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朝

 登高望遠ulac8g 2019-08-10

                                (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554年

                       以九世之乱结束,盘庚迁殷为分界线:早商有18王,晚商有13王。

         商朝在历史上,也称殷或殷商,因为直至盘庚迁殷后才得以稳定,商超有过5次迁都,9个都城,但以殷为都城的时间长达273年:商汤、太甲、,晚商的盘庚、武丁、商纣。商朝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帝王继承人制度,居然以兄终弟及的居多。

                                              早商时期

1、上太祖:商汤(公元前1600——前1588)13年,都城:南亳。

               商朝的建立者,帝喾之子契的14世孙,姓子,名履,又称武汤、武王、天乙,成汤。他本居住在亳,是夏朝的方伯,专管征伐之事。他在夏朝末年,一举成为商朝的领袖。公元前1617年——前1588年在位,共计30年,后13年为商朝国王。

                商朝从始祖契到汤,曾先后迁居八次,至汤将商邑扩建为亳,称为亳邑(汉南偃师。),夏末自孔甲始,荒淫无度,至桀时更甚。汤定居亳,为灭夏创造有利条件。

                汤初置二相,以伊伊、仲虺共同辅佐国事,陆续灭掉了邻近的葛国(河南宁陵)以及夏的联盟韦(河南滑县,彭姓,即为后来的大彭)、硕(河南范县)、昆吾(河南许昌)、方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汤和桀大战于鸣条(河南封丘),桀大败,此后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举为天子。夏在亳(河南商丘)建立商朝,成为中国继夏王朝之后,第二个奴隶制度王朝。十三年后汤卒,因其长子太丁早丧,次子外丙继王位。

               由于商汤武力灭夏,打破了国王永定的说法,从此中国王朝皆如此更迭,因而史称“商汤革命”。

               在夏朝的诸侯国中,商自上甲灭有易以后,逐渐发展壮大,在上甲微到主葵的六个商侯时,曾两次迁徙,一次是迁到殷(河南安阳小屯),一次是从殷迁回商丘。到了主葵时,商已是一个具有国王权力的大诸侯国了。主葵死后,有他的儿子汤继位为商侯,汤又名履,古书中说“汤有七名”。

                商汤“网开三面”。

                当汤和伊伊、仲虺准备征伐夏朝的三个羽翼韦时,夏桀得知汤还在征伐诸侯国,于是就派使臣至商召汤入朝,汤到夏都后,夏桀就将汤囚禁在夏台(也就是钩台,夏王朝设的监狱),伊伊和仲虺得知商汤被囚禁起来后,就带真珍奇异宝和美女进献夏桀,夏桀非常高兴,就下令将汤释放回商。

2、商哀王:外丙:(公元前1587——前1585)2年,都城南亳。

              太丁,也作大丁,姓子,名丁,是中国商朝的一位太子,成汤的长子,他先与其父而死,没有来得及继位,成汤去世后,其弟外丙继位。

              成汤有三子:太丁、外丙、仲壬。

            外丙,子姓,名胜,汤第二子,商朝第二代王,伊伊摄政。

3、商懿王:仲壬:(公元前1585——前1581)4年,都城南亳。

              子姓,名庸,亦称中人。中国商朝第三代君主。

              在位时期商朝兴盛,死后有侄子太甲继位,伊伊辅佐。

4、商太宗:太甲(公元前1581——前1549)33年, 都城:南亳。

             “第一次复兴”。商朝第四代君主。

              汤嫡长孙,太丁子,叔仲人病死后继位,葬历城(山东济南市)太甲山上。

               太甲继位后头两年,表现不错,第三年开始任意妄为,依依百般劝说,就是不听,伊伊只好将他送到商汤墓地的桐宫(河南偃师西南)居住,让他自己反省,自己摄政当国,史称“伊尹放太甲”,太甲在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伊又将他迎回亳都,还政于他,重新当政的太甲能修德,诸侯都归顺商王,百姓得以安宁。

               商汤建立商朝,商朝的继承法是兄终弟及,没有弟弟才传位给儿子。

              民间传说,太甲的儿子非常不孝,不听父亲的话,太甲为了教育这个儿子,和他生了一辈子的气,无奈最终还是没有成效。直到太甲临死,叫风水先生给找了块好墓地,就在山下南泉边上,考虑到儿子一辈子总和他对着干,于是就故意告诉他儿子说“死后一定要把自己的坟墓建在山顶上”,言外之意是期待这儿子将他葬在山下的南泉边上,交代完毕,太甲放心的闭上了眼睛,可没想到,儿子在父亲死后幡然醒悟,觉得一辈子愧对父亲,心想,父亲活着的时候从没听过她一次话,死了就听他这一会吧,于是他就按太甲的嘱托,把太假埋在了最高的山峰上,后来这座山也就成了太甲山。

5、商昭王:沃丁(公元前1549——前1530)19年,都城:南亳,

                 出生商丘,亦称羌丁,子姓,名绚,太甲之子,商朝第五代君主。

                 沃丁在父王太甲去世后即位,在位期间,辅政功臣伊伊去世,沃丁以咎单为卿士,即宰相。咎单也是商汤的老臣,他辅政仍采用伊伊的节用宽民的政策。笃行汤法,沃丁死后,由弟太庚继位。

6、商宣王:太庚(公元前1259——前1504)25年,都城:南亳。

         又作大庚 ,子姓,名辩,太甲之子,沃丁之弟,商超第六代君主。他在位期间履行汤法,成为商朝的一代明君。

                                 {沃丁            }

                  太甲——  {                    }—————二代三王

                                  {太庚              }

7、商敬王:小甲(公元前1504——前1487)17年,都城:南亳。

                 子姓,名高,太庚之子,商朝第七代君主。小甲在位时,商代以亳为都城,小甲死后,弟雍己继位,商朝始衰。

                               {小甲}

                太庚——{雍己}————二代四王

                               {太戊}

8、商元王:雍已(公元前1487——前1475)12年,都城:亳。

              子姓,名密,商朝第七代君主,在位期间,荒废政事,商朝开始衰落。

9、商中宗:太戊(公元前1475——前1418)57年,都城:南亳。

               “第二次复兴”。

                  太庚之子,小甲、雍己之弟,商朝第九代君主,商朝复兴。

                  “太甲、太戊、祖乙”——并称三示(三个有贡献的君主)。

                   太戊继位后,起用伊伊的儿子伊陟为相。太戊在位57年,是商王朝在位最长久的,太戊勤政修德,治国托民,颇有振作,任用伊陟、巫咸掌握国政,诸侯归附,病死葬于内黄。

                                              中商时期

10、商孝成王:仲丁(公元前1418——前1407)11年,都城:嚣(郑州)。

            子姓,名庄,太戊之子,商朝第十位君主,死后葬于翟泉,

            迁都于嚣(郑州),死后“九世之乱开始”。

            仲丁在位时,迁都于敖(一是河南郑州附近或是河南荥阳东北),东南方的夷族兴起,蓝夷进攻商朝,被仲丁击溃。仲丁死后,一大堆的兄弟凭借自己的势力,争夺他留下来的王位,造成了继承上的“九世之乱”。

             仲丁死后,他的弟弟外壬继位,外壬死后,其弟河亶甲继位。

                                                      {仲丁       }   

             一代三兄弟:——太戊——{外壬      } 

                                                      {河亶甲    }

               河亶甲死后,他的儿子祖乙继位,并成功平复了兰夷、班方等国。祖乙死后其弟沃甲继位。

                                {——祖乙——祖丁——{阳甲      }

                祖乙  ——{                                    {盘庚      }——二代三王

                                {——沃甲——南庚                      ]

              沃甲死后,沃甲的侄子,祖辛的儿子祖丁继位,祖丁死后,由他的堂弟、沃甲的儿子南庚继位,南庚死后又由他的堂侄、祖丁的儿子阳甲继位(盘庚的哥哥)。

                                                  {仲丁(子庄)——从亳迁嚣

               太戊(子伷zhou)——{外壬(子发)

                                                   {河亶甲(子整)从嚣迁相——祖乙(子腾)——从相迁邢

11、商思王:外壬(子发)(公元前1402——前1391)11年,天下大治,

           子姓,名发,商王朝第十一代国君。 太戊之子,仲丁之弟,仲丁死后继位,死后葬于翟泉,外壬夺位之后,向诸弟妥协,造成商王朝继承上的混乱,史称“九世之乱”。

             外壬继位后不久,姺(xian)和邳两个侯国发生叛乱,s商汤曾娶有辛氏之女为妃,伊尹就是作为媵(ying)臣陪嫁到商的,邳是夏禹车正奚仲的后人,也就是仲虺的后代。姺和邳的祖先是商汤的左丞右相,姺和邳的叛乱后来是“大彭国”帮助平叛的。

            “大彭国”是在彭氏部落首领彭祖的带领下建立的,是夏朝时东方比较强大,政治关系也比较密切的属国。到了商朝前期,大彭国也还是比较强盛,彭祖相传活了八百年,是一位长寿之神,其实彭祖八百岁,实际上是大彭国存在的年限。

12、商前平王:河亶(dan)甲(子整)(公元前1391——前1382)9年,都城:相(河南内黄)。

              子姓,名整,太戊之子,仲丁、外壬之弟,商朝第十二代国君,死后葬于相(河南内黄)。 

              河亶甲在位时,商朝再度衰落,无奈之下,他北上200公里迁都相(河南内黄),还曾征伐东南的兰族和班方。

                商人屡迁,史载有“前八后五”之说。

13、商穆王:祖乙(公元前1388——前1369)19年 ,都城:耿(山西河津)、邢、庇。

                 子姓,名滕,又称且乙,河亶甲之子,死后葬于翟泉。

                  祖乙在位时,迁都于邢(河北邢台),他几次出兵平复了兰夷、班方等国,国运再度中兴,——“第三次复兴”。

                  “祖乙、太甲、太戊”——合称“三示”(三位功勋卓著的祖先)。

                    祖乙在位时曾四次迁都——即位后迁都于邢、后将国都由相迁都于耿(山西河津)、次年由于河患再次迁都于邢、最后一次迁都于庇(bi)(河北平乡沙丘)。

                    殷帝封于商,传十四世,至于汤,都邑凡八迁,第四次迁于邢。

                    祖乙九年,在邢地发现了一条龙鱼,众臣报于祖乙,认为邢必将成为龙腾之地。于是迁都邢台,龙在则兴,龙亡则水淹,结果龙死后,祖乙迁走,邢台被水淹。

         “万年历”——很久以前,在定阳山下,住着一个叫“万年”的青年人,有一天他坐在树上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就制了一个“日晷”,测日影计算一天的长短,可是天有阴雨云雾,影响测计,他就想再做一件计时器具,以弥补日晷的不足。有一次他来到泉边喝水,崖上的泉水滴答滴答地响着,他望着泉水出神,回到家做成了五层漏壶。从此,他测日影望漏壶,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从头重复一遍,最短的一天在冬至。

          “往年”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天子祖乙,向他讲了日月运行的周期,祖乙听罢心中大喜,命令大兴土木,在天台前修建日月阁,筑上日晷台,造上漏壶亭。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有一次祖乙出宫登上日月阁看望 “万年” ,万年非常感动,指着申星说“申星追上蚕百星,星象复原,夜交子时,旧岁已完,时又始春,望天子定个节吧”“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从此就有了“春节”。

             就这样万年在日月阁中,草木麦菽的荣枯,精心推算,把岁末尾时积日成月润了进去,这就制成“太阴历”,万“太阴历”献上祖乙,天子祖乙非常感动,就把“太阴历”定名为“万年历”,还封万年为日月寿星,因此后来人们把春节叫作“年”。每每过年时挂上寿星图,象征新岁添寿,也是对德高望重的万年寄以怀念之情。

14、商桓王:祖辛(公元前1369——前1355)14年,都城:庇(bi)。

               子姓,名旦,祖乙之子,在位时发生“九世之乱”。使商朝进一步衰落。

15、商僖王:沃甲(公元前1355——前1335)20年,都城:庇。

                子姓,名逾,祖辛之弟。

                “九世之乱”——是商朝自商王仲丁后,连续发生王位纷争,又屡次迁都。使王朝中衰,诸侯离叛的事件,这一动乱历经“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九王,故称“九世之乱”。九世之乱延续近百年,直到“盘庚迁殷”后才最终结束。

16、商庄王:祖丁(公元前1335——前1326)9年 ,都城:庇。

               子姓,名新,祖辛之子,沃甲侄子。

17、商顷王:南庚(公元前1326——前1320)6年,都城:奄(山东曲阜)

                 子姓,名更,沃甲之子,祖丁堂弟。

                  南庚在位时,商朝国运再度衰落,将国都由庇迁至奄(山东曲阜)。

18、商悼王:阳甲(公元前1320——前1313)7年

                  子姓,名和,祖丁之子,盘庚之兄。

                  阳甲在位时,商朝内乱不止,奴隶主贵族之间相互残杀,阳甲已无法控制局面。

                  从商王朝继位的现象可以看出,盘庚商朝前期帝王的继承多以兄终弟及为主,以父死子继为辅,即便传子,也多传弟子,少传兄之子。由于商王妻妾众多,故其子辈的兄弟一般很多。因此,在兄终弟及的制度下,往往会引起兄弟之间为了争夺王位而发生冲突。直到武乙废除兄终弟及,确立父死子继后,这种局面才有所缓和,但那时离商朝灭亡只有四代了,到帝乙时形成了嫡长子继承的宗法制度,这种继承制度为周朝所承袭。自仲丁到阳甲九个商王中,每一次王权更替,都引发剧烈的争夺,造成“九世之乱”。从而使王室逐渐衰弱,产生各诸侯,方国不朝叛出的政治危机。

                                                     晚商时期

19、商世祖:盘庚:(公元前1313——前1285)28年,都城:殷(河南安阳)

                迁都于殷,“九世之乱” 结束,第四次复兴。

                子姓,名旬,祖丁之子,阳甲之弟,死后葬于殷。

                盘庚即位时,商朝经过几代内乱(即九世之乱,小甲到沃甲),政治腐败,贵族奢侈,王室内争激烈,阶级矛盾尖锐,加上天灾频繁,盘庚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定在一次迁都,可是大多数贵族坚决反对。

                商汤建立商朝时,定国都于亳,在以后的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争夺王位,发生了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就不得不搬家。

                盘庚在迁都殷之前,发表了一个重要演讲:“星火燎原”一词即由此演讲内容凝练而成,他率众西渡黄河,来到安阳,史称“盘庚迁殷”。

                盘庚恰逢商朝乱世,是一位富有忧患意识的商王。迁到殷后,他以强硬手段制止了贵族们搬回旧都的企图,行汤之政。然后百姓安宁,殷到复兴,诸侯来朝,彻底扭转了商朝自仲丁以来“九世之乱”的被动局面。

20、商章王:小辛(公元前1285——前1217)14年,都城:殷。

              子姓,名颂,祖丁之子,盘庚之弟,死后葬于殷。

              小辛继位后,放弃了盘庚的治国之策,商朝国运有一次衰落。

                            {阳甲

              祖丁——{盘庚

                            {小辛

                            {小乙——武丁

21、商惠王:小乙(公元前1271——1250)21年,都:殷。

              子姓,名敛,祖丁之子,小辛之弟。

               在位时,曾经征伐过东夷、鬼方等,制定了商代祭祀制度,在位时,让太子武丁去田里耕作,为以后“武丁中兴”打下关键的基础。

22、商高王:武丁(公元前1250——前1191)59年,都城:殷。

               “第五次复兴”

                 子姓,名昭,小乙之子,盘庚的侄子,商超著名的军事统帅。

                 武丁在位时,曾攻打鬼方,并任用贤臣傅说为相,妻子妇好为将军,商朝再度中兴,史称“武丁中兴”。名臣——甘盘。

                武丁共有三个法定配偶,即司母戊妇妌(jing)(妇戊)、司母辛妇好(好辛)和妇癸(gui)。最有名的是妇好,妇好是商王武丁60位妻子中的一位,即祖庚,祖甲的母辈“母辛”是我国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

           在殷墟所发现的商代甲骨文和青铜器中,相当大部分来至武丁时代,青铜器之冠——“司母戊大方鼎”就是武丁时代的杰作。

           武丁去世后,由子祖庚继位,,在武丁之前,商朝王位继承以兄终弟及为主,从武丁开始逐渐确立了父死子继的制度。

      “祭天祀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人们祈求风调雨顺的好年景而产生的对天崇拜,它是自然崇拜的一种。

           祖先崇拜又叫灵魂崇拜,它源自对先人的怀念,人们祭祀祖先,为的是求得先人的保佑,  夏代开始的家天下的局面 ,使原始宗教内容发生很大变化,由于帝王是世上最高的统治者,为了维护他的统治,就把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结合起来,创造了天或上帝这样的至上神。

           武丁是历史上一位名君,是商代鼎盛时期很有作为的君主,也得之于两位贤臣名相傅说、甘盘的辅佐。

           武丁陵墓位于河南西华县城东北15公里田口乡陵西村,陵后两侧分置最器重的辅佐丞相傅说、甘盘陵墓。

23、商后平王:祖庚 (公元前1191——前1180)11年,都城:殷。

            子姓,名跃(yue),武丁次子,祖庚有长兄祖己,因受后母诬陷,被父亲逐出京城,含冤而死。

           祖庚继承了“武丁中兴”的事业,积极开拓,遵行礼制,是一个积极孝悌的君主,在他统治的数年间商代的经济文化和国力都十分强盛。,

24、商世宗:祖甲(公元前1180——前1159)21年,都城:殷、

         子姓,名载,武丁第三子,祖庚之弟。在位时荒淫无度,商朝再度衰落。      

25、商甲宗:廪(lin)辛(公元前1159——前1155)4年,都城:殷,

              子姓,名先,祖甲之子。

               廪辛时期,商朝的政治制度的根本特点,是内服和外服的划分,内服是由商王廪辛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外服是由邦伯管辖的地区,这些邦伯分为侯、甸、男、卫几种,其中许多很可能shi是方国部落首领而臣属于商者。

             廪辛时期,西方一些方国部落不断攻扰商朝,廪辛多次发兵征伐无果。

26、商安王:庚丁(公元前1155——前1147)8年,都城:殷。

               子姓,名嚣,祖甲之子,廪辛之弟。

                庚丁在位期间,继续对西方羝、旨等羌族部落进行征伐,虽然擒杀了羌方伯,占领了羌部分土地,但并没有将其完全征服,成为隐患,庚丁晚年信巫教,使巫教势力大增,危机王权。

27、商武祖:武乙(公元前1147——前1112)35年,都城:殷。

              子姓,名翟,庚丁之子。 雷电击杀。

               武乙作为商朝后期的一位重要君主,从个人出发,努力地采取了挽救王国统治的一些举措,但是效果不大,他在神权政治向王权政治转变过程中起到表率作用,但是他生性残暴,贪婪享受,被后人评为昏庸的一代君主,传说被雷电击死于渭水流域。

               在武乙眼里,天神、天都是缩头乌龟与神像搏斗,囊血射天,用佛家说法“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善恶皆报”。“神”,没有在与神像斗时,用雷电劈死他;“天”,没有在他把天射出血来时,用雷电劈死他;而是乘武乙“猎于河、渭之间”,杀害动物时,震死武乙。

28、商匡王:太丁(公元前1112——前1101)11年,都城:殷。

              子姓,名托,武乙之子,太丁亦文丁。

              太丁继位后,为了解除周人的威胁,采取怀柔政策,周侯季历毫不客气,征伐山西长治地区的余吾戎,余吾戎败而降周,,周侯季历向太丁报捷,太丁嘉封季历为“牧师”。牧师有地方伯长的意识,专征伐权,太丁希望季牧师帮助他安定边陲,季牧师于是又征伐始呼戎,始呼戎败而降周,又把翳徙戎降服,季历率兵西灭程(陕西咸阳),北灭义渠(宁夏固原)生擒义渠首领,又征伐西洛鬼戎(鬼方)。太丁大嘉封赏,太丁看季历越来越厉害,感觉不是好事,突然下令囚禁季历,并杀死了他。

            季历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幼子,武已时继为周侯,季历死后,其儿子继位周侯,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文王。

            太丁杀季历的作法没能阻止周人力量的发展,相反周人和商朝的矛盾加深了,并且太丁时代连连遭受自然灾害,商朝经济和国力日渐衰弱。

             太丁死后,东夷中的“人方”再次叛乱,就把太丁的一个幼女,嫁给姬昌,向姬昌所代表的周人致歉,还创作了“天作之合”这个词,商王帝乙缓和了与周人的矛盾之后,平定了东夷的叛乱。

29、商德王:帝乙(公元前1101——前1075)26年,都城:朝歌(河南淇县)

               子姓,名羡,太丁之子。

               帝乙在位期间,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帝乙在位末年,迁都于沬(mei),即朝歌(河南淇县)。

              当时,江淮之间的夷族又强大起来,准备大举进攻商朝,帝乙在位的第九年,出兵征伐岛夷和淮夷,半路受到孟方(河南睢县)截击,帝乙率领诸侯讨伐孟方,胜,第二年,帝乙继续南下征伐夷族,到达淮水流域的攸国,帝乙和攸侯喜合兵攻伐夷族,得胜而归。帝乙十五年,再次率领诸侯南征夷族。

            微子启和帝辛是同母兄弟,微子启出生时,他的母亲尚为妾,被立为王后之后生帝辛,帝乙因微子启年长,想立他为嗣,太史根据礼法认为微子启庶出,帝辛嫡出,所以帝辛得立为嗣,就是后来的商纣王。

            帝乙的儿子:——长子:微子启,周朝诸侯国宋国第一任国君。

                               ——少子:帝辛(商纣王),商朝末代国君。

                              ——微仲:微子启弟,周朝诸侯国宋国第二任国君。

                             ——子期:帝乙之子,郝姓始祖,以封地名为氏,帝乙继位时,将他的儿                                                子子期封于太原郝乡(山西太原),其后子孙便以地为氏,称                                                   郝氏。

30、商纣王:帝辛(公元前1075——前1046)30年,都城:朝歌。

              子姓,名受或受德,商谥帝辛,周武王称其为“纣王”,都城于沬,改沬邑为朝歌(河南淇县),火焚自杀,死后葬于淇河之滨。

          帝乙即位后,重视桑农,发展社会生产,国力强盛,继续对东夷用兵,打退了东夷向中原的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特别是讨伐徐夷的胜利,把商超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帝乙对东南夷的用兵,保卫了商朝的安全。

        帝辛之败两说:

             其一:帝辛在位后期,居功自傲,耗巨资建鹿台 ,造酒池,悬肉为林,修建豪华的宫殿园林,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使国库空虚,他刚愎自用,听不进正确的意见,在上层形成反对派,使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杀比干、囚箕(ji)子   ,年年征战,失去民心,在讨伐东夷之时,没有注意对西方族的防范  ,连年用兵,国力衰竭。

              其二:帝辛重用奴隶,触犯贵族利益。

         商王朝帝王的名字,一直是以天干命名,而商帝国的人在称呼君主时,便在名字前加一个帝字。

          商朝的生死仇敌周人,周王季历的扩张,引起帝武丁的警觉,帝太丁十二年,杀周王季历,继季历为王的周侯昌,即后世称之为周文王,更加变本加厉,。帝乙二年伐商,败于帝乙,但周王昌并不甘心,而是加快了征伐的步伐,引起帝辛的警觉,后拘周侯昌,囚之羑杀之。两代周王的命运,使商、周成为仇敌,继位的周武王,屯兵孟津,在吕尚的督战下,“牧野之战”爆发。

         商朝王族内部的叛乱,以微子、箕子、胶鬲、比干为首的王族的反对党。

          帝辛重用外来人才,费仲、飞廉、恶来。飞廉为伐东夷统帅,商亡后仍坚持战斗,直至战死,恶来战死于牧野,内政以费仲以对抗诸方势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