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三百首》最纠结一首,一个千古名句,却让女人犯选择困难症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0-07-09

《唐诗三百首》几乎代表了唐代诗坛的不同风格,不同流派,可以一窥唐代诗歌的整体风貌。不过,在《三百首》中有一些诗人,有一些诗,是颇为纠结的。比如王昌龄,被称为七绝圣手,著名的边塞诗人,拿手题材是边塞的金戈铁马,冷月秋霜。可是,大诗人王昌龄居然纠结于一位女子的内心纠结!是不是已经觉得很纠结了?

其实王昌龄的纠结有迹可循,因为边塞的悲苦一定会影响到远方的亲人,尤其是在闺阁苦苦等待,苦苦相思的女子。这位女子的纠结则是一个历史问题,是一个直到今天,依然让无数女人犯选择困难症的难题。王昌龄用清丽的笔触,描写此闺中女子的愁绪和神采,写得清婉而凄清,凄凉又美丽。不过今天看来,这美丽的女子之所以纠结,其实是千年来世间女子亘古不变的纠结。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史上最矛盾的诗:

《闺怨》

唐代: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就在于他写闺中女子,却不写其怨,不写其悲戚和感伤。王昌龄的开篇是清丽而明朗的,突出了女子的天真烂漫和美丽纯真。这在唐代诗坛的闺怨题材中,是极为罕见的。

“闺中少妇不知愁”,为什么不愁?这要从几个方面去解释。首先,这个女子年纪还很轻,所以保留这少女的纯真,因此还年少不知愁!更重要的是,虽然自己的丈夫在远方,但是她的内心是充满希望的。这希望便是,丈夫是去求“封侯”,一旦丈夫归来,便能有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份希望,让女子不觉得愁,甚至有点乐天,有点调皮与可爱。

春天到了,女子“凝妆上翠楼“,化了精致的妆容,上楼去。古代闺中妇女不能轻易出门,所以无论是买花,赏月,只能在小楼上轻轻推开窗子。这美丽的女子一定是为了看一看春的景致,所以穿戴得漂漂亮亮,上翠楼。至于为何要凝妆,一方面是女子天然的爱美之心。另外也是一种要与美的美丽景致去比一比。这说明,这个可爱女子对生活,对自己,都是十分乐观的。她是一个极其热爱生活,也十分自怜自爱的女子。

春色满园关不住,春的消息已经洒遍人间。”忽见陌头杨柳色“,这是全诗的转折,一个”忽见“让主人公的内心猛地一颤动。春天终于来了,一丝伤春之情袭上洗头。回顾自身,形单影只,不绝顿生凄凉。

这时候,女子的内心突然想到,早知道这样,真后悔让自己的丈夫去求取功名。于是发出了”悔教夫婿觅封侯“的一叹,这一叹似乎有些任性,毕竟在世俗眼中,男人的功名前程比起小女人的相思,孰轻孰重自是不用说的。但这一句任性之语,正是女子此时最真实的想法,因为相思入骨她才会如此纠结和无奈。

“悔教夫婿觅封侯”古人如此,其实今天多少女人在一些无奈的瞬间,又何尝不是呢?这首诗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一、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