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尹默书法展——孔德学校

 百了无恨 2019-08-11


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大街智德前巷,这所看上去并不特别出奇的学校,却有着辉煌的历史,因为被称为中小学教育改革“试验田”的孔德学校即建于此。

孔德学校

1917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和教授李石曾,积极从事中、法两国间教育事业的交流,并想对我国中小学教育加以改革。1917年12月25日,蔡、李二人和北大教授沈尹默、马裕藻、马衡等,在东城方巾巷华法教育会的会址上,创办了一所新型的学校——“孔德学校”,校名取自法国实证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的姓,希望把法国的实证主义介绍到中国。

蔡元培(1867—1940)

李石曾(1881—1973)

沈尹默作为孔德学校最早的发起人之一,对这所学校倾注了一腔热血。尽管蔡元培是该校名义上的校长,但因其身为北大校长,事务繁多,故孔德学校的重任落于沈尹默及马廉肩上。为了方便到孔德学校上班,处理学校事务,沈尹默还把家搬到临近学校的北池子骑河楼妞妞房胡同15号。在处理学校事务时,特别是为孔德学校筹集经费,可谓是呕心沥血。在此件作品中,沈尹默回忆孔德学校办学经过:“……校中之执事人屡易,华法教育会之补助金亦停付,一切责任完全由现在主持孔德学校诸人担负,蔡、李两先生亦不时与以援助。”又云:“创始至今,无日不在经济困难中,中间经曾向各方面募款,然得数甚微,前后总计不过一万元。”

书孔德学校创始之经过

孔德学校是由一批有着先进改革创新教育思想的北大教授所创办。其新颖的教学理念突出表现在人格的教育上,学校老师以教导学生如何可以做成一个完完整整的人为教学目的。蔡元培在孔德学院二周年的演说中讲到,孔德学校创办之初,创始人对孔德学院的设想:“不仅把学校变成读书的场所,还要使它成为人格养成的地方”。[1]沈尹默亦言:“学校是人格养成所,不仅为读书识字之机”。学校创办之后,刘半农曾在校中借住两个多月,目睹其教学模式,称之“的确就是实施人格教育的机关”。

1918年,沈尹默、马裕藻、钱玄同、陈大齐等以“新教育研究会”的名义编出孔德小学一年级学生用的国语课本。“课本的内容有短语、儿歌、故事等,每个生字都有注音,还有插图。”小学一年级国语课中先教注音字母,这在当时是一种新的试验。钱玄同等人主张将文字拼音化,沈尹默是赞同的。他认为在文字改革的过渡时期,可以用注音字母来代替旧式的反切。孔德学校的教材是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课本为蓝本,从中挑选课文,加以审订改编,并用白话文重写。学生经过一年级的训练,就能写点表达自己情意的短文。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培养了学生敢写的能力。《孔德校刊》《孔德旬刊》上会时不时发一些学生画的画和写的作文,“不但可以练习作文之技能,及引起创作之兴趣,且可促进其观察能力与思维力,渐渐注意到自己及自己之环境,与其开展在前面无限的程途。”[2]

《孔德校刊》书影

《孔德校刊》插画

孔德学校男女同校,开此风气之先。沈尹默在《书孔德学校创始之经过》手稿中言:“初将高小男女分班制改作合班制,颇受一般人士之非难。”民国初年,“男女七岁不同席”“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礼教观念,仍然十分盛行。1912年初,蔡元培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积极倡导尊重妇女人格及平等权利。但是守旧势力非常强大,致使社会上对孔德学校男女同校之事异辞颇多。沈尹默等人坚持男女同校,去除男女观念不平等之弊病,实现男女教育平等,意义重大。

北京华法教育会开会及孔德女校开学礼记之摄影

沈尹默亲自参加孔德学校的图书馆建设,并利用自己渊博的国学知识和对书籍的痴迷,精心为图书馆挑选书籍。从1924年起,由沈尹默、马廉等人开始购买书籍。1925年,沈尹默和钱玄同多次商谈购书事宜。2月9日,“午至孔德访问沈尹默,向他要钱买两部《清经解》也。”[3]3月5日晚8时,“……访尹默,因师母出售一部明《六十种曲》印本,颇不坏,索价格八十元(一百廿本),拟令孔德贾之也。”[4]前前后后,孔德学校图书馆共收64000多册。1952年9月,孔德学校改为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后,经北京市政府会议决定,这批图书由北京首都图书馆接管保存起来。

沈尹默等人在孔德学校这块教育改革试验田上浇灌了一腔热血,他们对新的教育理念的追求以及新的教育方针的实施,造就了曾经辉煌的孔德学校。

注释:

[1]沈长庆,《沈尹默家族往事》,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年版,第249页。

[2]参见沈尹默:《书孔德学校创始之经过》。

[3][4] 郦千明编著 《沈尹默年谱》,上海书画出版社,2018年,第174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