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瘀血”与“血瘀”辨析

 心心相印一一一 2019-08-11
血瘀或瘀血理论是中医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70年代开始, 不少学者将血瘀或瘀血理论与现代 疾病结合起来, 血瘀理论得到新的发展, 微观辨证 的发展使活血化瘀法应用范围也大大扩展, 但人们 也逐渐认识活血化瘀法的应用并未获得预期的治疗 效果,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运用血瘀理论, 有必要对 “血瘀” 与 “瘀血” 这两个概念进行深入研究。
关于血瘀与瘀血概念内涵, 目前有这样几种观 点: ①瘀血与血瘀一致, 二者为表述差异。 中医大 辞典》解释 “瘀血” 为 “血液瘀滞体内, 包括溢出经 脉外而积存于组织间隙的, 或因血液运行受阻而滞 留于经脉内以及瘀积于脏腑器官” 。 “
血瘀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 气滞日久不能行血, 血运难行; 气虚推动无 力, 血行滞缓; 阴虚血少或邪热熬灼, 血液黏稠, 流 行不畅; 阳虚寒浸, 血液凝滞; 以及外伤溢血内留, 滞而为瘀等。 因而, 可以说血行滞缓和血液黏稠时为 血瘀, 若病情进一步发展, 血瘀日久, 血行滞缓和血 液黏稠发展为凝滞瘀结而不散, 成为凝血、 死血, 便 是 “瘀血” 。 血瘀是气滞、 气虚、 阴虚、 阳虚以及外伤 所致的血运失常, 血行滞缓, 但尚未到凝滞不动的程 度, 是瘀血的前期状态。 而瘀血是凝滞不动之血, 是 “静止之血” , 以及由瘀血内阻所致的组织的变性、 积聚、 成块等。 清代名医王清任曰: “血受寒则凝结 成块, 血受热则煎熬成块” , 其中 “块” 就是所说的 “瘀血” 。 据此, 笔者提出血瘀是瘀血的 “液相” , 瘀 血是血瘀的 “固相” 。 血瘀是 “瘀” 相对较轻的状态, 瘀血是 “瘀” 较严重的状态。 血瘀与瘀血是不同的概 念, 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血瘀进一步发展可致瘀血, 瘀血内阻, 致肿、 致痛、 致积聚肿块、 致肌肤麻木不 仁, 反过来, 瘀血内阻又可影响气血津液运行, 致气 滞血瘀, 湿聚痰生, 互相影响, 互为因果。
从瘀血和血瘀二者的临床关系而言, 血瘀不一 定产生瘀血, 但瘀血一定由血瘀发展而来。 血瘀日 久, 或血瘀形成, 治疗不当, 血液滞缓和血液黏稠进 一步加剧, 血液凝滞不行, 便成为瘀血。 瘀血的形成 反过来影响血液运行, 致血行缓慢, 致血瘀。 瘀血和 血瘀二者相互影响, 可同时存在。
血瘀证、瘀血证的临床表现
由血瘀所致的病证称为血瘀证, 由瘀血所致的 病证便是瘀血证。 因血瘀与瘀血关系密切, 因而瘀 血证与血瘀证在临床中也不能截然分开, 但二者有 轻重之别, 瘀血的产生是血瘀日久, 凝滞瘀结而成, 因而可以认为血瘀证在一定条件下是瘀血证的先期 病变, 如果得不到及时或恰当冶疗, 血瘀证便可演变 发展为瘀血证。 血瘀证较瘀血证轻浅, 而瘀血证则 较血瘀证深重
血瘀证的临床表现
血瘀证的临床表现与瘀血证的临床表现有相 似之处, 临床上以舌暗、 有瘀点或瘀斑、 舌下静脉曲 张、 唇痿舌青、 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 疼痛夜甚或 痛处不移、 脉微大来迟或涩等为表现特征, 但血瘀 证无有形之积的形成。 根据目前的实验研究进展, 血瘀证微观改变可见血液流变学改变、 微循环障 碍, 血液呈 “浓” “黏” “凝” “聚” 状态, 血管损伤, 血管内皮细胞改变、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以及炎性反 应等。 有的可见神经、 内分泌、 免疫调节等方面的紊乱。
血瘀证与瘀血证的治疗
血瘀与瘀血有不同的概念内涵, 血瘀证与瘀血 证在病变程度上有轻重差异, 因此, 治则治法亦不 同。 血瘀证宜活血, 瘀血证宜化瘀。
活血化瘀是针对血瘀证与瘀血证而设的治疗法 则, 同样也具有不同的概念和涵义。 活血以流通血 运为目的, 化瘀以祛瘀散结为目的, 前者用于瘀未成 之前, 后者用于瘀成之后。 血瘀证血行滞缓, 尚未形 成有形之积, 病情较轻浅, 使用活血药物可使血行滞 缓恢复正常的血运状态; 瘀血证由血瘀证日久发展 而成, 为有形之积, 病情较深重, 治疗瘀血应在活血 的基础上应用祛瘀破血的药物, 使凝滞瘀结的积血 消散, 恢复血运常态。
血瘀证以和血活血为主, 可根据病情, 适当配伍 其他药物以益气活血, 或温经活血, 或通窍活血, 或 行气活血以增加活血之效; 瘀血证以祛瘀为要, 在活 血法的基础上增以祛瘀破血之法。 此外, 根据气血 关系, 气行则血行, 因此, 不论是使用活血法还是化 瘀法, 都应注意调理气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