挑战。




奉旨抢劫的“皇家海盗”

 

海盗是个古老的职业,从古埃及时代就有,北欧的维京海盗曾称霸一方。但海盗真正驰骋大洋,还要到1500年以后,这个年份也是今天主流历史学界公认的“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1519年麦哲伦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从那时起,欧洲人疯狂地追求财富,很多人扬帆出海,去实现发家致富的梦想。这一时期,英国政府默许海盗逞凶,最著名的海盗就是霍金斯和其堂弟德雷克,兄弟俩都深受英国女王器重。

弗朗西斯·德雷克,1540年出生于英国西南部德文郡的一个佃户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从10岁起就到海上谋生,20岁成为船主。德雷克很快就发现,仅在近海做点运输生意,一辈子也发不了大财。此时,他的堂兄霍金斯依靠贩卖黑奴的生意发家致富。德雷克卖掉了自己的小船,加入到霍金斯的船队,一起从事奴隶贸易。

 

1568年,德雷克和霍金斯带领5艘贩奴船前往墨西哥。由于受到风暴袭击,船只受到严重损坏。起先,西班牙总督同意他们进港修理,但在几天后突然下令攻击,将英国船员全部处死,仅有德雷克和霍金斯逃离虎口,捡了一条命。从此,德雷克发誓,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向西班牙复仇。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后,西班牙对海洋的认识和驾驭能力远远超过其他欧洲国家。西班牙率先进入美洲大陆,在毁灭了阿斯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后,彻底控制了中南美。

为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路线,他们封锁了航路,严禁一切国家的船只来往,浩瀚的太平洋成了西班牙的内海。西班牙在中南美洲建立殖民城市,大肆掠夺,开采金矿,把金条和金币运回西班牙。面对如此巨大的财富,欧洲各国的君主们无不垂涎欲滴,那些原来在近海或地中海做贸易的商人也跃跃欲试。


【16世纪欧洲人眼中的南美洲(左)与实际的南美洲(右)】


在伊丽莎白一世当政的时代,英国的海上力量还很弱。也想从美洲分一杯羹的英国女王想出了一个邪恶的主意:颁发“私掠许可证”。当时对海盗惩罚非常严厉,如果被捉到就要被判绞刑。而拥有“私掠许可证”的海盗被本国海军逮捕后,就可以无罪释放,也就是“奉旨抢劫”。

不过,“私掠许可证”不是白拿的,抢夺的财富要按一定比例上交政府。女王有时候也会给拥有“私掠许可证”的海盗投资。说白了,就是政府支持你去抢劫,抢西班牙人!

德雷克就是第一批得到“私掠许可证”的船长。15725月,德雷克率领2只帆船和70多名水手,杀向加勒比海,目标是巴拿马地峡北部的迪奥斯港。这里是西班牙转运黄金的重要枢纽。西班牙人先把从南美掠夺的金银沿太平洋东岸海运到巴拿马,然后用骡马队运送到迪奥斯港集中;最后,满载金银的货船在战舰的护送下返回西班牙。

 

德雷克率领海盗突袭了迪奥斯港,但他们遗憾地得知,在这里贮存了近一年的财宝已经在几个星期前被运走了。德雷克不甘心空手而归,他在附近的丛林中潜伏下来。

从原住民口中,德雷克了解到,几个月后将有一批白银再次运到迪奥斯港,他决定伏击。但苦等了半年,他也没见西班牙人的踪影。在严酷的条件下,水手们一个个的倒下,最后德雷克的队伍剩下不到20人,他的两个亲弟弟也死于枪伤和黄热病。幸好德雷克的手下在外海遇到了一艘法国私掠船,他们成功说服了这些法国人加入冒险。

不久,满载金银的骡马队伍来了。德雷克率领英法海盗顺利地消灭了50多名护卫员,夺得了财宝。令人欣喜的是,180匹骡马身上运输的不仅有银锭,还有大量的金币,财宝多得无法一次运走。德雷克忍痛扔下一些银锭,带着所有的金币和部分白银返回英国。


【传奇海盗德雷克】

 



环球航行第二人:德雷克爵士


这一次,德雷克抢到了10万金币和15吨银锭。当他回到家乡普利茅斯时,百姓们扶老携幼到港口欢迎他们的英雄。德雷克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英国年轻人加入到“皇家”海盗的行列中。伊丽莎白女王召见了德雷克,她亲切地称这些海盗为“海狗”。

157712月,德雷克又带领5艘帆船启程。当船队行驶到赤道的时候,德雷克突然宣布这次的目的地是太平洋,船员们都惊呆了。要知道,当时还没有巴拿马运河,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的唯一通道只有麦哲伦海峡。人们认为海峡南岸的火地岛是一个南方大陆的北端,而那里不仅风高浪急,还有西班牙人的重兵把守。自从1519年,麦哲伦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西班牙人就控制住了麦哲伦海峡。

 

这样一个冒险计划自然遭到了水手们的反对,在航行途中,德雷克遭遇了哗变。虽然他果断地镇压了哗变,可还是允许2艘船的水手回了家。15789月,德雷克率领3条帆船来到麦哲伦海峡。太平洋上巨浪滔天,船队中最小的“玛丽哥特号”被风浪打翻,数十名水手葬身海底;另一艘运气好一些的船“伊丽莎白号”被吹回海峡,不得不返回英国。只有德雷克率旗舰“金鹿号”通过了海峡。

船在顺风向南航行了几昼夜后,水手们惊奇地发现,西边的海岸消失了,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片汪洋大海。德雷克被这意外的发现惊呆了,他高兴地向大家宣布:“传说的南方大陆是不存在的,即便存在,也是在更遥远的海域”。后来,这条通道被命名为“德雷克海峡”。


【“金鹿号”复原图】

 

其实,德雷克并非第一个发现“德雷克海峡”的人。早在1525年,西班牙藉航海家荷赛西已发现这条航道,并亲自驾船经过这个海峡。可是西班牙人却没有把这个“秘密”公之于众。

原因很简单,麦哲伦海峡是一个很狭窄的海峡,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西班牙人只要派兵把守,就可以保证太平洋成为西班牙人的地盘。而“德雷克海峡”面积广大,西班牙人难以看守,因此,他们不愿意把事情宣扬出去。

西班牙人相信,只要扼守住麦哲伦海峡就万无一失,所以在太平洋上没有部署一个西班牙士兵。进入太平洋后,德雷克扬帆北上,沿着南美洲西海岸一路抢掠。西班牙人根本想不到,在太平洋上也会有英国海盗,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屡遭打击。

 

虽然“金鹿号”排水量只有100吨,仅拥有18门大炮和约60名水手,但毫无戒备的西班牙人还是被打得晕头转向。在秘鲁到巴拿马的海域,德雷克还抢劫了一艘西班牙运金船,获得了80磅黄金、26吨白银和大量宝石。“金鹿号”成了一只大洋上的流动金库。

德雷克知道,他们在太平洋劫掠的消息不久就会传遍南美,西班牙人肯定会派舰队搜捕,如果再从南美南端回国,必定是凶多吉少。具有赌徒性格的德雷克认定,“既然大西洋与太平洋在美洲南端相连,那么在北端一定也是相连的”。于是他向北航行,希望找到回家的路。

“金鹿号”沿着墨西哥西海岸和美国西海岸一路北行。在半个多月的航行中,德雷克第一次标出了美国西海岸的具体位置,这与他发现“德雷克海峡”的两项成就使其跻身世界著名航海家的行列。


【德雷克的航程约5.8万公里,是继麦哲伦之后环球航行第二人】

 

在美国与加拿大交界的海域,德雷克遭遇了恶劣的天气,北方航道变得遥不可及。在南北两线回航都毫无希望的情况下,德雷克决定驾驶这艘100多吨的小帆船向西横渡太平洋,取道回国。

实际上,德雷克横渡太平洋也不是一时冲动。他此行带着英国女王给中国皇帝一封信,表明了英国希望通商的意图。在行驶到印度尼西亚群岛时,德雷克遇到了一个叫包少师的中国人。这位中国人愿意带德雷克去中国,并告诉德雷克,现在统治中国的是“洪武皇帝”。他还告诉德雷克,如果你和我去中国,皇帝也会赏赐给你许多金银财宝。

德雷克虽然很动心,但最终他没有跟着包少师去中国。这一时间比马格尔尼觐见乾隆皇帝要早200多年。

 

1580926日,“金鹿号”载着56名幸存的冒险者和满船财宝货物回到英国普利茅斯港。“金鹿号”此次航程58000公里,相当于绕行赤道一圈半,德雷克成为历史上继麦哲伦后第二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

这次劫掠之旅获取的财宝极为可观,其具体数字秘而不宣,只知道对英国财政产生了重大影响。据保守估计,其总数达150万英镑,按今天的金银价值计算,约合1.2亿美元。这笔钱相当于西班牙国王在美洲矿产年产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等于英国王室一年的全部收入。

德雷克将所得财物的三分之一献给了女王陛下。他还将最大的一个宝石献给女王,直到今天,这颗宝石还镶嵌在英国女王的王冠上。激动的伊丽莎白一世将德雷克请进王宫,花了6个小时听他讲述冒险经历,并亲自登上“金鹿号”,册封德雷克为爵士。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册封德雷克为爵士】

 

  本文综合摘编自《文史参考》、《国家人文历史》、搜狐网以及专著《无敌舰队》、《创造世界史的海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