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点聚焦】全民热点“利奇马”

 菊花廿六 2019-08-12

截至到8月11日13:30,因台风“利奇马”,浙江共32人死亡,16人失联,535.8万余人受灾。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报道,“利奇马”在浙江省温岭市登陆时,中心最大风速达到52m/s,中心气压930百帕,符合“超强台风”的标准。根据登陆时的中心最大风速和中心气压,它的强度仅次于1956年在象山登陆的‘5612温黛’和2006年在苍南登陆的‘桑美’。

8月11日晚8点“利奇马”登陆山东,受台风影响,山东青岛、潍坊、日照、淄博等地出现暴雨洪涝灾情,临朐句月湖凉亭被冲毁,寿光部分大棚再遭水灾,山东启动省Ⅳ级应急响应,省自然资源厅和省气象局联合发布山东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注意安全!

专家解读:近期台风为何扎堆出现?

     8月3日夜间,第7号台风“韦帕”的影响渐渐消散,而之后在从印度洋横跨到太平洋的季风槽里,新的台风开始扎堆出现。紧接着8月4日,第8号台风“范斯高”和第9号台风“利奇马”相继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

    8月通常是生成台风最多的月份,约有70%以上的台风都是在季风槽里生成的。海温高、切变小、初始有扰动,是台风生成的三大条件。季风槽具有典型的低层正涡度气旋式环流、高层负涡度反气旋式环流和垂直方向上深厚的暖湿空气特征,且垂直风切变的零值区恰好横跨季风槽,有利于使暖湿空气释放能量集中在该区域。另外,季风槽内不存在着动力不稳定机制,而且其下垫面洋面一般都比较温暖,热带扰动易在季风槽发展为台风。现在海上活跃的这几个台风都出生于季风槽。

       为何前期台风“弱小可怜无助”,现在组团齐聚?

       实际上,在今年汛期前半场,台风一直不强。

     截至8月6日,仅有两个台风登陆我国。7月3日,第4号台风“木恩”登陆海南万宁,登陆时为热带风暴级;8月1日,第7号台风“韦帕”登陆海南文昌,登陆时也是热带风暴级强度。

       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今年副热带高压比较强势,面积较大,而且位置偏南偏西,控制了西北太平洋大部分海域。而这里正好是台风主要生成的源地。

       到了8月,情况发生变化。副热带高压开始北抬,季风槽范围变得宽广,台风终于获得了活跃的条件。

       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台风群发的现象,2013年、2017年、2018年这种现象都比较突出。从1979年到2005年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8月恰恰是台风群发最多的月份,大约占全年比例约30%;9月次之;5月最少。

       据统计,在1949年至2014年的65年间,有近100次三个台风同时存在的情况,平均每年1.5次。台风资料库显示,在1960年,最多出现五个台风同时存在的情况。

       而当“扎堆”的台风过去之后,我们将可能获得短暂的台风间歇期。

坚持

安全工作

保持初心

专注

为了安全

创造卓越

服务

你的安全

非常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