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邦和吕后为何让张良安然度过一生?张良的聪明之处在哪?

 挑燈看劍r7wtm5 2019-08-11

张良能够安然度过一生,简单来说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自身与世无争的性格,所谓“不争乃大争”,不争则天下人与之不争;另一个原因则简单粗暴——刘邦和吕后都没有为难他,是因为张良和他们的私交不错,并且与他们俩都有利益往来。

先来说第一个,张良虽然辅助刘邦夺取了天下,但是他平时却不喜欢与人争名夺利。这一点在两个事件上可以体现出来。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将张良评为汉初三杰之一,封赏功臣时刘邦让他“自择齐三万户”,意思就是现在已经将张良的封地选定在齐国了,至于齐国的哪块地就凭你张良自己挑,凑够三万户就行了。三万户什么概念?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被刘邦封为汉朝开国第一功臣的萧何被封八千户。

张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三万户,他说:“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臣原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意思是我不敢接受这么大的礼物,当年我和陛下首次相遇在留,就把我封到留地吧。

第二件事就是汉朝基本稳定之后,张良对刘邦提出:“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原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就是他要放弃人世间一切荣华富贵,去追寻连自己都不信的赤松子。这是急流勇退啊,哪个开国皇帝不喜欢?

张良能够安度一生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他与刘邦、吕后两任最高执政者的关系都不错。对于刘邦大家都很清楚了,素来看不起儒生的刘邦每次都称呼张良为“子房”,这是莫大的尊重。而张良对吕雉也有恩,那就是在刘邦打算废立太子的关键时刻,张良出面了。他直接出面劝谏刘邦并没有起什么作用(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但是他锲而不舍,给吕雉指出了第二条路——请商山四皓出山。在这种情况下,刘盈才最终保住了太子之位。

所以,张良能够明哲保身,除了自己的“明”之外,还因为他与终极boss的私交很好,他本身除了没有危险性之外,刘邦和吕雉还都离不开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