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分享——风温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19-08-12

黄某, 男 ,24岁

初诊

2019-01-18 周五

恶寒发热3天

3天前发热,伴有咽痛、头痛,服用布洛芬症状可缓解,但反复发作,自服六神丸、羚羊角颗粒症状亦无改善。现测体温39℃,症见寒热往来,眼胀,两侧头痛,咽干痛,后背发麻,咳嗽,咯痰,咳嗽偶伴痰中带血,无胸痛胸闷,胃纳可,夜寐差,自起病大便不通,小便黄,舌淡红苔薄白,舌尖略红,右寸沉数,左脉洪。

辨病辨证过程:

患者起病便发热,且伴有咽痛,咳嗽,痰中带血,虽有恶寒但不明显,且鼻塞、流涕未见,未见胸闷胸痛,结合当下流感频发,故辨病为风温,而非普通感冒。

患者病起则发热、咽痛、头痛,现又伴随咳嗽、咯痰、偶伴有痰中带血,又见患者舌尖略红,脉有数象,结合病史知诸症起因乃风热之邪侵犯肺卫所致;而“寒热往来、兼见两侧头痛、咽干而痛”是外邪已入少阳之象。

风热之邪侵犯肺卫,导致肺气宣发肃降失调,故咳嗽咯痰;肺气被风热邪气所阻,上焦不通,则胃气不降,大便因而秘结不通。而大便秘结不通,本便易内生火热,更何况现有风热之邪干扰,结合患者脉象已有洪象,知内热已生,虽未导致“胀满实痛”但已有上熏孔窍之象,故患者才有眼胀、痰中带血之症。其中患者右寸肺脉沉,风热侵犯肺卫,常理来讲肺脉当是奋起反抗而现脉浮之象才对,呈现脉沉是何因?细思乃肺气与外邪斗争之中受损,肺气已虚,无力将已有邪气赶出体外,同时无力抵御外邪侵犯,故患者症状反复,且后背发麻也是外邪停留卫表,经气不畅所致。四诊合参,患者核心证候是“风热犯肺,邪入少阳。”

诊断:

中医诊断:风温(风热犯肺,邪入少阳)

西医诊断:流行性感冒

处方:小柴胡加石膏汤合升降散加减3剂

柴胡 12g 炙甘草 6g 大枣 12g 白僵蚕 12g 蝉蜕 12g 姜黄 6g 大黄 3g 炒苦杏仁 15g 生石膏 30g 葛根 15g 姜半夏 12g 炙麻黄 6g玄参 15g

核心病机虽然明确,但当时选方用药上内心还是有点无从下手,再者治外感如将,特别是风温这种病情变化较快的病种,稍有耽误就怕后续更加麻烦,转念一想,邪既然已入少阳,若从六经辨证角度着手,该病例已是三阳合病,用和解少阳一法,以小柴胡汤为底加减最为全面。

小柴胡汤该方历来备受推崇,深受很多医师喜爱,很多名老中医对此方都有很多扩展发挥,临床结合许多名老中医的经验实践后,才体会到该方如能应用得当,确实能够解决许多棘手之疾。因患者风热较重,故去黄芩以升降散代替,加强祛风散热之功;又因内热已现,体温较高,咳嗽咯痰明显,加用石膏、杏仁以清热化痰又能加强降气通腑之功;背部发麻,加以葛根、炙麻黄以宣肺气,通督脉,则背部麻感可消散也;其中以玄参替党参,乃出于热证较重,恐伤阴液的考虑,玄参补正养阴又能敛上熏之热下行。这样一来全方能外宣上焦祛风热,内和阳明降腑气,且又补正托邪,最为全面不过。

随访:当晚即服药一剂,服后腹泻,当晚覆被而眠,身上微汗出,次日醒来仅有咳嗽一两声,它症已解,身无大碍,3剂服完后咳嗽亦缓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