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超发现胆囊息肉,究竟是切还是不切,时间长了可能会变成癌症

 QJKKK 2019-08-09

医学原创故事会 03月20日23:01 

35岁的欧阳先生,在一年前B超检查的时候发现了胆囊息肉,当时直径大约在1厘米左右,欧阳先生说自己在网络上搜了一下,好像罹患胆囊息肉的患者特别多,而且普遍认为,胆囊息肉恶变的风险比较小,所以自己没放在心上。

一年后,再次进行复查的时候,医生发现,欧阳先生的胆囊息肉明显增大了,直径已经达到了2.5厘米,短短一年的时间里,长大了近一倍。

医生建议欧阳先生尽快住院,不要小看胆囊息肉,有一部分也是可以恶变的。

如今,欧阳先生已经接受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病检提示为高级别瘤变,医生说,这属于早癌,也就是说,如果欧阳先生再晚半年,很有可能就会发展为胆囊癌。

说到这,很多人会吓一跳,因为做体检的时候,经常发现胆囊息肉。

发现了胆囊息肉,究竟是切还是不切呢?

医生说,这必须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第一,胆囊多发息肉,息肉的直径普遍在1厘米之内,恶变的风险相对较小,但是需要定期复查B超,一般是半年一次。

第二,胆囊单发息肉,息肉的直径超过1厘米以上,要高度重视,单发的息肉有时比多发的息肉,更容易恶变。

第三,短时间内体积不断增大的胆囊息肉,要高度警惕,良性息肉一般进展速度很慢,恶性息肉则完全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