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继国先生山水画

 泊木沐 2019-08-12

去年笔者与几位朋友一起浏览了五台山佛教圣地,当来到清凉桥“吉样律院”时,我们看到了一幅长10米宽2米的巨幅国画“清凉山胜景图”装饰在寺院的厅堂内。这幅作品将五台山胜地尽收画中,画面结构宏大、气势非凡,大有“惊回首离天三尺三”之震撼气魄,让观赏者赞扬不断,朋友告诉我们此画出自保定人,细细观看落款,作者乃千峰主人刘继国也,果然是家乡的画家。

刘继国,现为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美术编辑,中国艺术研究院一级画师,先生自幼喜爱美术,学生时期擅长油画、水粉画,后在我国卢光照、白雪石、王文芳等多位名师的指导下,对国画进行深入的研究,凭其数十年的苦心钻研,使他的作品逐渐形成秀美与奔放、神形同存、雅俗同赏的个人绘画风格,在我国强手如林的山水画家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近年来刘继国先生的山水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赛事取得良好佳绩,其中《太行雄风》、《晨辉》分别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全国美展,《山林深处》获全国美展佳作奖,作品《幽源》参加世界华人艺术展获银奖,如此佳绩的取得引起收藏界人士的重视,2000年刘继国先生的一幅六尺整幅山水作品《山之魂》在广洲拍卖会上以3万元人民币被香港收藏家欧阳先生争购。更让同行们羡慕的是刘继国先生的多幅作品被中国美协、中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北京亚运会等单位收藏,而且他的作品被德国奔驰汽车总裁看中收藏,成为朋友们口中的佳话。

我国著名书画评论家刘杰先生,对刘继国先生的山水画十分看好,赞言其作品“得天地之气,汇艺术之精”。观刘继国先生的山水画,让人们感到一种大自然与艺术间,中西两种文化之间,相互渗融的和谐之美。细细品读刘继国先生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通过作者对画面局部景物、山石、树林肌理和质感的细致描绘,对画面整体结构之间合理的布局,将线条与墨的巧妙配合,通过勾擦皱染各种技法的灵活运用,使作品景物之间层次分明,质感丰富,从而产生气势磅礴,场面宏大的艺术效果。使他的山水画充满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展示了作者扎实的绘画功力,丰富的绘画理论。读刘继国先生的作品,给人一种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达到久看不腻的绘画特点。

上周笔者拜访刘继国先生时,遇见从俄罗斯来的朋友登门相求刘继国先生的作品。他说自己之所以喜欢先生的山水画,因为他的作品看的懂,有气派很壮观,这位外国朋友的话道出了刘继国作品的特点。对于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刘继国看的很轻,他说:“历史不代表未来,如果自己的作品不能适应现代审美的要求,不求进取固步自封,艺术是不会有生命的,最终将会被淘汰。”听此言笔者十分敬佩,能正确认识自己,不正是刘继国成功的所在吗?

造化之美 渐臻山水妙境

——刘继国先生山水画艺术及其印象

我和刘继国先生之间的交往,已有20多年了。从其人品到画品,从其习作到登上大雅之堂,可谓知之深矣。

“爱好如动力之源、它是促使航船驶达希望被岸的前提。“继国从童年就酷爱绘画,学生时期继国即参加了县文化馆举办的美术培训班,后又遍访名师。多年严格的写实训练奠定了继国扎实的绘画基础,这对一个画家来说,是很重要的。良好的形象记忆和再现技巧是升华到艺术的前提条件。老子曾经说过:技近于道,按本人理解,技者,行为之所能:道者,事物内在之规律。技若不精,又如何言道。

谈及艺术,无非是通过对形象的塑造来体现作者的意识形态。艺术品乃至精神信息的物化,它体现着作者内在的综合文化素质:绘画作为视觉艺术的一个门类,品质之分,相去甚远.这是由人的综合文化素养所决定的。继国先生就领悟到了这一点,他不惜重金,购买了大量有关文、史、艺、哲、美方面的书籍。绘事之余广泛的涉猎充实了继国的文化内涵,这对他的山水品位的提高是起了决定性作用的。

中国画,从作品上反映的是意境,从技巧上讲究的是笔围,意境方面靠修养的积累来解决。而对笔盟的锤练可谓是最难的一关。点线的变化与质量,既不能藏奸,又小能取巧,功夫深浅,一目了然。一管额毫,纸糊锋软,悬臂运腕,使变化万千,蕴万象之妙,谈何容易,继国靠刻苦实践描摩体验,长期坚持不懈,渐达心手合一境界。他落笔不犹豫,不造作,提按使转,顿挂徐疾。自然洒脱,在不经意中体现出扎实的功底。看他作画,有一种享受之感。

艺术源于自然,又从自然中抽象出来,有所舍弃,有所强化,使其典型化、理想化,让人们在美的感受中产生联想与馆憬。继国先生和我谈及他的写意山水,他认为:追求真、善、美是其艺术目的。他深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理。他热爱大自然,曾多次远涉祖国名山大川,深入滇、盼、川、贵、西双版纳、贷宗华岳,频繁出人太行之间,从名山胜水之间去捕捉美的契机。

融情造化之美,渐臻山水妙境。他在大量赏析前人佳作之中,汲取有用之资,承传统而益之以新意,逐渐形成了个人面目其作品秀而不媚、文质相含,实蕴千姿、虚涵万象:观奇峰叠嶂,峻展雄姿:视小桥流水,鳞潜鹭起,曲径可游,幽合可居。得元亮之超脱,罗诗情于玄奥。

作 品 赏 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