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成都一名网友在麻辣社区发表长篇贴文详细阐述了自己居住的成都怡丰新城小区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 以下为网友原帖节选: 怡丰新城小区位于高新区天府大道南段651号,建于2006年,居民超过2100户,共73栋住宅。 开商当年在小区内密密麻麻的种植了上千棵榕树,十多年过去,榕树疯长绿化失控,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甚至带来各种安全问题,埋下各种安全隐患。业主多年要求物业解决无果,至今榕树已经成灾并还在不断发展,业主认识到物业既无心也无力解决,只能向政府反映以求解决。 小区绿化问题存在多年,三言两句无法说清,多图长文,见谅! 现状 榕树倒伏,压坏车辆,危及行人,堵塞小区交通 十多年来,榕树越长越高、树冠越长越大,加上大雨、排雨管对绿化带泥土的多年冲刷,大多出现了头重脚轻的情况。 遇上大风大雨,歪斜、倒伏时有发生,已几次出现大树倒伏后压坏车辆的事故。 物业的应对办法是用木棒支撑,但对于3/4层楼高甚至达到顶层6楼的榕树来说,短木棒的作用有限,该倒还是倒。 前图中打中车辆的榕树,已经用多根木棒支撑,甚至随着多年的生长,榕树已经将木棒包裹成自身的一部分,看起来非常牢固,实则不然。 榕树倒伏还与不合理的种植地点、不科学的局部修剪有关。 有必要先介绍下小区的楼栋、道路、绿化带、车位的情况。 楼栋示意图如下(绿色为绿化带,蓝色为道路,白色为楼栋,绿化带只画了少量) 小区大致可划分为几个区域: 1. 各围合,比如 72、73、71、70栋组成了一个围合,20、19、15、16、17、18组成一个围合。 2. 南门中轴线,从北门到南门的一条主干道 3. 围合间小道,连通中轴线和外围4条边道的路,是进入围合的路。比如图中18/17/16/15栋和12/13/14/9栋之间的小道 4. (小区围墙内)最外围的4条道路 其中区域 2、3、4都有车位,示意图中南北中轴线、小道、外围道上突出的绿点之间的凹槽就是车位。 车位实物长这样: 可以看到: + 靠近房屋的绿化带很窄,种植了1棵榕树, + 构成车位的突出部分种植了1棵, + 路对侧还有一条靠近房屋的绿化带,也种了1棵。 一条路上共种植了3列榕树。 小区内所有带车位的道路都是如此,包括中轴线、4条外围道、围合间小道,只有围合内不是这样。 围合内的情况是绿化带紧贴楼房一圈,包裹着围合道路和大片绿化带。 下图是2006年建成的围合样子,2019年的样子根本没法看,后面会讲。 小区情况介绍完了,回到榕树种植点选址不佳、不科学修剪的话题上来。 因为靠近房屋的绿化带比较窄,榕树又很大,树冠枝条会伸入阳台、窗户,在业主的强烈要求下,物业将靠房屋侧的枝干修剪掉,靠路中线侧的树冠则不修建,任其野蛮生长,重心不平衡导致所有树木向道路中线倾倒。 怡丰新城小区是多层老小区,没有地下停车场,没有实现人车分流,北门接会龙大道,南门接新川路,当小区外道路拥堵时,社会车辆会借道小区,小区内有史丹福幼儿园,因此中轴线是行人、车辆的主要通路,通行率很高,榕树倒伏打中行人车辆的可能性并不小。 即使没有打中人、车,倒伏后也会堵塞小区交通。 2018年夏季,南门中轴线路口两根榕树相向倒伏堵塞道路,当时北门因会龙大道施工封闭,南门消防通道改为主要出入口,小区车辆进出困难,交通几乎陷入瘫痪。 榕树根系对地基和地下管线缠绕、钻拱破坏 榕树根系到处蔓延 根系挤破水泥绿化带 2019年01月22日,业主发现小区东侧围墙快被榕树拱倒了,向物业和业委会进行了报告。 而且,有两户居民的家中已经被榕树钻拱得进水了。 小区第二届业委会对此发布公告。 房屋基脚下的绿化带本来就很窄,很多榕树还紧贴房屋,根系破坏作用可能更严重。 火灾隐患,消防作业难度大 榕树的种植间距过小,加上10多年不全面修枝,树冠、气根交织,所有绿化带的上空都笼罩了一层“树网”,遮天蔽日,阳光难以透入。 为方便说明,用小区2006年建成的照片,与2019年做一对比。 2006年平视中轴线 2019年平视中轴线 2006年俯瞰中轴线 2019俯瞰中轴线 2006俯瞰游泳池 2019年俯瞰游泳池 2006年俯瞰围合 2019年俯瞰围合就是这样 要想看到围合内的道路,必须下到树网层下(2、3层) 从地面看就是这样。 业主担心,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难以控制,烟雾也会因树网难以消散而进入居民家中。 蛇虫滋生 从2019年4月开始,小区业主多次发现小区内\外绿化带有蛇,甚至有蛇沿树枝爬入顶层(6楼)住户家中,捕食宠物鸟。 小区群多次讨论蛇的问题,并报告了物业、社区、街道办,物管表示在想办法,但至今也没有想出来,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此条下,网友附上多条蛇视频) 湿度过高,青苔丛生致人滑倒,地面湿滑、气根悬垂致交通事故频繁,公共设施老化过快 小区是多层小区,没有电梯,中低层住户以老年人为主,榕树的树网就像一个锅盖,中底层很难晒到阳光,湿气捂在里面无法散发。 每次雨后,小区外的路面几个小时就干了,小区内的路面要几天才干(小区内外的湿度、光照度完全两重天)。 遇上雨季,小区路面几乎整月都湿漉漉的,环境湿度接近100%,树干上、绿化带边上青苔遍布,湿气散不走,只能进入树网笼罩的居民家中,家里衣物、食品、家具、床褥都在发霉,电器加速老化,电路短路跳闸,湿气严重了伤害中低层居民的身体健康,很多低层居民经常都在用中药、食疗等办法除湿。 雨后的道路 中老年人大多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发声,如果再没有条件换房,就只能继续忍受或者出去租房,把自己家空置或出租。 到了冬天下雨,阳光少,下雨后小区更是阴冷。 树干上长满青苔 因为晒不到太阳,低层居民晾晒衣服只得拿到公共区域,比如小区外的球场,但又有碍观瞻,被其他业主谴责,进退两难。 空气潮湿,气根疯长 小区的水表气表安装在一楼绿化带中,充值读数都需要步入绿化带,常有业主抱怨表箱附近青苔湿滑易摔跤。 湿气也加速了门禁、路灯、水气表等公共设施的老化速度,很多业主反映水表的电磁阀欠费后无法闭合,造成水表欠费几百几千元还可以使用,随着水价上涨,几年后发现再补费就需要多补。 小区内的几起交通事故,还跟路面湿滑、树网遮蔽致亮度太暗有关。 因为怡丰新城被天府大道、会龙大道、新川路围绕,遇到节假日、上下班高峰,外来车辆会借道小区迂回、掉头。 外来车辆不熟悉道路、不了解怡丰地面雨后湿滑的情况,在小区内寻路时易发生碰撞,几次在小区内造成交通事故。 在史丹福幼儿园读书的娃娃、早晚去会龙市场买菜的居民,也会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在小区道路上步行,因此路面湿滑对行人的安全隐患还是很大的。 榕树危害其他树种、低矮植被的生长 小区在开发时,除榕树外,还种植了一些名贵林木,至今很多树种已经死亡或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唯榕树一家独大。 中低层住户搬离,包租公司大量入驻 2018年雨季后,小区湿度爆表,榕树又疯长了一把,中低层居住环境恶化,大量中低层搬离,包租公司开始进入,小区人员流动性增大,租户身份复杂,半夜外卖都送不停,事实上增大了小区的管理难度,增加了更多的不安全因素。 外卖人员说,小区太黑了,头上被树子遮得看不到天,路灯又暗,树子张牙舞爪的,哪儿看起都差不多,很容易迷路。 成因 树种选择错误 开发商成都南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已注销),在树种选择、种植间距上严重缺乏考虑,超密集的种植了近千棵榕树小树苗,在当年看起来还不错,但实际上榕树完全不适合作为小区绿化用树,甚至不适合作为行道树,只能作为绿地的大型中心景观树,用于大型市政工程。 物业多年不维护,目前已无力维护 开发商认为随着榕树的长大物业肯定会每年修枝养护,哪知成都森辉物业投资有限公司居然10多年都没有系统、全局进行修枝作业,只修建伸入居民家中的枝条,某些区域树长得太高太大了,就只登记不处理。 2017年,在广大业主和第二届业委会的坚决要求下,物业实施了一次全面修枝,但不愿意投入多少资金,聘请的绿化队工人年龄很大,不提供升降车,没有电动机械化工具,全靠竹梯子、小锯刀、小锄头等手工工具,面对上千棵比人腰都粗、至少高过4楼的榕树,稍微粗一点的枝条就动不了,只能修修细枝、侧枝,但即使这样,效果已经很不错,阳光照进围合,到处都敞开了,小区亮度提高,湿度显著降低,中低层光照得到明显改善。 修枝工作持续了几个月,枝条拉了很多车,但10年积累的基础量,加上榕树的特性是修掉多少小枝条,就发出更多的小枝条,仅仅过了几个月,榕树反而比原来更茂密,修枝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榕树生长的速度。 在2017年刚开始修枝时,部分反对修枝的居民对绿化队进行阻拦,说树枝剪了以后太晒太热。 晒可以拉窗帘,而且也不是全天晒,就几个小时,热可以开电扇空调,但没有阳光不可能再造个太阳(电灯和太阳没法比),湿气捂着散不出去更没有办法,只有通过整治榕树。修枝看到成效后,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小了。 建议的解决方案 移除房屋旁的榕树 关于应该如何解决小区的绿化问题,小区业主经常讨论,有建议只修枝的,有建议从中间截断截矮的,在经过2017年修枝后,很多业主倾向与直接移除,榕树的生长速度、危害性使得后期维护成本太高了,像怡丰这么大的规模很难维护,但小区业主不是园林专家,只是常识性的、零散的讨论。 较主流的意见是: 移除围绕在房屋旁的榕树,确保榕树与房屋拉开距离,紧邻房屋的绿化带只栽种草皮和低矮灌木,原来栽种的其他树种如银杏等视情况保留。 就像下面这样 具体来说: + 南北中轴线、各围合间小道,原来的3列树木,移走靠近房屋的2列,保留车位的1列,从根本上减少榕树的数量,大大降低维护量,如果有条件,将车位的1列榕树更换成其他适合小区栽种的树种。 + 小区外围4条道路,最外围绿化带+车位的2列榕树或许可以保留(起到遮挡灰尘的作用),移除房屋侧的1列 + 围合内,移除靠近房屋绿化带中的一圈榕树,保留围合中心绿化带的榕树,以后再逐步替换。 有业主认为,靠近房屋的树木可以挡住汽车的尾气、灰尘,可能对移除房屋侧的榕树提出反对。 实际不是这样,扬尘可以达到十几层楼的高度,依靠树木遮挡不现实,而尾气主要影响贴近车位的底层,现在被树网捂在里面,尾气最终全部侵入居民家中。 通过在车位旁种植低矮灌木可以吸收净化一部分尾气,更多的尾气应通过敞开路面快速散发走。 要真正解决尾气扬尘问题,应优化小区行车路线、尽量实现人车分流,同时尽力杜绝社会车辆借道小区、将小区作为停车场。 小区围墙外的绿化带也是由小区开放商建设的,同样种植了大量榕树,目前已经在改造中,一定程度说明原设计存在问题。 2019年的雨季已经来临,小区业主常戏称大风大雨天气为“渡劫日”,恳请协调解决小区的榕树树灾问题,让小区居民不再“渡劫”,谢谢! 8月8日上午11点过,成都市高新区管委会针对此条贴文进行了回应: 您反映的问题,经调查,怡丰新城小区确实存在绿化茂盛的问题,但小区绿化的修剪需经小区半数以上业主同意,物业无权擅自进行修剪。针对该小区实际情况,会龙社区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在怡丰新城小区3号门处设置了意见收集点,由专人收集小区业主意见、建议,小区业主可前往该意见收集点反映意见或提出建议。会龙社区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将组织小区物业公司和热心业主代表共同商议修剪方案,经业主同意后由物业公司实施绿化修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