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统一六国的主要原因: 1.秦从商鞅变法之后开始崛起,并且秦国综合实力在六国中也处于前列。 2.秦采用的“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利用六国的不信任达到逐个击破的目的。 3.秦的各代君主基本都有治国之才。 4.秦的地理位置好,物产丰富。 5.秦国的农业发达,足以供给军队达到出征六国的目的。 6.秦国全民皆兵,可以迅速调动举国军力。 7.秦王嬴政期间,内忧的问题已被解决。秦国可以一心攻伐六国。 (l)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①从经济方面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局部实行了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③在民族关系方面,各族间联系日益加强,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 ④广大劳动人民渴望统一。 ⑤长期的争霸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 (2)从秦国来说,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 ①秦国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②秦国新兴地主力量强大,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 ③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等正确策略。 ④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秦具备完成统一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人的祖先是黄帝的孙子颛顼的后裔,曾“与禹平水土”,又“佐舜调驯鸟兽”,被舜赐姓赢氏。周在关中崛起后,秦人与周亲善,曾为周王室养马,周孝王因其有功,封于秦(今甘肃省清水县一带),族号秦嬴。周平王东迁,秦襄公率兵护送。周把岐(今关中省岐山县)以西之地赐封秦襄公。秦襄公受封后,开始了与戎狄争夺关中的旷日持久的战争,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巩固了在关中的统治地位。秦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秦将国都从平阳(今关中岐山县)迁往雍(今关中凤翔县),在此历时近300年。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秦将都城向东迁往栎阳(今关中临潼区)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秦又迁都咸阳。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秦始皇)即位后,在统一战争中,每灭一国,在咸阳北原上仿建其宫殿一处,号称“六国宫殿”。统一后秦始皇又将全国富豪12万户迁到咸阳,从而使这里人口激增到将近百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公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巡游途中病死于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西北)。其子胡亥即位,是为秦二世。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县东南)起义,9月,刘邦、项羽分别在沛县(今属江苏省)和吴(今苏州市)起义。公元前207年8月,赵高在咸阳杀秦二世,立二世兄子子婴,贬号为秦王。公元前207年10月,刘邦率军取道武关(今关中省商南县)、蓝田(今关中省蓝田县),到达霸上(今西安市东南),子婴投降,秦朝灭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