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高中前要衔接的内容 ① 绝对值型方程和不等式,大部分版本的初中教材已经在大纲上去掉此部分。涉及到多情况分类讨论的思想,不论是思想和是知识点,高中都在使用。尤其是多情况分类讨论,高中一直是使用,且使用频繁。 ② 初中阶段,只学习了平常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立方和、立方差的公式在初中已经删去不讲,而高中却还在使用。有些学校会讲解,但对应练习可能会略微偏少。 ③ 几何中很多概念(如三角形的五心:重心、内心、外心、垂心、旁心)和常用结论(如射影定理、共边相似、相交弦定理)初中涉及较少,甚至没有涉及。高中则会作为概念或者技巧直接考察。 可以单击图片,观看“三角形的五心”微视频。 ④ 进入高中,首先进行的是必修1的学习。必修1一共用三章。暑假要通过预习的方式完成必修一的内容,新学期肯定会有一些数学学习方面的优势。 第一章 这一章需要注意的内容有以下几个: (1) 1.1集合部分相对简单,要学习一些基本概念和符号,为后期学习函数规范格式。高考中以最常规题目考察为主。预习的学生容易在这一节用力过猛,建议常规预习,完成课后习题即可。 (2) 1.2和1.3部分是本章的重点,为了更方便学习函数的变换,初中的函数表达格式当中的y将会替换成f(x),很多学生觉得别扭,进而用很长的时间来适应。于此同时,在这一章,我们要更深入的研究和学习函数的增减性,奇偶性,定义域,值域,最值等问题。这两节,是一个分节点,值得在这两节上下一下功夫。 第二章 这一章需要注意的内容有以下几个: (1) 2.1和2.2分别为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这是两个全新的函数。可以通过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知识迁移的方式来学习这两个函数。但这两个函数又有自己的特殊性,课本例题和习题很经典。建议放慢速度来学习这两节。7到10天比较合适。 (2) 2.3为幂函数。幂函数和我们初中学习的一些特例函数是有所重合的,所以学习起来会省力气一些。 第三章 这一章需要注意的内容有以下几个: (1) 3.1部分和初中学习内容重合度还是比较大的。类似于初中学习二次函数的时候求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不过这部分结合的都是新学习的几个函数。 (2) 3.2为函数模型及其应用。一般题目篇幅较长,不耐心的学生,学习这部分的题目,会觉得题目读起来很晦涩。 高中数学难吗?我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但是,我相信,有一样,大家的答案是一样的。那就是:有志者,事竟成! 孩子们,加油吧,相信我,只要你努力付出,高中数学实际上都在你的掌控之内。加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