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献||正蒙·大易篇第十四

 CHAWEIRENSHENG 2019-08-11

14·1《大易》不言有無,言有無,諸子之陋也。

14·2《易》語天地陰陽,情僞至懚賾而不可惡也。〔一〕諸子馳騁词,窮高極幽,而知德者厭其言。故言爲非難,使君子樂取之爲貴。

【校勘】

〔一〕“情僞至懚賾而不可惡也”,明徐本、明沈本作“情僞至懚頤而不可惡也”,其他諸本皆同於宋《鳴道》本。林按:疑“頤”爲“賾”形訛之誤。

14·3《易》一物而三才:〔一〕陰陽氣也,而謂之天;剛柔質也,而謂之地;仁義德也,而謂之人。

【校勘】

〔一〕“《易》一物而三才”,章校本依《周易繫辭精義》補“合”字作“《易》一物而合三才”。林按:“《易》一物而三才”,文脈通暢,文意明晰,不必據改。

14·4《易》爲君子謀,不爲小人謀,故撰德於卦雖爻有小大,及繋辭其爻,必諭之以君子之義。〔一〕

【校勘】

〔一〕章末小字原注:一本“大”作“又”,無“其爻”二字。清本、《全宋文》無注文。

14·5 一物而兩體,其太極之謂歟!陰陽天道,象之成也;剛柔地道,法之效也;仁義人道,性之立也。三才兩之,莫不有乾坤之道。

14·6 陰陽、剛柔、仁義之本立,而後知趨時應變,故乾坤毀則無以見易

14·7 六爻各盡利而動,所以順陰陽、剛柔、仁義、性命之理也,故曰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

14·8 陽體衆陰,衆陰共事一陽,理也。是故二君共一民,一民事二君,上與下皆小人之道也;一君而體二民,二民而宗一君,上與下皆君子之道也。

14·9 吉凶,變化,悔吝,剛柔,《易》之四象歟!悔吝猶贏不足而生,〔一〕亦兩而已。

【校勘】

〔一〕“悔吝猶贏不足而生”,明清諸本、章校本、《全宋文》皆作“悔吝由贏不足而生”。林按:“猶”通“由”,指“從”,今從宋本。

14·10 尚辭則言無所苟,尚變則動必精義,尚象則法必致用,尚占則謀必知來。四者非知神之所爲,孰能與於此?

14·11《易》非天下之至精則詞不足待天下之問非深不足通天下之志非通變極數,則文不足以成物,象不足以制器,幾不足以成務。非周知兼體,則其神不能通天下之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也。

14·12 示人吉凶,其道顯矣;知來藏往,其德行神矣。語蓍之用也。

14·13 顯道者,危使平,易使傾,懼以終始、其要無咎之道也。神德行者,寂然不動,冥會於萬化之感而莫知爲之者也。受命如響,故可與酬酢;曲盡鬼謀,故可以佑神。〔一〕

【校勘】

〔一〕“故可以佑神”,章校本依《繫辭》改“以”爲“與”字,作“故可與佑神”。劉按:不必據改。

14·14 開物於幾先,故曰知來;明患而弭其故,故曰藏往極數知來,前知也。前知其變,有道術以通之,君子所以措於民者遠矣。

14·15“潔靜精微”,不累其迹,知足而不賊,則於《易》深矣。一本云“深於《易》矣”。〔一〕

【校勘】

〔一〕明清諸本皆無“一本”七字。宋《文粹》本同於宋《鳴道》本。

14·16 天下之理得,元也;會而通,亨也;諸心,利也;一天下之動,貞也。

14·17 乾之四德,終始萬物,迎之隨之不見其首尾,然後推本而言,當父母萬物。

14·18《彖》明“萬物資始”,故不得不以元配乾;坤其偶也,故不得不以元配坤。

14·19 仁統天下之善,禮嘉天下之會,義公天下之利,信一天下之動。

14·20 六爻擬議,各正性命,故乾德旁通,不失和而利且貞也。

14·21 颜氏求龍德正中而未見其止,故擇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夫子之忽焉前後也。

14·22 乾三四,位過中重剛,庸言庸行不足以濟之,〔一〕雖大人之盛有所不安,外趨變化,正性命,故其危其疑,艱於見德者,時不得捨也。九五,大人化矣,天德位矣,成性聖矣故既曰利見大人,又曰聖人作而萬物覩。亢龍以位畫爲言,若聖人則不失其正,何亢之有

【校勘】

〔一〕“位過中重剛,庸言庸行不足以濟之”章校本依《橫渠易說》於兩句中補四字,作“位過中重剛,時不可捨,庸言庸行不足以濟之”。林按:以張載早期著作補字,不當,今不從。

14·23 聖人用中之極,不勉而中有大之極,不爲其大大人望之,所謂塵而奔,峻極於天,不可階而升者也。

14·24 乾之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乃大人造位天德,成性躋聖者爾。若夫受命首出,則所性不存焉故不曰位乎君位,而曰位乎天德;不曰大人君矣,而曰大人造也

14·25 庸言庸行,蓋天下經德達道,大人之德施於是者溥矣,天下之文明於是者著矣。〔一〕然非窮變化之神以時措之宜,則或陷於非禮之禮,非義之義,此颜子所以求龍德正中,乾乾進德,思處其極,未敢以方體之常安吾止也。

【校勘】

〔一〕“大人之德施於是者溥矣,天下之文明於是者著矣”,章校本依《橫渠易說》刪兩“者”。宋《文粹》本、明清諸本皆同於宋《鳴道》本。林按:以《易說》刪改《正蒙》,不當;且“者”字作指示代名詞(楊樹達《詞詮》卷五),指事,刪則文義有闕。

14·26 惟君子爲能與時消息,順性命躬天德而誠行之也。精義時措,故能保合和,健利且貞,孟子所謂始終條理,集大成於聖智者歟!《易》曰: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和,乃利貞其此之謂乎!

14·27 成(聖)〔則躋聖而位天德〔一〕乾九二正位於卦之中,有君德矣,而非上治也。九五言上治者,言乎天之德聖人之性,故捨曰而謂之,見大人德位之皆造也。

【校勘】

〔一〕“成聖則躋聖而位天德”,諸本皆作“成性則躋聖而位天德”。據本篇“成性躋聖者”,“成性聖矣”,及《正蒙·神化篇第四》“大成性而後聖,聖位天德不可致知謂神”,可知“成性”則“躋聖”或“成性”而“後聖”是張載基本觀點。據此,疑《鳴道》本誤作“成聖”,而諸本不誤,今據改。

〔二〕“言乎天之德”,章校本依《橫渠易說》補“通”字,作“通言乎天之德”。劉按:文意通達,不必據他書補。

14·28 大而得易簡之理,當成位乎天地之中,時而不受命,乾九二有焉。及夫化而聖矣,造而位天德矣,則富貴不足以言之。

14·29樂則行之,憂則違之,主於求吾志而已,無所求於外。故善世博化,龍德而見者也;若潛而未見,則爲己而已,未暇及人者也。

14·30成德爲行,德成自信則不疑所行,日見乎外可也。

14·31 乾九三修辭立誠,非繼日待旦如周公,不足以終其業。

14·32 九四以陽居陰,故曰在淵能不忘於躍,乃可免咎非爲邪也,終其義也。

14·33 至健而易,至順而簡,故其險其阻,不可階而升,不可勉而至。仲尼猶天,九五飛龍在天,其致一也。

14·34坤至柔而動也剛,乃積大勢誠而然也。〔一〕

【校勘】

〔一〕誠,明清諸本、《易說》諸本皆作“成”,俟考。

14·35 乾至健無體,爲感速,故易知;坤至順不煩,其施普,故簡能。

14·36 坤先迷不知所從,故失道後能順聽,則得其常矣。

14·37 造化之功,發乎動,畢達乎順形諸明,養諸容載遂乎潤,勝乎健不匱乎勞,終始乎止。

14·38 健、動、陷、止,剛之象;順、麗、入、,柔之體。

14·39巽爲木,萌於下,滋於上〔一〕爲繩直,順以達也爲工,巧且順也爲白,所遇而從也爲長,爲高,木之性也爲臭,風也,入也於人爲寡髮廣顙,躁人之象也。

【校勘】

〔一〕“滋於上”,章校本依《橫渠易說》及《周易繫辭精義》補“也”字,作“滋於上也”。宋《文粹》本、明清諸本、《全宋文》皆同於宋《鳴道》本。林按:本章每句均以“也”字結尾,補“也”字可通。  劉按:首句文勢有別於後文,不必補。

14·40坎爲血卦,周流而勞,血之象也;爲赤,其色也。

14·41離爲乾卦於木爲科上槁,附且躁也。

14·42艮爲小石,堅離入也;爲徑路,通或寡也。〔一〕

【校勘】

〔一〕原注曰:“或”,一本作“且”字。

14·43兌爲附決實則外附必決也;爲毀折,物成則上,柔者必折也。

14·44坤爲文,衆色也;爲衆,容載廣也。

14·45乾爲大赤,其正色也;〔一〕爲冰,健極而寒甚也。

【校勘】

〔一〕“其正色也”,明徐本作“其正色”,無“也”字。章校本底本爲明沈本,同於明徐本。章校本據《橫渠易說》補“也”字,《全宋文》從之。清張本、清賀本同於宋《鳴道》本。劉按:章校本所據不當,但補“也”字爲是。

14·46震爲萑葦爲蒼茛竹爲旉,皆蕃鮮也。

14·47 ⚊陷溺而不得出爲坎,⚊附麗而不能去爲離。

14·48 艮一陽爲主於兩陰之上,各得其位而其勢止也。《易》言光明者,多艮之象,著則明之義也。

14·49 蒙遽亨之理,由九二循循行時中之亨也。

14·50不終日貞吉,言疾正則吉也。仲尼以六二以陰居陰,獨無累於四,故其介如石雖體柔順,以其在中而靜,何俟終日,必知幾而正矣。

14·51 坎維心亨,故行有尚外雖積險,苟處之心亨不疑,則雖難必濟而往有功也。

14·52 中孚,上巽施之,下承之,其中必有感化而出焉者蓋孚者覆乳之象,有必生之理。

14·53 物因雷動雷動不妄,則物亦不妄,故曰物與無妄。靜之動也無休息之期,故地雷爲卦,言反又言復,終則有始,循環無窮。人,指其化而裁之爾;〔一〕深,其反也;幾,其復也;故曰反復其道,又曰出入無疾

【校勘】

〔一〕“人,指其化而裁之爾”,章校本依《橫渠易說》改作“入,指其化而裁之爾”。宋《文粹》本、明清諸本、《全宋文》皆同於宋《鳴道》本。劉按:《宋元學案》、王夫之《張子正蒙注》作“入”。今檢索《易說》諸本,惟章校本作“入”,其他諸本(《粹言》諸本、明呂本、明徐本、通志堂本、薈要本、《文淵》本、清《全書》諸本等)皆作“人”,疑章校本録入時判定有誤,或爲底本之誤。則其所謂“依《橫渠易說》”云云,本不足爲據。一誤在録入《橫渠易說》,再誤在以錯改不錯,其誤甚矣。(明沈本,未見)

14·54長裕而不設,益以實也;妄加以不誠之益,非益也。

14·55井渫而不食施行惻,然且不售,〔一〕者之嘆歟!

【校勘】

〔一〕“強施行惻,然且不售”,高攀龍、徐必達等如是斷,王夫之斷作“強施行,惻然且不售”。俟考。

14·56 闔戶,靜密也;闢戶,動達也形開而目覩耳聞,受於陽也。

14·57 辭,“各指其所之,聖人之情也指之所,趨時盡利,〔一〕順性命之理,臻三極之道也能從之則不陷於凶悔矣,所謂變動以利言者也。然爻有攻取愛惡,本情素動,因生吉凶悔吝而不可變者,乃所謂吉凶以情遷者也。能深存繋辭所命,則二者之動見矣。又有義命當吉當凶、當否當亨者,聖人不使避凶趨吉,一以貞勝而不顧,如大人否亨有隕自天過涉滅頂凶無咎損益不克違其命亂也之類。三者情異,不可不察。

【校勘】

〔一〕“指之所,趨時盡利”,明清諸本、章校本、《全宋文》皆作“指之以趨時盡利”。林按:此“所”字,似與前句之“所”相呼應。今从宋本。

14·58 因爻象之既動,明吉凶於未形,故曰爻象動乎,吉凶見乎外

14·59富有者,大無外也;日新者,久無窮也。

14·60 顯,其聚也;隱,其散也。顯且隱,幽明所以存乎象;聚且散,推盪所以妙乎神。

14·61變化進退之象云者,進退之動也微,必驗之於變化之著故察進退之理爲難,察變化之象爲易。

14·62憂悔吝者存乎介,欲觀象之小疵,宜存志靜,志所動之幾微也。

【校勘】

〔一〕“志所動之幾微也”,明清以來諸本皆作“知所動之幾微也”。林按:“志,識也。”俞樾《平議》:“知,當讀爲志。”“蓋志、知古通用。”二字古雖通用,然當用今通行字。  劉按:二字古雖通用,但“志”字似與前句呼應,故存舊。

14·63 往之爲義,有已往,有方往,臨文者不可不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