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兰 美国加州大学河滨校区实验心理学博士,在加州大学尔湾医学院神经科和耶鲁大学哈斯金实验室接受博士后训练,曾任教于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以及台湾多所大学。其曾荣获特别贡献奖、终身成就奖等。翻译五十七本生物科技及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并在3000多所中小学作推广阅读的演讲。 2018年10月27下午,台湾认知神经科学知名专家洪兰教授登上“扬州讲坛”,主讲“AI与人脑——从21世纪的脑科学看人生”,以下是演讲实录节选,由记者桂国 王鑫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作者审核。 AI与人脑:透过大脑科学看人生——生命意义在于做一个被需要的人 21世纪已进入AI人工智能时代,个体的人文素养、情商等软实力在人工智能时代被提升到重要的高度,值得我们思考。 先看几幅脑部图片,了解一下大脑的结构。人的前脑受伤,人格会改变,大家骑车要戴安全帽。哪怕小孩骑矮的脚踏车,也要戴。另外,大人不要打孩子耳光,讲话要轻声细语,因为噪音会降低孩子的IQ。 越活越长 动脑让后半生更精彩 人智慧的巅峰在65岁。控制好健康、婚姻、收入后,65岁是最幸福的。56岁时则是做财务决策最好的年龄。 孩子在1岁半之前看电视,坐得很前,因为孩子视神经还无法控制焦距。2岁之前的孩子,不可以吃无脂的奶粉,营养很重要。 1950年,人的平均寿命是49岁。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现在至少是80岁。人越活越长,你要动你的脑,让后半生更加精彩。 各位出去旅行,回来经常感冒,那是接受了很多新的东西,大脑比较紧张,睡觉也睡得不好,回来就容易生病。睡眠很重要,一定要睡好。睡觉之前不要看手机,因为这些光线会影响大脑。 大脑在工作时,需要很多的的血流量。人在阅读的时候,后脑会工作。有的孩子在学习文字时比较缓慢,甚至写字字的结构左右颠倒,因为大脑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而文字后出现的,文字出现时,大脑的功能分布完了,只有借调其他的部分来处理文字。本来那部分大脑的功能是不需要区分左右的,现在用来处理文字了。但是,大脑有学习的能力。有的孩子,一边打人,一边说对不起。因为大脑有一部分到了20岁以后才成熟。人的行为全部和大脑有关系。在人脑中,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海马回会持续产生新的神经元。海马回坏掉,就会失忆。 大脑“留白” 学习要学会思考 人是可以终身学习的,人生是马拉松,要跑到终点才是赢家。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是不对的。21世纪,孩子离开学校,进入社会,都是新的环境,用昨天的方法教今天的孩子,会耽搁孩子明天的前途。只要有学习的能力,任何新知识都能学习。不要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给孩子太多的刺激,反而是一种伤害。大脑要“留白”,学习要思考。 孩子开窍慢,不要着急。“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孩子说话慢,开窍慢,或者使用左手的多,那和家里的基因有一定关系。大人的观念影响孩子,大人的态度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大脑是环境和基因互动的产物。大脑的功能可以被取代,没有手的人可以用脚来替代做事。泰国有个孩子,天生没有手,他的脚跟你的手一样的利落,可以削土豆皮,可以切土豆。还有的人,可以用脚穿针,还可以戴隐形眼镜等。 怀孕时有孕吐,如果吃了不当的药物,就会对孩子的身体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害喜其实是对胎儿的保护。前面三个月最重要。 大脑根据不同的需求,会改变神经的分配。有位4岁的孩子,切除了部分有关阅读的大脑,字母都不能辨识了。但是,到了11岁时,可以阅读了,因为大脑的功能发生了改变,其他部分的功能让其开始学会阅读。大脑产生观念,观念引导行为,行为产生结果,结果改变大脑。这也是一个周期。 情绪 是改变大脑最快最厉害的工具 每一个人都是过去经验的综合,你过去的经验,造成现在的你。孩子小时候,有很多神经细胞,他可以成为任何想要成为的人。但是到了后来,就会进行“修剪”,常用的保留,不用的放弃了。0岁到2岁,孩子大脑正在进行大量的神经修剪,这段时间非常重要。习惯和情绪控制,都要从小养,都是早期的。 抑郁症的病人,负面情绪很大,走在路上,看到让他不愉快的人和事,就会暴发出来。其实,好比牛奶打翻了,不要去管谁打翻了,因为这没什么用,只有往前走,努力赚钱,买新的牛奶。 一个行为做了1万小时后,他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我们看到勤能补拙的神经机制。孩子0到6岁,要养好习惯。6岁到12岁,就要传输价值观。到了12岁以后,同学的影响力比家长更大。好习惯养成,一辈子受用不尽。好比树,长直了就不会倒,长歪了就很难再直了。 生命只有走过才了解,向前看才能活下去。情绪控制在自己手上,没有人能让你不快乐,是你自己使你不快乐。 情绪很重要,孩子做功课的时候,家长不要先骂。骂了,就没有心思做功课了。情绪是改变大脑最快最厉害的工具。抑郁症病人大脑的活化程度只有常人的四分之一。有时候早上起床,情绪无缘无故会不好。但是走动起来,情绪就会好起来。动起来,大脑会产生多巴胺。 情绪是认知对情景的解释。在鸡尾酒会上,听到别人讲自己坏话,回头看是自己的老板,装作没听见。如果是下属,肯定要找他谈话。苦难是石头,顶在头上是灭顶,踩在脚下是垫脚石。带来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情绪很难控制,意志对情绪的控制弱,情绪对意志的控制强。 人不是理性的动物。有两人同乘一辆计程车去机场,迟到了,有一个人的飞机飞走半小时,有一个人的飞机飞走了5分钟。那个5分钟的人就很懊恼,觉得很可惜,而半小时的人的懊恼程度就比较低。其实,他们都得等下一班飞机。 对付压力 最好的办法是寻找能力 读书是让人超越动物的本能。知识和生活挂上钩,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人生不可能没有压力,任何事情超越你的能力就是压力。对付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找能力。人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被拿走,只有一样不能,那就是选择权,你可以选择做绅士或淑女,保持风度。 有个心理实验是关于社会压力的,一对一的时候,往往会坚持自己。如果一对二,一对多,往往就会动摇。只有自信的人才会坚持自己。 21世纪的教育很重要,21世纪的知识翻新很快,那就需要“合作、沟通、批判性思考、创新、自信”。自信心是别人对你长期的肯定,要有知识,有思考的能力。现在教会孩子的基本功,听说读写。孩子要学会和别人合作,要有沟通的能力、阅读的能力。 很多压力来自对人和情境的误判,对别人成长的背景知道的越多,了解越深,越不会误会。 在21世纪,孩子有宽广的背景知识很重要。医生需要有观察力和推理力。我曾经建议医学院的学生去读《福尔摩斯》,里面有很多精彩的推理。 操之在己,不要说别人什么时候改变,而是我可以做什么来改变我自己。本钱、本事、本人,不受制于人。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心转。 生命意义 在于做一个被需要的人 人生不停在做决定,不做决定本身就是一个决定,不做选择本身就是一个选择。选择只是一个开始,圆满完成才是目标。70岁的老太太婚姻圆满,有人问她诀窍,她说,我们过去,东西坏掉不是扔掉,而是修好。 改变心态,改变生命。没有任何一个地牢比心牢更幽暗,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人去走,路就通。 泰戈尔说过,如果你在夜晚时,因看不见太阳而哭泣,那么你的眼泪会让你看不见满天的繁星。卓别林曾说,如果一个笑话讲了三遍便没有人笑了,为什么一个不愉快的事要在心中讲三十遍? 抱怨就像骑木马,让你有事做,但不会前进一步。有些人似荷,只能远观;有些人如茶,可以品味;有些人像风,不必在意;有些人是树,可以依靠。 人,避免烦恼,不要和别人比。不要把自已跟别人比,因为基因不同,后天生长的环境也不同,比是不公平的。爱因斯坦说过,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用爬树的能力来评断一条鱼,它将终其一生认定自己是个笨蛋。 了解自已的长处,接受自已的短处。人生在世,重要的是有什么能力,而非缺少什么能力。诺贝尔说过,有钱不能使人幸福,幸福的泉源只有一个,就是使别人得到幸福。 什么是幸福?家里没病人,牢里没亲人,外面没仇人,圈里没小人。富在知足,贵在知退,福在受谏。富不如贫之无虑;贵不如贱之常安。生命的意义在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做一个被需要的人,生命才有意义。为人点灯,明在我前。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中科院心理所继续教育学院心理学课程 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7月13开学) 2.咨询心理学(学费即将上调) 3.管理者心理资本开发与培养 4.大数据与用户体验心理学 报名咨询:刘老师:13713891602(电话&微信) (注:符合条件可申请硕士学位\深圳周末面授班和全国网络班) ▼ 扫一扫添加中科院心理所 刘老师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