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味品行业深度分析出炉!海天、恒顺、千禾、涪陵榨菜的王牌到底是什么?

 楚天浩慧聪书院 2019-08-10

与其他消费品相比,调味品行业的区域性特征更为明显,从目前我国调味品行业头部厂商的产品分布来看,均依靠产地优势树立起各自的产品壁垒。

调味品消费单价方面,我国的调味品消费单价提升速度远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仍处于早期阶段。

企业竞争格局方面,渠道下沉和餐饮拓展依然是各大厂商的重点所在。

产地优势:
头部厂商王牌

东酸西辣,南甜北咸是对国内饮食和口味差异的简单概括,究其本质在于各地地理环境和人文习惯之间存在较大不同。对应到产业层面就可以看到,与其他消费品相比调味品行业的区域性特征更为明显。

以市场集中度最高的酱油为例,它与其他快消品行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地域和环境的差异使得酿造过程中微生物发酵带来的产品风味不尽一致。这种由于地理环境所决定的产品差异有利于强化产品壁垒。

目前我国调味品行业中的头部厂商均依靠产地优势树立起各自的产品壁垒。

涪陵榨菜依靠独特的自然环境来实现榨菜原材料青菜头的大面积种植,依靠巨大的产能优势,迅速占领我国榨菜行业的领先地位。

海天味业,其作为我国调味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其主打产品为酱油,而海天味业的酱油的酿造厂房紧邻北回归线,年均日照300天以上,且太阳辐射强,酿造酱油的原材料获得的太阳热量多,使得酿造出来的酱油品质极高,从而使得海天味业在酱油行业的市占率位于前列。

消费单价:
尚处早期阶段

以酱油为例,中国的酱油消费从普通酱油消费依次跨越生抽、老抽进入高鲜阶段,在消费健康诉求的推动下目前已开始出现淡盐酱油、零添加酱油,国内居民酱油的主力消费带逐渐上升至10-15元间,该消费群体的占比为46.6%。

根据欧睿咨询统计数据,2013-2018年国内调味品人均消费单价提升了18%,基本保持年均3%左右的复合增速。但是从横向的国别比较来看,目前的消费单价仅仅为日本、美国的40%、50%,国内调味品市场消费单价的提升依然处于早期阶段。

发展重点:
渠道下沉餐饮拓展

由于餐饮渠道易守难攻,海天优势显著,国内各大调味品厂商另辟蹊径,对新零售、新模式从战略上给予高度关注。

在电商渠道方面,中炬高新恒顺醋业开始尝试拓展,千禾味业、欣和则强化线上运营。

但是,实操层面而言,渠道深耕并无捷径,真正能够起量的依然在线下。因此可以看出,在战术的执行层面,渠道下沉依然是各大厂商的重点所在。

中炬高新提出加快空白地级市和三级市场区县开发力度,恒顺醋业持续打造终端的春耕造林计划推动华东市场渠道下沉,千禾味业则继续通过强化终端基础建设进一步扩大西南市场的渗透率和覆盖率。从目前渠道覆盖的进度来看,中炬高新有望成为第二家实现全国化布局的调味品企业。

在结构调整大众餐饮成为行业回暖复苏的主动力及餐饮外卖高速发展的双重驱动下,国内餐饮行业景气恢复,从而使得我国餐饮渠道调味品消费量显著高于家庭渠道餐饮渠道每公斤食物调味品使用量是家庭渠道的1.57倍,由此可以看出,除了渠道下沉之外,餐饮渠道也依然是各大厂商的重点所在。

而从各细分调味品在餐饮渠道的被消费量来看,根据欧睿咨询调研数据,2018年味精类调味品在餐饮渠道的被消费量占比最高,为72%;其次蚝油,被消费量占比61%;高汤和酱油均以56%的被消费量占比位列第三。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调味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End

编辑:粮油调味营销

来源:前瞻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