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来被称为制扇王国,可见扇文化在我国有怎样深厚的历史底蕴。 古扇 不同于其他文玩物件,扇子可以说贯穿了我国整个历史时间线,不管在哪个时期的影视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扇子的影子。 从古代帝王身边宫女手中挥动的宫扇到王公贵掌中的折扇,再到许多大家闺秀手里拿着的团扇,最后也少不了市井小民灶台上放置的小蒲扇,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扇子这件物事简直就是古时的一种潮流,不论身份,不论地位,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扇子的造型不同而已。 蒲扇 史传扇子最初被称为“五明扇”,据说是古时舜帝发明的,发展到后来,几乎到了全民用扇的境地。 在古时,扇子的种类不像我们现在这般单一,总体上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蒲扇、折扇、团扇等,扇子引风,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更多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团扇 就像手拿折扇的大多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公子哥或者一些情趣高雅的读书人;手拿团扇的基本上女子,而且主要作用也不是为了扇风,而是在一些场合用来遮面;相比之下底层人民就随意的多了,手里多拿着不论造型材质还是做工都很一般的蒲扇,不外乎别的,只是因为符合自己的身份。 团扇 而一些神话故事也常有扇子的身影,比如在八仙过海中钟汉离手里就常年拿着一把葵扇,而在西游记中铁扇公主也有一把扇子,可大可小,轻轻一扇便可掀起飓风,在济公手中有一把破破烂烂的蒲扇,但却有无穷的神力,这些都为扇子平添了一丝神话色彩。 但是尽管我国扇子种类繁多,但是能为收藏家们所青睐的也就只有折扇和团扇两种,自认为主要是这两中扇子除了本身的工艺制作以外还有二次加工余地,扇面多用纸或绸制成,这就方便很多文人或者画家在扇面上进行二次加工,或题上传唱度高的诗词戏曲,又或提笔泼墨,创作出一幅精彩的画卷,碰到名家出品,收藏价值自然更高。 羽扇 其次,这两类扇子的扇骨用料也很讲究,为了保证做成的扇子能够长时间保存,所以扇骨多选用比较名贵的木材,比如檀木、樟木等,在轻轻扇动带起微风的同时还伴有淡淡的木香,如何不让人喜欢。 折扇 到了现今,更多的人喜欢对某些物件加以盘玩,扇子作为一件历史悠久的物事能够为人所青睐也是自然而然的,通过长年累月的把玩可以在扇骨表面形成包浆,使其看上去更具光泽,颜值大增,价值也会随之有所提升。 扇子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国文化的一个集成部分,而今已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信未来会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传承。 |
|
来自: 镜花水月00039 > 《闲读6~收藏或文玩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