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l. var. sativus beock)是一种草本植物,其块茎含油量较高,可加工成生物柴油,且其适宜性强,可种植于边际性土地,符合我国开发生物能源“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基本原则,是一种理想的能源植物。2012年以油莎豆品种“民权”为材料,较系统地研究了播种期、种植密度、施肥方式和烯效唑化控等不同栽培措施对油莎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施基肥比不施基肥的,在施基肥的情况下追肥比不追肥的,以及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比单纯追施氮肥或磷肥的,能使油莎豆获得更好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在基施氮磷钾复合肥240kg/hm2的条件下,追施氮磷钾复合肥300kg/hm2,油莎豆块茎产量和含油率均达到最高;追施尿素300kg/hm2,茎叶干物质产量最高;追施尿素375kg/hm2,茎叶粗纤维含量最高。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油莎豆的最佳施肥方式及施肥量为,基肥施用氮磷钾复合肥240kg/hm2,分蘖初期追施氮磷钾复合肥300kg/hm2o 2、种植密度为11.11×104穴/hm2(30cm X30cm)时,油莎豆的块茎产量最高,比其他处理提高15.6%~54.0%,差异显著。该密度为本试验中设计的最高密度,可见,油莎豆是适于密植的作物,且其最佳密度可能比11.11×104穴/hm2更大。 3、播种期对油莎豆的块茎产量及含油率有明显影响,对茎叶干物质产量无明显影响。5月15日播种的产量最高,5月28日播种的次之,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与其他播期处理有显著差异;5月28日播种的含油率最高,5月15日播种的次之,5月28日与6月16日播种的含油率有显著差异。由此可以认为,供试油莎豆品种“民权”在长沙地区的适宜播种期是5月15~28日。 4、油莎豆喷施烯效唑后,能矮化植株,防止倒伏;增加分蘖,扩大生物产量;增加块茎数和千粒重,提高块茎产量和含油率。当施用浓度为1.0g/L时,油莎豆块茎产量最高,含油率最高时的施用浓度是1.4g/L,1.0g/L次之,且两者间无显著差异。因此,油莎豆获得高产和高含油率的最佳的烯效唑施用浓度为1.0g/L~1.4g/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