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希亚(Mahia)卫星发射场,也称为马希亚(Mahia)1号发射综合体或马希亚太空港,正式名称为新西兰火箭实验室1号发射综合体(Rocket Lab Launch Complex 1),它是一个商业太空港,是在北岛东海岸霍克湾东部,马希亚(Mahia)半岛南端的阿胡里里角(Ahuriri Point),波特兰岛北面。由霍克湾区管辖,位于39°15′41.4″S, 177°51′53.56″E。该场地是一个凸起的高原,三面环绕悬崖,海拔104米(341英尺),最近的城镇怀罗阿(Wairoa)位于发射场西北50公里(31英里)处。它由私人航天公司火箭实验室拥有和运营,该公司用于立方体(CubeSat)纳米科研卫星的电子火箭发射。 该设施于2015年12月在马希亚(Mahia)破土动工,2016年9月26日正式开放。2016年9月26日由新西兰经济发展部长史蒂芬·乔伊斯(Steven Joyce)主持,宣布站点正式开放,大约有240人参加,包括公司员工,当地土地所有者和工党领袖安德鲁·利特尔(Andrew Little)。 该设施运营期限30年,是南半球唯一一个航天发射场,也是全球唯一进行轨道飞行的私营航天发射场。具有50吨发射平台和发射塔,配备电子火箭的机库,以及液氧和煤油的储存罐。于2017年5月开始进行发射作业的测试阶段。 火箭实验室(Rocket Lab)的总部位于美国加州,首个发射基地选址南半球新西兰的马希亚,第二个发射基地是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瓦勒普斯飞行基地2号发射综合体,是100%新西兰拥有的子公司。 2006年,由创始人彼得·贝克在新西兰创立,后迁至美国加州亨廷顿海滩,现有员工500人左右。这家由新西兰政府和硅谷共同赞助的公司始创于2008年,由美国军火巨头洛克希德·马丁投资,此外,科斯拉风险投资公司和柏尚投资公司也是其投资者。 火箭实验室(Rocket Lab)于2017年5月25日格林威治标准时间04时20分进行了电子火箭(Electron rocket)的第一次试飞,名为“这是一次测试”,在5月21日至6月1日的发射窗口期间因恶劣天气造成三次延误,虽然在1号发射综合体升空成功,但火箭未能达到预定距离地球300至500公里(190至310英里)的太阳同步轨道,只能达到约250公里(155英里),因而失败。 火箭实验室研制的电子火箭(Electron rocket)的直径只有1米,长20米,主要用于发射小型卫星,它可将100公斤的载荷送入500公里外的太阳同步轨道上,该火箭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主体,采用一台名为“卢瑟福”的电动涡轮发动机。 它的第二次发射是在2018年1月21日新西兰时间14时43分(格林威治标准时间1时43分)进行的,成功进入轨道。名为“还在测试(Still Testing)”的电子火箭搭载美国星球公司行星实验室(Planet Labs)研制的一颗鸽子先锋号(Dove Pioneer)地球成像卫星和美国斯派尔公司制造的两颗狐猴-2(Lemur-2)气象卫星及其它小卫星。 2018年11月11日,新西兰火箭实验室的第三枚电子火箭,也是第一次商业发射任务,载着包括澳大利亚弗里特公司的两颗卫星在内的6颗卫星,准确飞到了预定的轨道。 2018年12月17日新西兰火箭实验室成功启动立方体(CubeSats)通信中继技术,发射的“创业类启动服务”(Venture Class Launch Services)(VCLS)卫星成功升空,据火箭实验室(Rocket Lab)声明称,在执行任务56分钟后,卫星上的13颗卫星被单独部署到精确的指定轨道上。该任务被命名为“纳米科技试验卫星-19”(ELANA-19)。据该公司称,它已于2018年向轨道发射了24颗卫星。 2019年3月29日新西兰时间12时27分(北京时间7时27分),一枚搭载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无线电频率风险降低部署演示”(R3D2)(Radio Frequency Risk Reduction Deployment Demonstration,全称里有3个R和2个D,缩写就成了R3D2)卫星在新西兰火箭实验室用电子火箭发射成功,它是一种新型的天线设计,在发射前会被紧紧的包裹,一旦完全展开,天线的跨度将达到2.3米(7.3英尺),该天线由超薄卡普顿薄膜制成,将在此次飞行中测试其通信效能,R3D2卫星重150公斤(约330磅)。 2019年5月5日,新西兰火箭实验室公司进行了首次夜间发射,也是电子号运载火箭载荷质量最大的一次发射(180公斤)。绰号为“长得有趣的仙人掌”,以一箭三星的方式把3颗技术科研星送入预定轨道。包括对地观测X波段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美国空军作战研究实验室侦察和通信小卫星,美国空军学院跟踪目标小卫星。 2019年6月29日新西兰时间下午4时30分(北京时间中午12时30分),新西兰火箭实验室1号发射综合体成功发射第7枚电子火箭,这也是连续成功发射的第6枚。该火箭搭载七颗微小卫星,总重80公斤,部署高度450公里。最大一颗小微卫星,重约56公斤,运行轨道500公里,设计使用寿命3年,这款小型地球观测卫星自带一个约25厘米(10英寸)口径的望远镜和一套3000万像素的照相机,成像分辨率可达1米(0.9〜1.1米),每天能够拍摄1000张彩色影像。还有两颗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使用的普罗米修斯立方体(Prometheus CubeSats)中继通讯卫星,重2公斤,设计使用寿命3〜5年;两颗蜜蜂立方体太空通讯卫星,每颗重不到1公斤,设计使用寿命0.5〜2年。 ![]() 新西兰马希亚卫星发射场位置 ![]() ![]() ![]() ![]() ![]() ![]() ![]() 新西兰火箭实验室1号发射综合体 ![]() ![]() ![]() ![]() 新西兰马希亚发射场1号发射台 ![]() 新西兰马希亚发射场1号综合体卫星装配车间 ![]() ![]() ![]() ![]() 新西兰马希亚场1号发射综合体装配车间的碳纤维电子运载火箭 ![]() ![]() ![]() 新西兰火箭实验室研制的电子运载火箭 ![]() 新西兰马希亚卫星发射场的R3D2卫星 ![]() 新西兰马希亚卫星发射场的R3D2卫星的聚酰亚胺薄膜天线 ![]() 新西兰马希亚卫星发射场2019年3月29日成功发射美国国防高等研究计划局的R3D2卫星 ![]() ![]() 新西兰马希亚发射场1号综合体控制室 ![]() 新西兰火箭实验室电子运载火箭升空 ![]() ![]() 新西兰马希亚发射场1号发射台成功发射第七枚电子火箭 ![]() 新西兰马希亚发射场1号综合体发射的一箭七星微小卫星示意图 ![]() 新西兰马希亚发射场1号综合体装配车间的一箭七星微小卫星 ![]() 新西兰马希亚发射场1号综合体发射的普罗米修斯立方体中继通讯卫星 ![]() 新西兰马希亚发射场1号综合体装配车间的蜜蜂立方体太空通讯卫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