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肃省博物馆

 yi321yi 2019-08-11

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在兰州,是之前重走丝路时和朋友一起去逛的。由于到达兰州之前,我先游玩了哈密、敦煌、张掖,路过了玉门关、武威等地,所以,在馆内看到来自河西走廊不同地点的文物时,心情比较感慨。

我游玩的时间距离现在比较久,很多细节记得也比较模糊,就挑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件文物来和大家分享。

一、     铜奔马与车马阵—战争

这个文物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马踏飞燕”,其官方名为“铜奔马”。这匹马,三足腾空,右后足踏在一只飞鸟的背上,飞鸟惊诧地回头观望,喻意神速。关于该造型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是说马的速度极快,另一种解释是该马为神话中的天马,因此在鸟之上。

这匹马的侧面我已经见过很多次,因为早在1983年12月,铜奔马就被定为中国旅游的标志,一直沿用至今。不过铜奔马一般都以侧面做为标志出现在大众视野,这使得我对它的正面非常好奇,于是我就去看了

感觉有点好笑。马已经跑疯了,表情失控。铜象非常还原急速奔跑中的马形象。

铜奔马的后面是庞大的车马阵,是汉朝军队的缩影。

汉朝人非常崇拜马,因为马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能为战争胜利增加筹码。汉朝,尤其是汉武帝时期,是我们民族最骄傲的历史时段之一。在汉武帝时期,汉朝积极对付最大外患—匈奴,先后出现卫青、霍去病等杰出名将。

战争,每次我们开始歌颂那个时候的战争和胜利时,我仿佛看到浓墨重彩的喜剧演员开始上台演戏。不怀着悲悯的心去看待历史,看待战争胜利,实在是非常残忍。这样的残暴绝不应该愚昧地上升为民族自豪,民族耻辱还差不多。如果发动战争仅仅是为了胜利,而不是为了胜利后的太平,我觉得死在河西战场上的军人和翻滚的砂石没有一点区别。所有牺牲都只是年份里的一个数字,华桌上的一场狂欢。

二、     驿使图—通讯

《驿使图》或许很多人都会感觉似曾相识。如果手头正好有张中国邮政储蓄绿卡的话,你会发现上面的图案与它十分相似。它曾作为中国邮政的标志广泛流传。

图中,一个邮驿使骑在红鬃马上,头戴进贤冠,身穿右襟宽袖衣,足登长靴,左手举木牍文书,右手持马缰,驿骑四蹄腾空,信使则稳坐马背。许是速度太快了,连马尾都飘了起来,再现了当时边境地区驿传的紧急情景。特别是传说图中的驿使脸上五官独独缺少了嘴巴,说明了驿传保密的重要性。

我国邮驿通信历史悠久,最早是通过“击鼓传声”和“烽燧烟火”的方式传递。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驿站网,形成了我国最早的邮驿法。汉武帝时,在河西走廊“设四郡、据两关”,邮驿文化发展迅速。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我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达两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

而对于我们经常看电视剧看到的“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也是要通过驿站完成的。“六百里加急”是要求公文在传递过程中每天要走六百里。信使背着公文策马狂奔,每到一个驿站都换马进行接力。由于每个驿站相隔大约二十里左右,所以每匹马都可以全力奔跑,不必珍惜体力。理论上,能够上“六百里加急”的公文都是了不得的大事,例如大军出征、主帅阵亡。而“八百里加急”便更是急迫,在同治皇帝杀安德海的时候出现过一次。为了防止慈禧出手阻止山东的地方官杀安德海,尚未成年的同治皇帝抢在慈禧得知此事之前,用“八百里加急”递送处斩安德海的圣旨。

假如四川发生叛乱,巡抚在成都向北京发送这一紧急情报,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皇帝最早也要一个月以后才能知道此事,比邮政最便宜的快递还要慢。

三、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看自己

最早看到这个文物是在小学的美术课本上,我印象深刻。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原始人做的罐、壶等日常器具都只画有鱼、鸟、蛙。做出人像的还真的比较少。

位于口部的圆雕人头像,披着整齐的短发,五官位置均匀端正。双耳有系挂饰物的小穿孔。从人像的发式来看,正是古羌族的披发样式。这种象形陶器,是原始人类在长期的生活观察和美的创作意识中,结合日常所见而创造出来的尚未脱离实用的原始雕塑制作,对于后来的青铜器中多见的象形器物影响很大。

在大地湾遗址出土的上千件陶器中,塑有人像的彩陶瓶仅此一件,该器物或许和原始宗教祖先崇拜有关,或是母系氏族崇拜的“祖先神”。我们的祖先开始审视自己的族群并以陶的形式纪录,从崇拜别的生物到崇拜自己的种族。

三个狗头

四、     唐三彩—文化自信

所谓唐三彩,是指唐代陶器上的釉色,后来也用来泛称唐代彩陶。唐代彩陶的釉色有很多种,如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但主要以黄、绿、褐(或绿、赭、蓝)三色为主,所以称之为“三彩”。

唐三彩具有较高的装饰艺术水平。但由于实用性较差,唐三彩主要用于随葬,即冥器和俑。

在唐三彩的造型中,胡人也是主要的角色之一。

五、     佛教艺术—祈福

在到兰州之前,我去了敦煌,参观了敦煌莫高窟,欣赏了不少精美壁画和石雕。不同与洛阳龙门石窟,其大多是皇族、高官捐刻的石雕,莫高窟中多是商旅使节、平民百姓为了祈求出入平安而捐刻的石雕和捐绘的壁画,少了些许庄严,多了很多生活气息和异域风情。在壁画中,记录了很多边塞生活的细节和各地使者商旅往来的片段,风格多变,留下多元文化交融的痕迹。

在莫高窟,飞天画像非常精美,尤其是盛唐时期,飞天的造型更加华丽富有装饰性,风格热烈而奔放,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飞天,是佛教中天帝司乐之神,又称香神、乐神、香音神。飞天男女不分,职能不分,以香为食,不近酒肉,有佛陀出现的场合,便一定有飞天存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