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首《春望词四首》,对花草客观描写,抒发了诗人怀远思人之情

 有友abcd 2019-08-10

从题面上看,即春日凝望,古人诗词中多有此语。春日凝目而望,约有二义:一是直观,看到春天的景色,春草、春花、春水、春山;一是由直观而升华开去,引起无限春思。本诗则会其二义,从春日凝望春花、春草的萌发,倾听春风、春鸟的呼鸣而怀远思人。

这首《春望词四首》,对花草客观描写,抒发了诗人怀远思人之情

春天

春望词四首

(一)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二)监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三)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四)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答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诗计五言四绝,其第一首,写春天花开花落时,不能与你一起观赏,同赏同悲,引以为憾。说明心中人远在他乡,不能朝夕相处。虽然不在一起,却经常思念,尤其是花开花落时,更加思念万分。后一联以问答法作结,“欲问相思处”的“处”字,非指空间而言,而是指相思的时间。第二首,诗人从周围事物的描绘,进一步转入对自己心理的剖析。

这首《春望词四首》,对花草客观描写,抒发了诗人怀远思人之情

春花

采把春草编个同心结吧!用这个礼物赠送我心上的人。古人常常以锦带、香草之类,绾为连环回文式的结子,用寓相亲相爱之意,美其名为同心结。诗人本以为用这个同心结赠送心上人,就可以使春愁告一段落。没曾想,枝头春莺儿却又啼叫起来,惹得诗人又是春愁满怀,不可排遣。春鸟雌雄相互呼唤声,常常引起思妇的春思,唐金昌绪的《春怨》诗,即负盛名。

这首《春望词四首》,对花草客观描写,抒发了诗人怀远思人之情

第三首,诗人写自己青春已逝,衰老渐臻,而仍寻觅不到可与共同归宿的人。诗人把自己比做风中之花。风花之“风”,原有两层意思:一是春风,可以催开百花。这里,风花又和诗人的特殊身世有关。薛涛虽富才华,半生沦落风尘,是蜀名妓,虽和十一镇节度有过来往,至老仍独寓浣花溪畔,未有所归。诗人以风花比况,似亦雅致。

这首《春望词四首》,对花草客观描写,抒发了诗人怀远思人之情

本诗前两句说:我这一朵风中之花将要萎落了。后两句接过第二首的意思,结了同心草,赠送给谁呢?实是无人可赠,故用“空结”之词。即使我落花有意,怎奈流水无情!悲戚之情,隐隐可见。凄清委婉,动人心魄。第四首写诗人面对群芳,反而更加愁眉不展,甚至对着朝镜,垂泪满面。

这首《春望词四首》,对花草客观描写,抒发了诗人怀远思人之情

花朵

这伤春的心情,春风知道不知道呢?玉著,古指美人之眼泪,如李白《闺情》有:“玉答日夜流,双双落朱颜。”春风,正如行云暮雨等词,可以泛指,也可以专指。这里春风可解作心上人。最后一首的感情恰似春河泛滥,再也控制不住了,任其澎湃奔腾,一泻千里!诗人似乎站在我们面前,泪下如注,仰问苍天:“春风啊春风,你知道不知道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春望词四首,先从客观事物写起,渐渐转入诗人内心世界的剖析。

这首《春望词四首》,对花草客观描写,抒发了诗人怀远思人之情

开始时,感情还有所节制,如涓滑细水,委婉曲折,流势缓慢;其后则汇为大江大河,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对花草客观的描写,是为了突出感情主线,情景融洽,无半点雕琢之痕。用词用语,信手拈来,绝不捋扯、咬文嚼字、故作姿态。不用僻典,显得雍容有度。眼看似乎浅近,诵读始觉其真。清新而秀美,轻葡而艳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