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已经无法变得更聪明吗?

 野田高梧 2019-08-09

我们的大脑在进化过程中遇到了瓶颈,也许未来单个的人不能变得更聪明,但人类作为一个集体,依然潜力无限。

近半个世纪以来,电脑的飞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元件越做越小,电脑的体积随着愈益变小,速度几乎隔年翻一番,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但这些元件毕竟不能无限制地小下去,所以电脑的发展将很快遭遇瓶颈。

其实,不单是电脑,据有些科学家说,人脑的发展也已经遇到了瓶颈;也就说,那种认为通过进化,我们会越变越聪明的想法,也许不过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事实上,几乎所有能提高人类未来智力的“设计方案”目前都已经走到了极限,就单个的人而言,智力已经没有多少可改进的余地。

方案之一:走大脑袋之路?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人说“脑袋越大越聪明”,那么人类的智力为何不可以走大脑袋之路呢?记得有一幅漫画,画面上是一个1000年之后的人,坐在电脑前敲字,单薄的身子,驼着背,伸着细长的手指,但头上却顶着一个硕大的脑袋。看来,画家就倾向于认为人类未来肯定要朝着大脑袋的方向发展。

但是,你一定已经注意到,这种“脑袋越大越聪明”的说法在动物界并不成立。举例来说,牛的脑体积大约是老鼠的800倍,但牛不见得比老鼠聪明;而乌鸦脑袋虽小,却表现出很令人惊叹的智慧。还有,在动物中鲸的脑量是最大的,但你能说鲸比人聪明么?

科学家早已注意到这一现象,所以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找别的衡量动物智力的标准。19世纪,荷兰生理学家尤金·杜布瓦发现,在哺乳动物中,大脑容量的增长倍数只有体重增长倍数的3/4次方。比如,麝鼠的体重是老鼠的16倍,但其大脑重量却大约只有老鼠的8倍。根据这一发现,后人提出“脑商”的概念来衡量哺乳动物的智力。脑商就是动物大脑实际重量与按照其体重的3/4次方规律预测的重量之比,这个比值越大,说明动物的智力就越高。还是以老鼠和麝鼠为例:假设麝鼠的体重是老鼠的16倍,那么按3/4次方规律预测麝鼠的脑重是老鼠的8倍,但要是实际情况却是10倍,那么麝鼠的脑商就是1.25(即10/8)。换句话说,脑商反映了一个物种的大脑增长速度偏离3/4方规律的倍数。比如人类的脑商是7.5,在哺乳动物中是最高的;海豚为5.3,猴子是4.8,而大象是1.0,牛只有0.5。

为什么单纯的大脑容量不能衡量动物智力的高低呢?这是因为我们所说的智力,指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不把各种本能考虑在内(你总不能把一个人的吃喝拉撒也算作智力活动吧),但我们毕竟只拥有一个大脑,这个大脑囊括了所有的高级、低级神经活动。一个物种的智力高低取决于大脑中除去负责本能活动的神经元外,还为智力留下了多少可供“驱使”的神经元。动物的体型越大,它们的大脑容量固然也越大,但同时需要有更多的神经元来处理皮肤触觉等与智力无关的“琐事”,所以不要指望它们的智力会随着体重成倍数增长。

而且大脑袋还带来另一个问题,即大脑的能耗问题。脑袋增大,能耗也随着增加。以人类为例,大脑是身体中能耗最大的器官,它仅占体重的2%,却即便在我们休息的时候,也消耗掉人体总耗能的20%,在新生儿身上,这个比例更是达到了65%。大脑的能耗增加,势必就要侵占本来可以用于其它生命活动的能源,让我们的生命力更加脆弱。

方案二:增粗连接“管道”?

为了从微观层次上解释这一现象,并从中寻找改进智力的可能,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大脑在进化过程中的一些“设计原则”。

我们知道,大脑是由数以亿计的神经元组成的。神经元都有一个胖胖的细胞体和一条细细的“尾巴”,这条“尾巴”被称为轴突;轴突末端会分叉,每条分支末端形成突触。信息的处理在细胞体中完成,形成神经信号,然后沿着轴突传播,在突触处,就把信号传给另一个神经元。假如把大脑比喻成一座大楼,那么轴突就是连接各个房间的电话线。

在早期的一些研究中,为了弄清智力进化与神经元的关系,生物学家利用显微镜,测量了轴突的直径,计算了神经元的大小和分布密度。通过观测多个物种的大脑后,他们发现,随着脑容量的增大,神经元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首先,在与智力活动有关的大脑皮层上,神经元变大,密度下降,导致神经元之间的距离增大,相应的,连接神经元的轴突长度增加了。轴突变长,意味着信号传递需要更多的时间,而为了补偿这一缺陷,轴突开始变粗,——看来轴突变粗,能加快信号的传递。

其次,研究人员还发现,脑容量越大的物种,功能区就会划分得越多。这种功能区域的划分,固然是智力的一种标志,但按生物学家的看法,这是迫不得已:当神经元数量急剧增加之后,这么多的神经元两两之间不可能迅速形成连接,通过区域划分,把功能类似的神经元集中到同一个区域,在区域内形成丰富的连接,而在区域之间仅需少量长距离的连接,大脑就解决了这一连接难题。

但是,这种情况不能无限制地发展下去。科学家已经通过实验证明,当大脑容量增大,轴突的确会变粗,但增粗的速度抵消不了因路径变长导致的信号延迟,而且还增加能耗;轴突直径增加一倍,能耗也会增加一倍,但传递信号的速度仅能提高40%。

这就是为什么庞然大物一般总是行动迟缓的原因。比如拿大象和蜜蜂作比较,大象的脑容量是蜜蜂的500万倍,轴突也比蜜蜂粗几万倍,但因为神经信号从大象的大脑传到脚趾所需时间是蜜蜂的100倍之多,所以在行动上大象就比蜜蜂迟钝得多。

看来,一味让轴突增粗也不能解决问题。

方案三:缩小神经元和连接?

但是,难道进化就不能让轴突在不变粗的条件下,也能长距离快速传递信号吗?可惜这样一来又遇到了物理极限,即轴突的长度不能超过某个临界点。因为轴突越长,随机的热运动产生的“噪声”就越多,真正有用的信号将被“噪声”淹没。

科学家在比较各种哺乳动物大脑时还有一个意外发现,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类是万物之灵长。他们发现,与大多数哺乳动物不同的是,当灵长类的大脑变大时,大脑皮层的神经元大小几乎不变,因此尽管在灵长类动物中,不同物种的大脑一个比一个大,但神经元并没有彼此远离,而是依然紧密地聚集在一起(其他哺乳动物的脑容量变大,则神经元变大,并彼此远离)。比如狨猴的脑容量是枭猴的2倍,神经元的数量大概也是2倍;而在啮齿类动物中,当脑容量增大1倍,神经元数量仅增加60%。这也许就是人类是万物之灵长的“秘笈”所在。我们人类大脑约有1000亿个神经元,但仅重约1.4千克,要是啮齿类动物有这么多神经元,同时这些神经元像它们现在的这般大,那大脑的重量将达到45千克,从新陈代谢的角度说,它们单为了维持这么一个硕大的脑袋的运转,即便一刻不停地吃,提供的能量恐怕都不够。

这似乎又让我们看到了一线希望,即神经元变小、排列密集可能是未来智力发展的一条途径。但这个方案同样遇到了难以克服的物理极限,即神经元变小,就会变得不稳定,神经信号不由我们自己控制,就可以随意产生。这跟电脑芯片上的晶体管不能无限小下去是一个道理。当晶体管的直径小于10个纳米时,即便无规则的热运动都可以让它自动产生信号。而假如在休息的时候,你的大脑皮层还在噼里啪啦地放电,那你还受得了么?

由此看来,不论神经元还是它们之间的连接——轴突,走小型化之路也无助于提高智力。

当然,假如进化可以推倒重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全新的设计避开这些限制,但生物进化都是在原先的基础上的点滴改良,而不是推倒重来,如此一来大脑的这些缺陷就变得难以克服。

当然了,我们说的智力发展将停滞的看法仅局限于单个的人,而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智力的进步依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蜜蜂等昆虫,它们形成一个集体,行动时整个蜂群看起来几乎像一个有生命的动物,这就是蜜蜂的集体智慧,而集体智慧要大于单个蜜蜂的智慧之和。人类也是如此,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将学会把自己的智慧与他人的智慧融合在一起,作为一个集体,人类将变得越来越聪明和强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