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读懂萧红与鲁迅先生的关系,必读她那篇著名的《回忆鲁迅先生》。所有的人都承认,纪念鲁迅先生最好的文章出自萧红之手,只是因为,她从平视的角度,用平实的文笔,毫不炫技地素描了鲁迅。“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一生颠沛流离,历经坎坷,充满悲剧传奇色彩。她在鲁迅的帮助下,在文学创作上取得重大成就,她短暂的一生和鲁迅有太多交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她命运的轨迹,在她生命中占有重要位置。 萧红身世凄凉,幼年由于与继母交恶,只身出走北平。后遭夫家解除婚约。以后邂逅前未婚夫竟又与之同居怀孕,天可怜见,临近产子时又遭遗弃。在这孤苦无助的时候,萧军出现了,她生命中另一个劫数来临了。两人生活拮据困顿,相依为命。期间两人也发表了一些文学作品,走上了创作之路,并频频参加一些抗日公演。两萧合著的《跋涉》发表后,因文中宣传抗战,两萧被敌特通缉,被迫逃至青岛,期间萧红创作了小说《生死场》。1934年两萧移居上海。初至上海,两人穷困潦倒,幸得鲁迅夫妇及时出手相助,经常接济他们。萧红自小失去家庭温暖,婚恋不顺,屡遭抛弃,尝尽人情冷暖,对于鲁迅夫妇的热忱自是感激不尽,与鲁迅来往密切,联系热络。 鲁迅是萧红文学上的老师。他非常欣赏萧红的才华,对她评价甚高。他悉心指导萧红,并亲自执笔为《生死场》作序。《生死场》发表后获得巨大成功,萧红迅速成名。萧红的成功离不开鲁迅的鼎力提携,对于鲁迅这位文学巨匠,萧红是无比敬仰和尊崇。萧红性情刚正,同鲁迅相似,自身带有浓烈的反抗精神。相似的性格,共同的志趣,使他们往来更频繁。 鲁迅还是萧红的精神导师。与萧军的结合也并没有给萧红带来幸福。萧军性情火躁,很情绪化。两人时而爱得如漆似胶,时而大打出身,鸡犬不宁。孤苦无依的萧红也只有找鲁迅倾诉心中苦闷,在精神上更加依赖鲁迅。鲁迅对进步青年一贯是热忱的,对文学青年也是不遗余力大力提携的,对萧红也不例外。读过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可以看出,萧红在鲁迅面前就是一个什么都可以放得开的调皮孩子,而萧红心中的鲁迅就是一个可亲可爱的父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