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莱坞,遍地都是励志的人生故事。 金牌编剧泰勒·谢丽丹,误打误撞地也成就了自己的“励志人生”。 比起写故事,以前的泰勒·谢丽丹,更希望自己通过演戏而出名。 只可惜,在好莱坞混了20年,拿到的永远是跑龙套角色。 
年过40了,作为演员的酬劳依然少得可怜,连补贴家用都不够。
迫于生存困境,他给自己找了个看上去还比较体面的理由,正式放弃了演员梦。
“演够了烂剧本,不如自己来当编剧!”
未曾想,这个体面的理由却悄悄地为他的成功铺好了道路。
《边境杀手》、《赴汤蹈火》、《猎凶风河谷》,“西部边境三部曲”的大获成功,让泰勒·谢丽丹成为了好莱坞当仁不让的“西部片”金牌编剧。

对于自己的成功,泰勒·谢丽丹总是会反过来感谢曾经的那段跑龙套生涯—— 我的确不知道写剧本是怎么回事,但我这辈子起码也读了上万个剧本了,大多数还都不怎么样。所以,假如我避开剧本里那些、在我当演员的时候困扰我的问题,说不定就行了。 就在去年,首次试水剧集领域的泰勒·谢丽丹,以他独特的风格获得一致好评。黄石 第二季Yellowstone Season 2导演: 斯蒂芬·凯 / 艾德·比安奇 编剧: 泰勒·谢里丹 / 约翰·林森 主演: 凯文·科斯特纳 / 卢克·葛莱姆斯 首播: 2019-06-19(美国)
 起初,好莱坞各大制片公司为这部剧的版权抢得头破血流,最终却花落派拉蒙。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毕竟电视剧一直不是派拉蒙的强项。但是事实证明了一切,第一季豆瓣和IMDb双9.1。有不少观众,都会拿它跟《西部世界》和《权力的游戏》相比较。单从视觉角度上来看,《黄石》这部剧足以跟那些大自然纪录片相媲美。
故事的背景,围绕着一个超级大家族展开——达顿家族。约翰·达顿是美国最大的牧场主,同时也是达顿家族的一家之长。家族名下的黄石牧场,不仅地理位置优越,毗邻美国引以为傲的黄石公园。整个黄石牧场的面积,大约有40万个国际标准的足球场加起来那么大。 所以族长约翰·达顿每天巡逻自家领地,都需要开私人直升飞机,否则想都别想。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黄石牧场这块“肥肉”,引来了三方势力的垂涎。其实光是这样的人和事,还不足以吸引观众,甚至拿它跟神剧媲美。每个细节的还原,都在揭露被主流回避或忽略的现实问题。它保留着殖民时期的信条,炫耀着西进运动的荣耀,坚守着代代相传的美国梦。如此资源丰富、位置优越、土地辽阔的地方,达顿家族的存在显然阻碍了城市化发展。但是大家别忘了,约翰·达顿虽然代表着传统的农场主,但也代表着第一代资本家。新旧两派势力之间的斗争,可以看做是城市化进程和传统农耕社会的矛盾。前面我们说到西进运动,虽然它在客观上缓和了资产阶级内部矛盾。但是西部野蛮的拓荒,无疑侵犯到了土著印第安人的利益。黄石牧场曾经是印第安人的土地,所以在他们的眼中,白人更像是殖民者。尽管西进的拓荒者和印第安人已经和平相处,但是印第安人与白人的矛盾依然存在。这里有一个细节设置得很有意思,新上任的印第安酋长的头上,戴着的是代表着传统的鹰羽冠,但身着的却是西装革履。暗示着在现代社会观念的影响下,印第安人不会跟祖辈一样选择妥协,而是发起反击。个人英雄主义是西部片的灵魂,可是《黄石》却将核心聚焦在了家庭上。达顿家族的几个孩子,分别代表着美国社会发展到不同阶段的意识形态。长子李·达顿代表着传统意识形态,在冲突中牺牲,隐喻着社会的革新以血为代价。他的身份更像是对传统的冲击,不管你接不接受,新老交替都是必然进程。但本质上却是,金钱至上的商业社会和西部文明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的女性,靠着自身的努力,以及强硬的作风,在社会获得一席之地。正好象征着社会多元文化的融合,这是美国的历史和建国的基石。但是在他的身上,还保留着西部牛仔的锐气,为之后的转变埋下了伏笔。当家族受到威胁时,原先摇摆不定的儿女纷纷回归家庭。泰勒·谢丽丹想通过这部剧,唤醒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持续关注。往往摧毁一个家族的不是外来势力,而是内部矛盾冲突。所以单单将《黄石》看作是一部美剧,显然有点小看它了。有历史的故事,往往会让观众看到真实世界的影子,这在很多国产剧中是无法看到。而《黄石》正好满足了每位观众,都能从这部剧中找到喜欢的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