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南“雄王节”和神农氏有关,最早夫妻分居竟变成建国传说

 松竹同音 2019-08-11
越南与其他东南亚国家比起来,文化与中华民族相当接近,越南早期也是使用汉字,建筑也是走华人风、取名也与华人很像。发现了吗?其他东南亚国家似乎就没有这样强烈的华化,是比较接近南亚印度文化的。
理由,可能要从越南民族的起源谈起……
中国传说里的炎帝神农氏,有一后代为雄贤王,名崇缆,越南人都称其为雒龙君(也作貉龙君),是越南人的始祖,传说上古的越南到处都有妖兽横行,是雒龙君出现才救了百姓,雒龙君后来娶同是神农氏后代的妪姬(论辈份雒龙王的姪女,原型为火鸟)。
中间为雒龙王,左为妪姬。
两人婚后竟然只生下一颗大金蛋,本欲丢弃,但后来竟有传闻食此金蛋者可得天下(这蛋是有多营养?),雒龙君夫妻二人只得守护异蛋,直至蛋孵化了,蛋裂后开出百卵,一卵生一子,共得百子,妪姬乃取归而养之。不用乳哺,百子可各自长成!(毕竟是神话嘛……)
但因雒龙君之母为“洞庭君龙王之女”,具有龙族的血脉,故对水族的子民亦有统治责任,一日貉龙君对其妻妪姬说:“我本是龙种,而你是仙种,我们本水火相克,为了结合已经历许多困难,之后应该要正视这些被我们遗忘的责任了。”分了50个孩子给她回到山中陆地,而貉龙君则带了50个孩子回到南海,各自统治建设自己的国家,这些孩子就是百越的先祖。
在这50个留居陆地的儿子中,妪姬经过仔细挑选,把最强壮有力的长子拥立为王,号称“雄国王”,定国号为文郎。而文郎国就成为越南的第一个正式的王朝(之前的多为传说时代,如赤鬼国之类的,但其实际疆域可能仅限于今天的越南北部及中国广西南部一带)。
在此之后,一共延续了十八世,每一代都称之为“雄王”,再加上其父祖雒龙君、泾阳王(雒龙君之父,也是个传奇人物),总计20位君王。听说这些雄王都是贤能的君主,会亲自教人们耕种(火耕等方法,将贫瘠的土地变得有用),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雒龙王的浮雕
由于每位“雄王”身上具有龙族和仙族的血脉,所以自称则是“龙子仙孙”,也算是龙的传人(远房亲戚)了!
话说,雒龙君带走50子回到水底,离开妪姬母子们,有些人会戏称这段婚姻是越南最早的离婚案件,笔者倒觉得只是生活习性不同而分居。
这个时代也为后代越南人留下许多古老风俗,例如像是刺青等等,因为雒龙君告诉生活在陆地以渔猎为生的子民,只有在身上刺龙画怪,才不会让“蛟龙”所伤,现今更是会习惯庆祝农历三月十号的雄王节,各地的雄王庙是越南民众祭拜雄王的场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