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普遍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学校和家长之间缺少沟通,而青少年又特别容易冲动,盲目的崇拜社会的不良风气“当大哥”,分不清什么是“义气”两字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同时,家长和孩子之间,也缺乏信任沟通,孩子在学校出现了问题,回家不敢跟父母说,等父母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 “2018年12月5日至13日,河北某校初一女生刘某,在不到10天的时间内,遭到7名同学多次殴打,15天后经过警方坚定构成轻伤二级,而涉案的7名学生,均未年满14周岁。” 每当看到这样的新闻,我的心里就非常难受,因为我也是一位母亲。孩子身上的伤,可能会慢慢愈合,但是孩子脆弱的心,可能再也难以愈合。我记得一位40岁的大姐跟我说:我永远忘不了自己12岁那年,在学校门口被4个同学围着打的场景,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是会做那个噩梦,每次醒来都会出一身冷汗。 我相信很多人在网上都看到过类似的新闻,逼女孩子脱衣服、几个人轮流扇耳光、把男孩子关到厕所不许出来,而这些孩子的家长,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事情,都是在网上被曝光后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孩子受了如此大的委屈。 虽然现在的学校管理的严格了,依然会有一些个例发生,依然会遇到可恶的施暴者。有些孩子天生性格懦弱,再加上家长跟孩子平时很少交流,更是助长了施暴者的火焰,让自己的孩子成为“软柿子”,任人宰割。如果孩子从小就被欺负,而且得不到家人的帮助,他们长大后就会变得愈发胆小懦弱,心理阴影会愈发严重。 不想孩子被人当“软柿子”捏,请牢记这3点,孩子长大才不被欺负 1、不强迫孩子去分享 孩子小的时候,不懂得分享,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这叫护食。经常见一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给哥哥一点,快,不然下次不给你买了;让着点妹妹,你是哥哥,别那么自私……”如果孩子不去分享,父母就会说孩子小气、不懂事、自私鬼等等。 如果家长这样对待孩子,会导致两种现象的发生: 第一,孩子会觉得,如果我不去分享,不去让着点别人,父母就不喜欢我,我还是受点委屈吧。 第二,孩子会失去安全感,因为父母没有站在自己的立场,导致孩子不敢反抗,只能变得软弱。 分享这件事,不需要强迫孩子,家长只可以引导。当孩子慢慢长大,自然就懂得分享的好处,那时候发自内心的分享,才是真正的分享。 2、教孩子学会拒绝 身边就有这样的女孩子,上大学的时候谈恋爱,一点都不喜欢对方,但是对方却穷追不舍,最后勉强同意在一起。问其原因,女孩子却说:“我怕拒绝后,会伤害到他!”这就是典型的不会拒绝别人。 还有,就是在寝室里,大家都懒得去买饭。而小李是一个老好人,这次帮小张带饭,下次帮小王带饭,慢慢的大家都让小李带饭,因为小李是个老好人,从来不会拒绝别人。如果哪天小李不帮忙带饭了,大家肯定会对小李特别气愤。 教孩子学会拒绝别人,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要在大家面前做老好人。委屈自己,成就别人的事情不要做,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不要做,内心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做,要敢于当面拒绝别人。让别人知道你是有底线的人,因为,你若不拒绝别人,将来受伤的就一定是你。 3、允许孩子反击别人 正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句话应该让孩子清楚的记得。当别人不欺负你的时候,不能主动去欺负别人,当有人欺负你的时候,可以奋起反抗。 侄子上幼儿园的时候,跟我说:“有个小男孩一直拉我的衣服,我都警告他好几次了,他就是不听,太烦人了。”我对侄子说:“如果下次他再拉你的衣服,你就使劲揪住他的耳朵,问他还敢不敢了,等他说不敢了,你再放手。”有天侄子放学回来告诉我,用了揪耳朵那招以后,他再也不敢拉我衣服了。 让你的孩子清楚的知道,你永远是孩子的靠山。如果有人敢主动欺负你,爸爸妈妈会直接冲过去保护你,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 作为父母,不要每次遇到问题,不分青红皂白的去指责孩子,问清楚事情的原因、经过,再去决定如何处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