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谈太极拳十个艺人十不知的中定步

 tjboyue 2019-08-10

太极拳的步法是五行步,进退顾盼定就是前后左右中,已概括尽了所有的步法运动变化趋势。以中定步为中心,随时应机、应变生出进退顾盼四步,趋吉避凶,所以太极拳五行步的根本仍在于中定步。

关于中定步,江湖上有好几种版本的说法,不是我大言不惭,我觉着当今的太极拳人都未讲到个中三昧。此文名《野谈太极拳十个艺人十不知的中定步》,是说的如今的太极拳。古人创拳、传拳本来是说的很明白的,是我们自己练错了,所以我们应该对古人心存敬畏。

先来看孙禄堂的《太极拳学》中的照片,始终是一足承重一足虚提的单重状态,这就是“中定步”的真传。

野谈太极拳十个艺人十不知的中定步

再看郝少如写的《武式太极拳》,每一式分起承转合,每一式也都保持着一足承重一足虚提的单重状态,这也是“中定步”的嫡传。

一足承重一足虚提,就是分虚实阴阳,就是单重。虚提之足随时变化,可进、可退、可顾、可盼,而且还是变化速度最快、最简单的方式,这正是太极拳由中定生出进退顾盼的五行步的殊胜之处。

知道了真传的中定步,再来评论一下江湖上流行的中定步说法。影响最大的说法首先要数无极桩了,也称混元桩,两腿微屈平行站立,全身放松,静心凝神,气沉丹田,稳定重心,增强腿力。又有人说了,无极桩不是中定步,打拳每一式完成后的定式,全身中正,才是身法和步法的中定。

以两足不分虚实的无极桩作为中定步,能对吗?步法以快捷为上,当人迈步时,必先一足实承重,虚足才能迈步。就像百米赛跑的预备式,都应是一足实一足虚,发令枪一响,抬腿就跑;如果两足不分虚实,要有一个重心转换的环节,就会慢半拍,输在起跑线上了。

若以打拳每一式的定式为中定步,更是无稽之谈。太极拳谱上说“进退须有转换”,进步退步时都要先回归中定步,中定步是五行步的中心,是步法转换的枢机,由中定步变生进退顾盼步,因为一足实一足虚的中定步是化生进退顾盼最快捷的方法。如果以每一式定式的弓步马步为中定步,去变生进退顾盼,恐怕早就被一剑封喉了。

一足实一足虚的中定步,完全符合武禹襄的身法八要,内劲积聚在尾椎之处,正是“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虚足上提领劲,如鸟儿展翅欲飞,这才是“神如捕鼠之猫,形如搏兔之鹘”,机警灵动,轻灵活泼。打着“慢练”的旗号,以“慢练”为名义,太极拳被“现在大多数人练成了懒拳、僵尸拳、木板拳”【网友留言语】,祖师爷地下有知,也只有徒呼奈何了。可知我今天在此《野谈太极拳十个艺人十不知的中定步》,虽名野谈,实乃言出有据也。

中定步的一足实一足虚,能使内劲贯注于尾椎之间,能运使臀大肌和骨盆部位的力量,这是人身最大的力量之源,是人身的中心。也只有一足实一足虚的中定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骨盆部位的力量。像形意拳的”三体式“、半步崩拳打遍天下,也是这样的半虚半实步。古人说教拳不教步,原来步法的最高奥秘,全都在这个“中定步”里面了。

野谈太极拳十个艺人十不知的中定步

学到真正的“中定步”,对于健身、养生是有很大的意义的。一足实一足虚则有灵机活泼的神气在,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手足一齐动,最怕手动脚不动的半截子拳。精神贯注足底,久之心火下降,肾水上升。阳降阴升,疏通经脉,健身、养生的效果自然就显现出来了。

“棚履挤按世间稀,十个艺人十不知”,手上的棚履挤按却要靠足下的进退顾盼去实现,手到步也到,步法的快捷根本就在于中定步,我故曰太极拳的根本更是”十个艺人十不知的中定步“。明白了中定步,对于太极拳的领悟,”不敢云备,思过半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