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2014年10月30日,公司度中层干部2014年年度培训班开班了,公司聘请了著名文化学者叶观澜、刘永杰讲师、黄白讲师,分别就《国学智慧与职场修炼》、《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营销》、《建筑装饰行业宏观形势与发展动态》这三个方面,从宏观到微观,从行业到企业,全面而细致的进行了讲解和分析,本人结合此次培训的一些思考,谈一谈如何抓好技术系统的基础管理工作。 二、系统基础管理的重要性 现代企业管理是综合管理、专业管理和基础管理的综合体系。基础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基础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没有坚实的管理基础,企业就不可能健康持续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将企业比如成一座大厦,综合管理、专业管理是大厦的“楼层”、基础管理工作是大厦的“地基”,“地基”扎实,则大厦稳固,否则将屋倒楼倾。因此,纵观建筑装饰行业的现状,目前如何提高建筑装饰施工项目的各项履约能力和效益水平成为了建筑装饰行业基础管理发展的重点,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三、加强技术系统基础管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此次培训中,导师们都提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问题。那么,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成为了摆在我们眼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在项目管理的范畴中,技术管理工作是项目履约和盈利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是其他各项管理工作的支撑。同时,技术工作贯穿项目管理工作的始终,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在新的行业竞争环境下,如何通过技术管理提高项目履约能力和创效水平,树立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与话语权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因此,从技术系统基础管理的角度出发,根据我司项目管理现状,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利用技术与商务的结合,为项目管理提供盈利的平台,利用“技术创效”增加解决项目商务问题的途径,同时提高项目的各项履约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利用招投标阶段的技术管理工作,为项目履约和商务创效开荒引路。 目前,根据公司要求,项目部在进场后首先应编制项目策划,在此过程中重点解决商务、法律风险等问题。而在投标阶段,我们也可以利用技术标的编制,为商务与化解法律风险埋下一些伏笔,提前谋划,做到未雨绸缪,为后期的项目策划做好铺垫。 1、项目“初步策划”可与技术标的编制同时进行,借此做好商务创效的早期筹备工作。 可以将“项目策划”的思想概念向前移,从招投标阶段就开始介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评标阶段就进行一次项目“初步策划”,重点讨论和解决一些假设中标后会遇到的重要商务问题以及可能会出现的工期反索赔的履约问题。在评标阶段,技术标的评审可与项目“初步策划”评审同步进行。 2、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进行技术标的编制,为项目后期的顺利履约做好铺垫。 各种不同类型的项目,业主除了注重项目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也会对某一方面的管理工作特别侧重,如房地产住宅类项目的业主的侧重点会放在施工进度、时间关键节点以及绿色环保问题上;中心区办公楼类项目的业主最关心的问题就比较全面,如施工进度、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都会注重;高级酒店类项目的业主比较设计和质量方面。因此,在编制技术标时,应从一开始就从业主最关心的问题着手,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技术标的编制,有意识的为项目工程履约做好技术上的铺垫。 3、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应为项目开工后的工期调整、索赔埋伏笔。 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除了要响应招标文件中要求的重要工期节点外,对工期编制要有针对性和可实施性。要注意添加对其他各个专业单位完成时间的要求,有意识的添加并延长我方的主动时间(如重要工序的施工时长、重要材料的加工工期、深化设计时长、样板房的制作时长等);有意识的添加并缩短制约我方施工的被动时间(如其他施工单位的隐蔽时间、材料样板确认时间、深化设计审批时间、样板房审批时间)。 (二)、利用中标后项目前期阶段的技术工作,为项目履约和商务创效牵线搭桥。 项目前期的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技术策划与商务策划的结合”,应强化测量放线、深化设计、设计变更、材料替换、项目策划、二次经营的各种关系的相互影响。 1、利用深化设计与技术攻关解决商务变更策划 项目的深化设计、技术攻关、二次经营三者的结合是项目商务变更策划的极其重要的手段,是项目是否盈利的风向标,是商务策划的直接引导者,也是项目技术管理工作最有价值意义的阶段,我称之为项目技术管理阶段的“灵魂阶段”。 一般情况下,项目合同中会对设计变更进行约定和要求,一般基层材料的优化与变更属于项目自行优化,基层材料的更换将不予调价,而面层材料的更换才属于设计变更和调整价差。因此,我们在深化设计与技术优化时可遵循“基层做减账、面层做加帐”的原则。(基层在满足规范技术要求、满足结构性能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面层材料通过性能、外观、质地、规格、消防、结构安全等各项手段和渠道进行替换和变更。) (1)确保盈利子目不被取消或被设计变更:当有盈利项时,应与设计机构进行充分沟通,维持原设计意图。同时,尽快确定供应商及签订采购合同,并向业主传达已供货的信息。(如确实需要进行变更,也要推荐设计机构采用新型材料。同时要以材料已定货加工为由向业主进行索赔。) (2)通过施工图优化、设计变更、竣工图编制,确保亏损项目扭亏为盈。 施工图优化:应主要从“节流”方面入手,遵循“基层做减账”的原则。优化不等同偷工减料,它是在满足国家规范前提下的一种技术手段,在不改变装饰效果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改变材料的用量和规格划分或施工结构,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通过设计变更对面层材料进行替换:应从“开源”方面着手,遵循“面层做加账”的原则。从观感、消防特性、安全性、结构及使用功能上找出新的突破口,通过切实可行的新的设计方案,替换和优化原有方案,达到设计变更、重新报价获得盈利目的。 竣工图的编制为商务结算埋伏笔:首先在深化设计阶段,有意识的适当加大盈利项目的尺寸标注,为项目的最终结算打下基础。在竣工图绘制阶段,重点体现在变更和签证部位的节点图一定要绘制清晰,要能达到依据结点图能计算出材料的消耗量为要求。当然,竣工图的绘制应当因地制宜,因时而异,根据具体情况,提前做好《竣工图编制策划》。 (3)控制节奏:在项目深化设计与技术优化时,应严格遵循满足系统结构安全、国家标准规范、行业行规、满足质量要求、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要求,不能为了降低成本而进行不合理的简化基层,也不能一味追究利益最大化而进行不合理的材料替换,应掌控好深化设计的节奏,谨防“盲目深化”。 (二)细分与强化现场放线与深化设计的作用,将深化设计与放线下单密切融合。 项目在履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施工进度无法满足要求、施工质量不理想、重复施工问题多,材料到场后货不对版等。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由于施工中测量放线精准度、深度不够,深化设计挖掘深度不够,材料排版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相符等问题,造成材料下单不及时,导致供货不及时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影响履约工作。公司领导目前已经非常重视此问题,并且已经提出好的解决措施与方向,正在推行、试行。如果可以执行好,将能够大幅提高项目履约能力。因此,如何在执行过程中将方案措施进行具体化,最终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1、室内装饰工程的深化设计统一放线、下单、提材料计划。项目的测量放线工作可独立进行,从班组与施工员的工作内容中剥离,隶属于于深化设计师,为深化设计师服务,从初步测量到最后的排版下单,进行统筹。深化设计师统一安排进行放线、排版、下单工作(目前公司正在进行试运行工作)。只要能做到“下单排版放线”阶段的细致入微,材料下单下料就可以精准,将大大减少施工现场的错误和重复施工,提高履约能力。放线的三个阶段并不是固定单一的模式,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和特点而定。 2、大型项目的测量放线阶段建议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放线”阶段、“精放线”阶段、“下单排版放线”阶段,由深化设计师统一进行统筹管理。 第一阶段为“初放线”阶段。时间段在工程项目中标后,深化设计最终完成前进行。此时的放线工作仅做勘察现场,总包轴线、水平线的移交,水平辅助线的确定,墙面完成面线的进行初步核定,其目的是统计现场的偏差、施工影响的项目与数据,为深化设计提供现场的初步资料,同时,为图纸会审提供初步资料。该阶段的重要任务是为项目商务策划、设计变更、材料替换预留出充足的准备时间。同时,由于此时在项目商务问题上仍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从项目商务方面考虑,该阶段可不用考虑过细,此时的深化设计可暂不考虑完成面与收口节点做法,只对原招标设计进行基层优化、综合末端的排版布局等工作,并做好上报、审批工作。(该深化设计阶段也可称为“初步深化”阶段)。此时应控制好深化设计的进度节奏,为商务变更争取更多的时间。 第二阶段为“精放线”阶段。时间段在深化设计完成并审批下发后进行(该深化设计阶段也可称为“二次深化”阶段)。同时,大宗材料替换完成,大项设计变更完成,基本商务风险化解完成。此时的放线工作应详尽而细致,全面将深化设计的成果如实的反映在施工现场的墙面与地面。(由于此时可能会有局部少量不能确定的材料而无法进行放线工作,该部分的放线工作可放在第三阶段)。并将能够将确定的材料板块的排版、末端反映在施工现场。 第三阶段为“下单排版放线”阶段。时间段在所有二次深化设计工作全部完成,商务风险化解完成。此时的放线工作应做到细致入微,将所有完成面、板块分割与排版、缝隙、综合末端、检修口等所有深化设计内容全部反映在施工现场,让施工图转化为施工墨线,项目部根据“下单排版放线”进行下单下料。 (三)通过样板施工阶段解决商务问题。 样板是我们项目管理过程中重要的阶段,样板制作完成,标志着前期深化阶段、材料样品确定、商务变更、大型设计变更等一系列重要内容完成,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因此,该阶段除了是我们施工前期准备、图纸消化、合同正常履约的重要阶段外,也是我们进行商务策划、材料替换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技术工作应具体建议做法: 1、提出原设计方案中的不足,为设计变更做铺垫; 2、基层结构进行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合理优化; 3、对商务报价中的亏损项,逐一进行专项策划。利用国家规范、行业行规,寻找原设计方案中的漏洞,进行合理的设计变更与材料替换; 4、提前注重各项专业之间的穿插与配合,对大面积施工时的顺利展开做好预防工作,防止重复施工; 5、解决各材料之间的搭接关系、收口方式,为“下单排版放线”做好充足准备。 (四)通过材料的特性、为商务变更寻求突破口 不同的装饰材料有着相同的共性,也有不同的特点。如何利用好各类装饰材料的共性与特点,为商务变更创造更多的渠道和手段,将会是今后项目技术工作的重点。 从消防特性入手:目前装饰装修中对消防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大型项目、超高层建筑,凡遇到不能满足消防要求时,通常是一票否决制。因此,我们可以从材料的消防问题入手,通过消防规范的运用,进行材料替换。 从材料质地特性入手:仔细分析招标文件与合同条款中关于材料替换的具体细节要求,从材料的自身特性上寻找突破口,可寻找相同类型装饰材料的不同差异进行材料替换,从而达到重新报价的目的。 从观感特性入手:对原设计方案中的材料的观感进行分析,站在业主、设计方的角度,寻找材料替换的突破口,推荐比原设计方案更加合理同时又能达到原设计理念的新型装饰材料。 从结构稳定性特性入手:装饰工程的设计、施工应首先满足结构安全和稳定性,相同材料被运用在不同空间、不同规格时,其自身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将会不一样,我们可以利用制作样板的机会,从该特性着手,争取材料替换。 从鲁班奖的质量要求入手:充分利用“鲁班奖”工程质量要求,以合理的理由在深化阶段对损耗大的项目重新排版,达到减少损耗降低采购价格降低成本的目的; 从其他方面入手:如目前越来越注重的绿色环保特性、防潮防腐防虫等特性。 (五)利用项目实施阶段的技术管理工作,为项目履约和商务创效打开局面。 通过进度计划的编制、现场变更洽商的策划、施工组设设计方案、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专项方案疑难杂症的解决为项目的顺利履约和创效创造条件。 1、进度计划的编制应为工期索赔与反索赔留下充足的证据。项目开工后,需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除根据合同总工期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外,也应对其他各相关专业单位的隐蔽时间、完成时间提出要求,对主要的关键线路和关键工序时设置前置条件(这也是公司领导一直强调要求的)。同时,在编制时适当缩短其他专业的要求隐蔽完成时间,延长我方的材料加工、运输、安装工序时间。为后续的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做好铺垫。 2、现场技术变更洽商的申报与商务密切结合,为商务签证做好铺垫。 现阶段我们的技术变更洽商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因解决施工现场原设计方案不完善而编制变更洽商,为施工服务;第二部分为根据技术变更洽商,提出商务索赔费用,为商务服务。因此,在技术变更洽商的编制过程中,项目技术洽商变更的编写要以有利于商务洽商报价、计算为原则。 3、通过专项方案的编制为商务签证、索赔创造依据。在编制各项专项方案的过程中,特别是编制重要材料的施工专项方案、现场专项施工方案、保护措施时,应有意识的为商务变更、签证埋伏笔,特别是新材料新工艺、合同外新增的分项工程、重要替换材料的措施方案,其中所需材料、人员、机具设备的数量可按商务思路进行合理调整,以便为商务签证留下充足依据。 (六)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的大量推广,为商务工作创造更大的空间。 目前装饰行业常规性装饰材料都已经比较透明化,施工技术要点都已经比较成熟,市场利润也越难越挖掘。由于装饰材料更新快、市场价格差距大,新工艺、新材料在施工技术、材料价格、各项专项措施上、节能环保上更具优势。同时,不同的工程项目有着不同的重难点,而将这些重难点作为切入点,适时的推广新材料、新工艺与新技术,能为商务工作创造更大的空间。 四、总结 从技术看商务,就是利用扎实的技术管理工作,通过项目管理过程中缜密的技术策划,全面而细致的铺垫,夯实项目基础管理的各项工作,为商务创效工作开疆扩土。 老子说:“虽高,必以下为基”。只有把基础夯实,才能有宏伟的大厦。一棵大树能不能长好,关键要看根扎得有多深、多广、多牢。正所谓万丈高楼从地起,没有扎实的基础,一切宏伟的愿景都是空谈。只有把基础夯实,才能有宏伟的大厦。基础管理看似简单,但它是基本功,是内功内力。只有抓住本质,系统解决,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技术工作亦是如此,因此,只有通过领先的技术水平、过硬的施工质量,打造一个坚实可信的项目团队;通过扎实的系统基础工作,获得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的认可,将项目部、公司塑造成一个装饰行业技术领域的领军者,以此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我们才有更多的机会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