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坐无事,想起以前读的崔颢的诗《长干曲》。很有六朝民歌之风的那首《长干曲》,我喜欢了许多年: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 应是两个旅人,在茫茫的水上,在各自的船上,忽然睹面相逢,心生欢悦,只觉得亲切。因为欢悦,因为亲切,便无由地觉得,他是自己的同乡。也许,在漫长的孤旅之中,最想遇到的人,其实还是一个,同乡。 ![]() 一位天真无邪的横塘少女,在浩瀚的长江之上,看到相邻船上一位淳朴的青年男子,忍不住停下船来,大胆地向对方发问: “你的家住在哪里啊?我的家就住在金陵的横塘。你且把船停下来吧,我只问你一句,也许我俩还是同乡呢!” ![]() 这首《长干曲》十分典型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点——含蓄。含蓄是一种美,美在隔而不断,含而不露。这种蕴藉和内敛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男女,他们在感情的表达上总是那么细腻婉转,或如雾里看花,或如藕断丝连。 ![]() 诗中这位女子已经够大胆了,竟敢贸然向一个素不相识的男子发问,我们可以理解为她对临船男子的爱慕,也可以理解为一时误认对方是熟人,然而这样的发问依然是含蓄的,感情的表达不露痕迹却又隐约可见。这正是这首小诗流传至今的原因。 ![]() 姑娘这个大胆的举动,在现在看来应该不算什么,但在当时,这应该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至于结局如何,就留给读者慢慢去想象了。 |
|
来自: flyk0tcfb46p9f >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